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文學實踐寫故事


今天沒睡飽,故臉鬆。但有課可上,為之欣喜。連假躲在宿舍也沒好好讀書,體表都快生出一些菌絲。今天老師要以館長去身分立法院備詢,昨天臨時發信表示不會出席,天,好見過世面喔。改由出版社編輯逐一檢視我們故事大綱的可行性。嗯,沒有比較不可怕啊。感覺就會被砲。

都是室友啦,從合歡山回來就生病,昨天在床上躺一天,晚上就睡不著吧,一直窸窸窣窣吵死人,還把冷氣調到一個不冷不熱的溫度把我煩死。可是他就身體微恙,還請我幫買了退熱貼,能奈他何,就是與「雖然把事搞砸但至少很努力」同等級的、想發作卻不能發作的討厭邊緣,只好氣噗噗的出門上課。

我有提及敝所有個學弟,喔不,是我同學,但比我小5歲嘛哈哈,是個小帥哥來著嗎。而且在一片文青爭先領取藝文活動、規章制度啦這些娘娘腔的主題中,他竟然要寫戰後初期的運動題材!天哪,討厭欸,太陽剛了啦人家會害羞!很後悔有次到公館夜市買晚餐,碰到他沒有攔停搭訕,請喝飲料乙杯裝熟一番。

導致到現在還是校內無友人,除了把我惹毛的室友偉哥之外。

--

「要用人和場景驅動故事,而不是資料。

大歷史的架構已經足夠了,現在我們想看身在其中的每個人背負的小歷史。」

「我們總是在歷史已結束的後頭觀看,整理出簡潔的因果關係:因為A所以B......

但身在當下的人們是被未知之幕隔斷,面對極端複雜的選擇。

時時記得這件事,也許可以做出更豐富的鋪排。」

編輯姐姐們果然是第一線面對市場的知識生產者,很期待她們給的建議,也確實都很精準。

即使口氣十分和善委婉,但提出問題時仍然不由得 #虎軀一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