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2日 星期五

雙面老師


參與夜光天使的感想或心得:

參與夜光天使的,都是原本完成作業能力稍弱的孩子,但只要有人陪伴,讓他們能夠安心的坐下來,用兩小時,就能大幅提升作業完成的質與量。小學課業奠基於內容學習與反覆操作,作業完成本就是這列火車的車頭,只要啟動了就能帶動整體前進。這真是一個小小的奇蹟,由一名老師就能創造。教育有時很單純,就是有品質的陪伴而已。希望這一學期由老師執行的他律,也能創造這些孩子身體裡的自律,畢竟這才是能夠長久與他們並行的能力。

--

寫家訪紀錄,一併瀏覽三~六年級的過去,看小朋友在小小朋友期都怎樣為難老師們。其他老師都好會寫、好直白,鉅細靡遺,應該要列印一本給接導師啊。雖然還是得現場見招拆招,但至少先作好心理準備。

而且呢,你們這些人,都沒變啊!狡辯鬼,從三年級就是狡辯鬼;自我中心,從三年級就自我中心。

能否預期:可見的將來,也不會有什麼急轉彎?

中間歷任導師頻密與家長聯繫,家長也承諾會改進教養,於是留下了這些掙扎的痕跡。結果,沒變啊!

有變啦,變本加厲。

倒是有個成績好、人緣也好的女生,咦在三四年級時竟是功課常常空白、上課也不專心。哇喔,這倒是新聞。也許,在體制裡的老師,必須尋尋覓覓一個這樣的案例,才能生發一絲除了領退休金以外的繼續動機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