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


《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

各位觀眾朋友們~我拜託妳們一定要去找這本書來讀,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除了真的沒預算可以買書的人去誠品坐著看也可以。你知道你的貧窮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是一整個世代都崩掉了。

我之前就在想說,為什麼我台北同學感覺可以過恁爽啊?也是照三餐出國打卡啊。我想了幾個理由:嗯嗯,台大學生94不一樣,起薪都不低呢;社群網站這裡放大炫耀、那裡放大嫉妒,所以看起來美好就很頻繁。

但屄屄!錯!(社群網站算是對啦)一盤算,光是家住台北,吃住在家,起碼就比人家減掉(至少)一萬五的開銷。一萬五多好用啊,買幾個單品、存幾個月買機票都是過得去的。害我十分仇恨台北人,尤其經歷了故鄉高品質的非台北交通(搭車與步行皆是),通勤往來台北時間與金錢的浪擲後。

喔喔,那就不要在台北工作啊?話說得輕巧,那真是請翻閱本書。台北以外的薪水低不說(當然房租也相對便宜),主要還是職缺數、產業別都有限制。朋友推薦我很閒去看電影,不用看啊,這不就是最最紀實的恐怖片嗎?

作者沒去探究薪資結構如何和台灣產業現況牽連(更正:對不起,書的中後段有的,而且深入淺出),但這也很好,就帶你進到這些平凡年輕人狹窄的雅房裡。喔,兩個人合租的雅房裡。看看他們繼續笑著,要幫爸媽圓一個新家的夢。只是笑裡都有眼皮在跳,好像下一刻就會哭出來。

同事怎麼惹毛我


我有沒有說過同事怎麼惹毛我?她說:「你是不是男人啊?」從此以後我就沒辦法正眼看她了,並且逢人就模仿她搬運課本發出「嘿糗」和大吃零食咀嚼時「ㄚˋ姆ㄚˋ姆」的自帶音效。

就連訓育組的「每班派兩名壯丁過來」我都很警戒,改成:「我們班需要兩個人去搬東西。」後來是一個功課很好,又會裝窗戶,力大無窮的女生找她的好姐妹一起去了。

性別主流化其實非常非常簡單,就是面對能力問題,把女生、男生都當成,「人」。只有掌握與否、熟練與否、受過相關教育與否的區別,不存在內建於你有屄而我有屌,就自然而然有高下之分。

顯然,這群人不算是有受過相關教育(或為了搏君一燦寧可把教育放到白眼後頭)的一群人。

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十勿十要


我昨天回直銷工作室買暢銷單品~《美好的一週》行事曆。很好用,但很怕同事翻閱,除了有令人尷尬的組織圖給你擘畫,還有最要命的「表面功夫教條」(蔡寶琪語)aka「十勿十要」附於封底。

諸如:勿困擾上下線、勿將上線當送貨員、勿產生不正常男女關係......令人大呵其欠。洋洋灑灑二十條,其實都還滿有理,只是能做到的倒也不多,多半是拿來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的口實。比如亂打砲或交往的異性戀成員很多(我就說你們異性戀很亂吧),但會被懲罰的大多是小下線,組織龐大的人上線通常不敢動,否則就跟自己的錢過不去,寧可知情不報。可看在別人眼裡,就是擺明了的差別待遇,律令淪為具文,善意化身教條,用以選擇性的展示「上線有管理組織的權威,但oops,會避開他不敢碰的人物」。

欸,今天也不是要講這個。是我的好旁線夥伴提起,我們的上級老師進步很多,我真的給她一個「???」表情,老實向她坦白:他超會做表面功夫!我多年來已聽過無數對他的推崇,無非說他已有進步、意思是別太苛刻、再給他一點時間......可是奇怪,怎麼努力前進如他,好像腳步不停,揮汗如雨,卻一直停在原地?問題與幾年前統統一模模一樣樣。是拉布景月球漫步?跑步機上大戲一齣嗎?

