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1日 星期六
香港男友
1.
我最近隔空交了一個香港男友,他爸媽是大陸人。男友喜歡很台的事物,他台語都打本字,如「抐舌」WTF。他讚家父很台,「跟你一樣。」
我否認:我才不台,我超華的。
他問家父本省人嗎。我說家父雖是本省人,但心嚮大陸。去了閩台博物館就念念不忘。「喜歡大陸又不見得自認中國人。」他說。
啊,真是有道理的里長伯!我說,嗯是我自己聞陸色變。
非常開心,這一桌攤放的是:中、陸、華、台,這些概念。我一直很想釐清,也應該釐清。
跟他一聊,才發現:家父是閩南人,家母講福州話,我阿姨/後媽是客家人,後兩者也都能操台語和華語。
這非常複雜、極端台灣的身世裡,只缺了外省人吧(和原住民與新住民啦,但跟華得沒心沒肺的我離太遠了)
男友:我媽也是客家人,在家都廣東話和客家話跳著說。
有世界各地的(擅自聲稱)男友真好,每交一個,戰爭迷霧就少一點。雖然目前僅限大華語圈XD
但我還是警告他不要害我對貴國發生興趣!他:我好像來統戰的。
2.
不承認他是我家男友的我家男友從事新聞業。他說:我下了班不談政治。
一個不談政治的新聞工作者,Can you even imagine?
他家人還在大陸。不知是保護家人,還是某種糾葛的認同,像有將近二十年民調頂端「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雙重認同。我就成長在那個解嚴後一片大霧茫茫的社會氛圍。
用沖繩歷史來說,同時臣服於清國和薩摩藩,叫兩屬。台灣自己也不陌生,戰後初期我們天上甚至有三輪太陽,三個祖國。(見吳叡人,2001)(走開啦)
於是我和他果然也只言風月,不論其它。
我貼貼徐熙娣,他照例哈哈笑。
一開始就是看他限動,上工前下工後,吃泡麵配康熙,化妝台鵝黃色的燈泡一整排亮晶晶。丟他:「這集我知道,祖雄子彈肌,火車便當從台北到屏東nonstop」
他:對,哈哈哈哈哈哈哈。
對康熙如數家珍,對他的政治冷漠保持沉默,直到他問我:我看到你的...,你是OO黨?如果介意可以不回答沒關係。
我甩著舌頭朝他突飛猛進:完全不介意!我大講!
但他也只是表達理解,說了一些關鍵人物的姓名。不過嚇不倒我,畢竟他台語太六,我只能偷賣家父爆表的台釣他來當乘龍快婿,知道幾個台灣政治人物確實也是傳媒港仔的ㄅㄆㄇ。
對了,我說我之前認識的港仔屌好小。他說哈哈哈哈哈港仔都超小,可能因為在南方吧。
我:那你是黑龍江嗎?
他:大概有北京吧。
我:OK機票已經訂好,何時帶我參觀參觀北京?
他說,我當然有個人的立場,但只對很熟的朋友說。
作為寄居於語言、內心隨時滔滔不絕的人,不能想像三緘其口,不說不說。收工太累我可以接受,明哲保身則有點不行。把老婆視為外人更是?萬萬不可!
套他說「我好像來統戰的」,我彷彿也能說一句「我好像來宣傳台獨的」,我並沒有這麼做、也沒有那麼獨,但我們對該国而言都是行走的台獨不是嗎?
很賊的貼陳柏惟給他(which is 一直不敢對家父做的事):台語超六的,還有字幕可供學習。他仍哈哈哈地婉拒了:但我不看政論節目,謝謝啦。
可是也就是他,某夜在黑屏上用極淺的灰字浮現「不要叫我加油,那是叫我去死」。
我一直也就討厭叫別人加油。我希望我能說辛苦了,意思是累了就休息吧,沒事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