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迷弟的告白
賴香吟對翁鬧好像很有感情,在〈純真,及其黑夜〉,她並置了翁鬧和太宰治:殖民地與殖民母國的兩位作家,也許曾在帝都東京的巷弄擦身而過。(228)
兩人都活得廢然,放蕩不羈,是世人和他們自己眼裡一事不成的無賴。皆好行雲流水、不加雕琢的短句,多常有只為宣泄、不為藝術的文筆。(236)
不同的是,太宰活到了戰後,交出《人間失格》,走向淹沒他的玉川上水;翁鬧卻如同他曾獻身的日文文學,不知所終。
第二篇寫翁鬧的同名作〈天亮之前的戀愛〉,並置的竟然是——邱妙津。
「翁鬧去了東京。妙津去了巴黎。都沒有回來。」(242)
「翁鬧生家在永靖,養家在社頭。妙津出生員林,童年在永靖念書。這幾個地方都在彰化,彼此緊鄰的鄉鎮,如今車行不過十來分路程。」(242)
這的確也是很好的並置。現代的讀者對翁鬧的〈天亮前的愛情故事〉可能早已脫敏,雖然猶記得少年時也曾為燃燒的情慾輾轉反側,但絕不會出現在「三十歲的前一夜」,我們要擔心的可能是相反的事情。
那什麼在這時代仍是禁忌呢?確實是邱妙津筆下的同性愛(不過也二十年了啦),為之死生的拉子癡戀。
超越時空,卻一樣私己的心事,灼熱的愛慾,赤誠的告白。
寫完翁鬧,天一亮,這本書就結束了。
‧
5/5 《天亮之前的戀愛》
實在是很想給破表分(6/5!!),但開先例就關不回去,還是要有點紀律性當職業道德(?)
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大三吧,初讀賴香吟就嚇到,還出言不遜:賴香吟比邱妙津好很多吧!(明顯不耐妙津)
用文學寫文學,打撈日本時代的臺灣小說與小說家。是跨語、跨時代的文學摺疊:我們在此相遇;更是台灣文學的傳承——而不僅僅是致敬。
寫作家生平,是最精彩的非虛構;重述作品,我則不知該如何分類(本於虛構的非虛構?文學化的文學科普?)
不過文類本來就是僵化概念,小說一姊大筆一揮,再度端出既好看又不容於分類,既揮灑文學愛好又肩負香火之責的驚人之作。
好煩好煩,你怎能不愛賴香吟?
(本來是隱藏的讀書心得,但既然是告白還是要效法文學史先輩們熱熱烈烈的公開罷)
(練習加一些擾人的hashtag:#台灣文學 #文學 #文學史 #小說 #小說家 #台灣小說家 #日治時代 #日語文學 #戰前文學 #文學科普 #文學評論 #書 #閱讀 印刻文學 #賴香吟 #不敢tag邱妙津 #吳濁流 #楊守愚 #朱點人 #王詩琅 #賴和 #蔡秋桐 #張文環 #楊逵 #劉吶鷗 #龍瑛宗 #呂赫若 #鍾理和 #葉石濤 #翁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