比如他真的、很會、裝忙。很多事情(行政、欠債)想討論或請幫忙或催款,他都會流露一種「這沒這麼緊急、你沒看到我日理萬機嗎」的毛躁氛圍:「ㄟ.....我記得(起手式還是先安撫你),但......(理由),可以之後再講嗎?」我很忙下次再談腿一使出,身為善解人意的組織成員,當然能夠同理領導者分身不及的難處,於是就無限擱置了。

要跟他催款真的好難,會一直忘記,沒人知道是假裝或者刻意,總之不被放在心上的感覺明顯。我多年前被交付以「共同拓展工作室」大任而半推半就、一次給清的股金,催收多次,還答應可以分月歸還,到去年底我都到馬祖了才全數取回。最後人數實在流失過多,工作室根本也沒拓展成。倒是欠他的錢會被週週催款。有時還是非自願的,比如考核還差業績,但是最後一個月了,上級老師可能會天降援手:「不然我先幫你補,你之後再還我。」你以為他這麼好心?錯囉,考核成功的當月你沒有獎金,但他很需要你成為一條新的主任線,可以保他至少三個月拿到代數更深的組織獎金。

聽不懂沒關係,大致就是他幫你主要還是幫自己,而說好「之後」再還的業績?來吧,讓老師時時刻刻耳提面命吧。還沒有能力自己考核上去的,不只要開始扛本店營業額,還要想辦法還您的老師欠缺的業績。每個人都欠業績,到底怎麼再生出多餘?真真寅吃卯糧,挖西牆補哪裡?老師的口袋。

我說這些,他們一定會說是我心態不平衡、心生病了,反正攻擊外界「你們只是一知半解!我才是先知!BTW持續成長持續反省持續背誦十勿十要因而節操高尚!」就可以不用自我修正。

我妹要退門禁卡,一張能退五百元,但只有上級紅寶能申請退卡。雖然老師大概也跌破紅寶了,但名目上仍是。我妹託旁線夥伴幫忙,但又被老師施展乾坤大推託,讓你感到「啊我這雞毛蒜皮小屁事還來麻煩老師,真是抱歉」的自慚形穢,據說到現在都還沒退成。

我的前下級夥伴不具名蔡女士,想談條件讓老師換走滯銷產品,但處處都是「沒有下線會買不在保固的產品,這對下線不划算」密密麻麻為下線百般著想拳。於是蔡只好說把產品拿去網路賣,這這可是公司會追究的大忌,老師於是就立馬改口,通融換貨了。我們不禁小結:根本不care下線,只是把下線當藉口。

後來覺得這樣評斷太惡劣,稍微修正成:care下線,除了和自己利益牴觸的時候——大概80%的時候。「剩下5%睡眠,15%玩弄其他女性和馱載女友。」她補充。

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要有教無類啊


我就跟我爸講說,我工作半年已經覺得很無聊了!
爸:怎麼這樣?要有教無類啊?
我:沒有啊,本來沒寫功課都要留他們下來,但想說又沒加班費就趕他們回去了。
爸:老師哪有你這樣的,還在算錢!
我:沒有啊,我覺得是很有意義沒錯,但這種事我也不想做一輩子啊,我覺得人生還有很多事可以追求,想讀書、學習什麼的,可是這樣收入就會高高低低,所以才來問你我現在存了一點錢,可以做什麼運用,至少讓錢的部分不用擔心!
爸:嗯嗯~~(讚許的點頭)

是不是很會籠絡人心?爸爸幫我設定再存十萬的目標。我:這很容易啊!
爸:哇,現在這麼有錢?
我:......主要是沒地方花錢。

爸:你不要太省啦,要吃好一點(開始重複飲食健康的重要性,但剛剛還在飯桌上大言不慚「不用怕高血壓啦,運動一下就好了」)

喔對了,熊寶貝下星期會來跟家人一起吃火鍋,用中壢朋友的安麗鍋具XDD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馬祖人討論黃崇凱的〈無人稱〉


