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嗨大家好,我是劉亦,時代力量黨代表44號候選人,現在在臺大讀臺灣文學研究所。
除了同儕們共同的基本理念,我最想推銷的是以下兩點:
❤️1.督促黨內公職落實「行人路權」,全面檢討人行設施與交通政策。
離開臺北後,我發覺臺灣各地對待行人的不友善。
是執法怠惰,也是人行設施根本闕如。
道路設計者在規劃之處,就沒有把行人放在心中。
可是許多城市研究已經指出,完善的行人設施,才能帶來人流財流,並增進居民幸福感。
只要有人可能行經,就應該建設實體人行道,並加強取締,或以硬體排除車輛違規。
莫說四肢健全如我,回家也要為難的走在路肩,心驚肉跳的和汽機車擦身。
我已行走蹣跚的外婆,我身懷六甲、剛生了可愛赤囝仔的表姊,如果能有平坦、寬敞、徹底排除違停的人行道,那該有多好?
外婆可以沿著住家附近的人行道自己走去菜街買菜,或者散散步伸展筋骨;
表姊能推著小外甥往返夫家和本家,沿途一一指著天空、飛鳥、樹蔭,教他辨名認物。
黨代表選舉,讓我有機會把這份看來微不足道、實則影響民眾生活每一天的心聲,督促黨內執行委員,並傳達給黨公職,讓本黨真正關心在地人民的每一步。
❤️2.督促黨內公職增進「國家正常化與金馬問題」之交流理解。
身為臺馬混血、馬祖移民第三代,從小就浸淫在馬祖的語言、文化之中。
外婆常自釀馬祖老酒配紅糟雞,阿姨們全以福州閩東語話家常。當時我還不知道這樣的生活是少數。
待日後求學,才漸漸了解金馬現況的特殊。
比如過去戰地政務下的全島軍事動員、隔海不能歸的暴力國界劃定等,都是血淚斑斑的歷史。
如今孤懸於海峽對岸,成為特殊時空的歷史孑遺。
不過關注家鄉的同時也發現,往往臺灣青年對國家正常化的討論中,金馬要嘛被視而不見,要嘛被視為阻礙,需要加以排除。
此種論調除了視臺澎金馬為共同體七十年的事實無物,更讓金馬人感到過河拆橋,徹底傷了金馬人的心。
雖然我對何為「國家」確實有想像,但並非以此要求黨中央提出定於一尊的方案,而是期盼本黨決策成員在討論國家正常化及其相關議題時,納入對金馬的理解、考量與同理,切莫重蹈視而不見與一無所知之覆轍。
人多力量大,應該是我對政治最直接的認識,或許也是最粗淺的理解。
既然有這個機會,就要來試試,把重要的東西拿出來講,吸引大家一起關懷,眾志成城,有一天就能改變。
敬請共同支持:33 #陳姳臻、37 #王奕蘋、53 #鄭丞均、31 #陳映潔
也感謝 陳薇仲 - 時代力量基隆市市議員 陳薇仲 一直以來的鼓舞。
最後,請請請支持不吉利但很好記的→ 44號 #劉亦,並懇請廣傳💁🏻♂️💁🏻♂️💁🏻♂️
之二
Hi,我是時代力量第一屆黨代表候選人,44號 #劉亦。
剛得知是宣傳期最後一天(驚),只好緊急釋出美景與美體(?)
這是馬祖的東莒島,島上遍布閩東石頭屋,在最熱鬧的大坪村則多改為水泥建築,收容旺季的觀光客,也供應 #好咧 到不行的冰豆花、烤吐司、雞排飯。
島的北岸是東犬燈塔。東西莒過去叫白犬列島,因為從海上看,像兩隻伏在海洋的小狗。
如果你對課本裡的中國史還有印象,記得清國打輸鴉片戰爭後,和英國簽了「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上寧福廈廣。
東犬燈塔就位在福州外海,西洋往來的船隻望燈掌舵,就能妥妥的駛進福州。
東犬離外婆的故鄉西犬島只10分鐘的船程,兩座島隔著淺淺的水道相望。
來到馬祖,四周都離海這麼近,你會感到身體裡湧動的鹽份,忍不住要冒險的心情。
儘管隔著海峽,但我們都是海上的子民。
先祖乘風破浪,不視海為畏途,也不把海當藩籬。
我喜歡從海去思索臺灣,看待歷史。金馬問題的確是歷史的一場惡作劇,但臺灣人面對的惡作劇還不多嗎?
既然都是惡作劇下奮力求生的人,一定有很多共通話題可以傾訴。
邀請你到海峽之西,和鄉親好好相處,來場比太平洋更深邃、比臺灣海峽還悸動的靈魂交流吧!
幸運的話還可以踩星砂,看藍眼淚喔。
(變成觀光大使)
還是要提醒您協助廣傳,並支持黨代表選舉44號 #劉亦。
敬請共同支持:33 #陳姳臻、37 #王奕蘋、53 #鄭丞均、31 #陳映潔
也感謝 母系的陳惠敏老師,彰化縣議員 吳韋達 吳韋達議員來自彰化的送暖,以及 陳薇仲 陳薇仲 - 時代力量基隆市市議員 一直以來的鼓勵。
基隆對馬祖人也是很有感情喔。
以前還沒有機場,鄉親結束假期都要從基隆上船,搭8小時航程回家。
我自己也常被馬祖霧季擺弄,機場關場,飛機停飛,只好到廟口吃得飽飽才咬牙登船。
有一位阿姨的故事我最喜歡。她第一次到臺灣,半夢半醒間,搖搖晃晃的船上,看到基隆深夜依然輝煌的燈光。
對比身後因戰地政務而燈火管制的故鄉,基隆是她初次見證的本島繁華。
(又忍不住講故事了,先這樣!)
問答
黨員都像很會出題的老師,讓你整理想法,又能有所發揮!
劉先生,您好:
我是__號黨代表候選人___
面對金馬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歷史地位
我想沒有一個台灣人應該無視
但更現實的一點
金馬似乎長久一來各項大小選舉都是由藍營把持
請問未來您若擔任黨代表一職
是否有更多想法及做法可以將時代力量的理念帶給馬祖人?
謝謝
你的回應:
您好,很感謝您的提問。
是的,金馬至今仍然是藍營重地。尤其在馬祖,幾乎堅不可摧。
不過必須先理解:這樣的政治選擇有其脈絡。從過去的黨國教育、軍人經濟,到現在的地方利益交換、政黨國族主張,藍營勢力深深生根,我亦有自知之明,憑我一人之力絕無可能動搖。
話雖如此,在不同世代間仍然已有鬆動。雖然人數不多,但確實有年輕人返島或來島,投入不同於主流、傳統意識形態的組織與行動。
向「本島」傳播馬祖當然是我參選黨代表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我也相信,自己在政治上的「現身」,必然在島上惹人側目。
而這毋寧是釋放一顆小小的信號,提示馬祖的新生代:我們始終有不同於過去的其他選擇。
不過在談如何將理念傳達給馬祖人前,我更在意的是:馬祖人為什麼要接受我們的理念?
我的想法是,當本黨、乃至社會大眾,能更了解金馬,對金馬問題具同情式的理解,我們才有可能取得通往馬祖人內心的門票,才有可能坦然對話。
唯有經歷過對話、了解,凝聚出真正符合金馬人嚮往的政見與國家藍圖,便不怕馬祖人不受本黨理念吸引,也更能名正言順的懇請鄉親將我們視為選項。
雖然道阻且長,但眾志成城,政治本是眾人之事,還需要仰賴大家一起參與,一起努力!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