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北風與太陽


卡在松山機場讀書,歲月靜好,突然被問起團動課有沒找代課老師。沒,班上剩兩學生,昨天問起居米,他也還在臺灣。後來爽住兄弟就忘記了,大概想說兩人無妨,隨便塞也可以。

主任致電,不是此事,是提醒我升國中編班會議,是否已選定並通知家長委員?沒,趕緊聯絡。打了好幾通,終於找到人選,忙把與雯師前天深夜討論好的名單奉上,以免班機抵馬時會議已開始。

候機室時雯師傳了演講資訊截圖,已被站長轉到馬資網,可我和逸馨姐的用意都是不希望人盡皆知,好暢所欲言。於是請站長撤下。他問了句:是非政府的自辦活動嗎?

是啊。政府要請我要付33600,我想。

好,起飛顛簸,終於回到南竿,學生爸爸把我載去學校開會。他以為只要我們倆人討論就好,打了四通未接,當時我還在海峽上空啊。抵會議時已結束,我確認國中部老師們名單正確,應是雯師已有轉達,於是打哈哈後離開。

晚上接到雯師電話,說分班名單已流出去,不妙。除了會議上組長有提醒,最熟諳學生性格的我們最知道又要怎麼炸鍋,家長也可能來NOW(爭取)。外流的還是我倆討論後我手寫那張。

想了想,啊,學生家長。於是輪我致電,他說有可能是學生拿他手機去玩。再打過去,他說學生已叫來罵了。我想,於事有補嗎?只好說明那並非最終結果,請流傳出去的群組逕行刪除。

雯師:不是畢業了嗎?我不是在休假了嗎?為什麼還要弄這些東西?!

話鋒一轉——你那個演講,你還翻白眼,我就知道你大概要講什麼了。你不要給我屁股拍拍,讓我幫你擦屁股喔,家長到時候都來煩我:「61老師講的那個,是真的嗎?」

我:「做人好難!」

她:「是在馬祖,做人很難。」

下半天都在弄這些事,隔海或者著陸。本來要好好感受離別的情緒都壞掉了。

我真的變成列島的形狀了,昨天跟逸馨姐討論海報,連翻白眼都躊躇半天:會不會太驚世駭俗?鄉親會不會嚇死?在臺北誰理你,還嫌保守咧。

逸馨姐也說了一件好不可思議的故事,做錯事的人被揭露,反而要揭露事的人去公開道歉。並不很久,十年前的馬祖。

一腳涉入深水區的意思不只是差點滅頂,還有今後你身上也都跟大家一般濕了——你就深深糾葛在這裡間不容髮的人際關係,「在這講了什麼基本上全馬祖都會知道。」雯師說。

在臺北桃園走路,竟然已經不辨西東,滿心記得從山隴出發,該走山線或海線的盤算;身體總滯悶,疲憊得緊,好想念海風通透的南竿。

今天南風強烈,空氣淨爽。長假結束,終於回來,怎麼卻反倒比城市讓我窒息。

如果今天是被政府或頭人警告,我才不怕,開南萌門大鳴大放,直播給全臺灣,火力全開潑婦罵街。但是受其恩惠、多所照料的前輩「提醒」,說她被搞得好緊張,真讓我在內疚前躊躇。

有時北風易躲,太陽難防啊。人情世故最難周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