專業小說家黃崇凱筆下的馬祖,開頭一個高概念:民國總統宣布,臺灣島不知為何,開始東移。馬祖列島再次在它的歷史上,成為棄嬰。這次不是兵燹戰禍,是蓋婭冥冥不言的逆襲,兩座島(馬、臺)上的人只能各自順應。

主角出現了,實在是很好帶入,讀得我強光照面,彷彿被小說家預支了命運。小說家說他沒來過馬祖,但細節歷歷如繪,讓祖上積德、能夠協助debug的我,只能職業病發訂正錯字,好像才是住在地方的外人。

無論當成政治社會寓言,指出小島長久的孤零身世,或者馬祖和我無關啦、僅從小島投射大島被更大國背棄的故事,都言之成理。

對我而言,是大小說家青眼相加,翩翩降臨。套句學術界愛用的:「再次發現」馬祖。雲破日出,神的注目。小島上空湧現久違的玫瑰色奶茶香氣、溫暖、款款鍾情。貴客駕到,我雖算不得什麼有頭有臉的人物,也不能代表馬祖,但還是要手指偷把門推,「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168984

我想再打一次這篇小說。尋尋覓覓終於找到能夠討論的鄉親,以下就是在馬祖工作的我,和遊歷四方、最後回到馬祖開店的鄉親之熱烈討論。一篇好的小說,可以談論出好豐富的層次。我們都很驚嘆一則短篇可以塞下這麼多議題,這完全能看出小說家專業所在,還有強悍的文本能載的資訊量(感謝俐璇老師指正錯字2021/11/26)

--

:其實以馬祖為主體,馬祖的心早就向著大陸不是嗎?所以離不離開,能不能離開,只有離開,其實是早已離開了。那個巨大的存在,在地人習慣了被決定了,沒有感覺刺眼。以沒到過馬祖人對於馬祖的想法覺得有趣,是有可以反思的地方。很有趣,但我一直投射到你,哈哈啊哈,他根本以你為藍本寫的吧!

:如果只能在大陸和台灣之間選擇的話,的確比較像這樣,不過我倒覺得如果媽祖能選,背過身是她的決定,但面朝大陸則是不小心或不樂意的,就像文學家很愛提的班雅明描述「背向未來的天使」身體被時代的風暴吹向未來,卻是眷戀的望著過去,但說祂是否表示認同,好像不那麼強烈,只能說無論是身體往未來或者臉孔繼續留戀過去,都有不得已。或者應該說~不管是不是不得已,馬祖人的確做出了選擇?對,我說讓我很能自我投射,非常感謝他。我覺得他如果親自來馬祖一趟,可能會把這個無奈或掙扎寫得更好。我忘記是誰說的(可能是蘇柏豪XD),台灣或大陸都只是馬祖的後花園。

:嗯嗯嗯嗯嗯嗯,真的,很想他親自來一趟,寫個後篇。台灣漂到美國了,能夠就是美國嗎?這個國家的認同跟國際上的地位都岌岌可危的感覺。很感謝他用了漂島的概念去詮釋。

:對!!!台灣漂到美國,就能夠是美國嗎?那台灣遠離後的馬祖,就能夠是馬祖了嗎?還是依然像無奈的媽祖,只能繼續眺望(盼望?)大陸呢?從馬祖為觀點寫故事也很棒,我說終於有個專業小說家來寫馬祖了。不過最希望的還是馬祖能自己出產厲害的作家。對了,作者說刊出後不太有回應,讓他些許落寞,是不是因為台灣讀者也不太在乎一則發生在馬祖的故事呢?

:台灣人會不會覺得自己事情都管不完還管離島。就像他寫的,即便島越漂越遠了,大家關心的還是自己身邊的宇宙有沒有繼續運行。一個現實的投射啊。雖然被寫出來還是有點殘酷。

:我覺得就連沒有回應這件事,也是在回應這篇小說呢,現實的台灣島沒有漂移,但其實也早就漂走了,覺得自己總有一天可以登陸美國XD

:因為我們本就是沒有主權的國家,中華民國也是被帶來、形塑的。這個島在中華民國前是什麼樣子?

