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 星期六

金穗來馬祖喔:《亮亮與噴子》




我是黑臉熊隻嗎?馬祖活動也太豐富了吧,好開心喔。

和金馬短片得主《亮亮與噴子》導演李宜珊合照。看她電影+聽她映後座談,完全被圈粉。我有舉手告白,好喜歡她節選出來的臺灣切面,超級精準,好像從馬祖瞬間回到臺灣。那麼普通的臺灣家居,平凡到不行的臺灣女生......好像把所有臺灣女生加起來除以總數得到的平均值,過了極其普通但是悲慘的一天。

所以到影片後半段我一直在等那個救贖出現。如果就讓她這麼悲慘結束
太暗淡了,我不喜歡。

最後結局剛剛好--既不是皆大歡喜,又不是濫情。而是「剛剛好流下一滴眼淚」收尾,符合我對所有藝術的審美。

今天有這片就夠了。言下之意就是不需要另一部《愛在世界末日》,把李鴻其這種影帝、又兼素人特質的珍寶,搞到無處發揮,什麼鳥。(李千娜就是,請她好好唱歌。)

好啦,結果與談人(文化局長嗎?)就開始邀請導演來馬祖拍片。旁邊電影專業吳姓替代役男一直講大實話,笑死我。

「來馬祖拍的電影都不好看,沒有拍出馬祖的美。」

因為導演都不是馬祖人啊!

與談人又說希望馬祖也能培養出在地導演。大實話先生繼續耳語:

「全部都去當醫生了,還導演?」

笑死XDDDDDDD

像我問導演「噴子」是什麼意思,她說是手槍和子彈臺語「噴子和土豆」,這就是她從小看到身邊的大人、男人會取的綽號,一喊就能召喚一種滿滿的臺灣感。就讓我想到,對啊我父閩南人,我母閩東人,結果咧,我不只連噴子不知道什麼意思,也不知道馬祖人都取什麼綽號,就是一土生土長的鋼鐵塑膠人。那到底怎麼奢求比我還塑化的馬祖年輕人,能拍出自己世界的「馬祖性」?整個制度環境就告訴你:這叫緣木求魚。

不過社會學專業、臺大社會系這個頭銜還是很好用啦。算是一張對都市知識分子很顯著的名片。雖然每次講了都很大汗顏嘍。什麼時候可以用文學專業來取代這面名不副實的頭銜啦。

導演說他看了奉俊昊的片,覺得好犀利,獨特的角度,就想考社會所,我有代Ping Tsao推薦世新社發。

我回臺北要去臺藝大上導演的課。雖然很膚淺,但我就愛言之有物的漂亮姐姐,又有實際捏出作品的好手藝。

但導演提起胡淑雯,我竟然說:

「真的讀不下去耶,可能是我那時候太小,也可能是我畢竟不是女性--

我就沒有子宮啊!」

--

隔天看《雨季》《乾兒子》《SWIN》

吳姓替代役男又說大實話:

「水準好低。」

不會啊,我覺得影片很棒啊?

「我說那個放映。還沒播完就開燈,真的很沒文化。還文化馬祖咧。」

笑死我XDDD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