:對,台獨論者也早就想切割金馬了。統治中華民國=台澎金馬的人也始終只把馬祖當成工具,或工具人?想把這裡當跳板反攻大陸或維持宣稱固有疆域的象徵。不管是他們這類統派,或者現在的台派,都沒有想以台澎金馬作為一個共同體去打造國族想像

:對啊!馬祖人一定也有感受到。能不能談大家又好像被禁錮著,我自己也會覺得不敢講很多。綿密的人際關係是一個牢籠。外島、離島不管在哪一邊都很疏離,離開祖國也那麼久了。馬祖國好了~~

:但我覺得又是一個轉機!就像里山資本主義一樣,發展到極致出了問題,剛好可以用來反思:那我們要什麼生活方式?對,馬祖剛好在兩個中國的夾縫中間,完全有餘裕來討論:我們要怎樣的國家認同?要認同哪個國家?還是認同馬祖自己?還是不需要國家認同?而且人少,要撼動也沒有台灣困難。雖然還是缺少大學,有大學人文科系的地方,會比較有進步的思想

:有海洋大學,但在討論藍眼淚繁衍...拷北

:馬祖不能只靠藍眼淚和戰地風情,前者吸引無腦觀光客,後者可能比較吸引老兵?跟綠島一樣,明明可以談國家暴力,但全部都變成大學生成年禮無腦環島,我覺得好可惜

:明明可以操作成亮點的,大家卻不能談,什麼年代了?而且官員都是那個年代洗過來的,還在用一種高壓權威式的統治概念。你真的變成意見領袖,就馬上有人打電話給你爸媽,超靠北的。爸媽如果不是有背景的上位人士,就會很害怕很緊張,也是某種白色恐佈。喔對!那個插畫也好棒--飄走的是島還是人的思想?

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新馬祖生活:自由的靈魂


拿到車了,媽媽叫它小企鵝,因為車牌有72。車齡一年多,相當肖年。跟著跑到他們家,不交作業又把書弄丟(最後由媽媽送校歸還)的小孩也在,兩個小孩在衣服堆中自得其樂。

媽媽又塞了小電鍋和好幾個國軍罐頭給我,「太重了啦不想帶走。」竟然有羊肉爐和酸菜白肉,每口都巨大沉甸甸,「喔國軍伙食很好喔。」我讚美。

媽媽幫我牽上他們家前的陡坡,我很怕但裝沒事,飛車就轉上聚英路接中央大道,還忘了踢腳架發出撕裂摩擦聲,嚇貓我。但依然歸心似箭從山隴到鐵板南萌,以前都要週末才來、趕末班公車回去,如果超時就得乞求好心人順路攜返。現在哼哼任我行。

除了香蕉磅蛋糕,又非常有口福吃到好東西!馬祖地瓜餃~~~~與大小湯圓,甜湯是桂花糖湯底!香氣馥郁!撐死了根本再也吃不下正餐XDD 然而並不要緊,我最愛的尚興小吃開到宵夜場十一點,為馬祖舉杯,給馬祖歡呼!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一個神經病的翻來覆去


你不喜歡我了嗎?為什麼聽起來這麼委靡?難道我還不夠好到足以讓你振作嗎?
你為什麼要這麼喜歡我呢?我也要夠頻繁的表示喜歡你嗎?如果沒有時時刻刻想和你表白、跟你聯繫,雖然你嘴巴上說沒關係,但我就是會過意不去......
我一定搞不定,我一定搞不定。與其到時你被我弄得煩死(為什麼做這麼多了你還不滿意?),開始生疏,不如我們就先到此為止,在一切愛得更深所以傷得愈重之前?
親密關係勾起這許多負面情緒,是「正常」的嗎?這樣我還算是喜歡他嗎?怎麼衡量喜歡到可以決定「我想跟他過下半輩子」?
午餐時我說:「但我打算要結婚了。」全班鬼叫,「我說如果有對象。」
「會不會說這麼多,老師其實喜歡男生啊?」
......「喜歡男生也快可以結婚了啊。」

#一個神經病的翻來覆去
#喔我好煩談戀愛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