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為家母(失敗的?)平衡報導


我要為家母平衡報導啦,太常罵她。

對,她很情緒化,纖細敏感到神經質邊緣,跟我一樣。我一樣不缺地繼承下來。愛我的人可能也會愛她。

縱然家父與阿姨待我極好,也是可愛老實人,但二十年間未曾共同生活,我們個性、步調始終有落差。

離地的、抽象的事物,他們不太好聊。我在生活上較真又迅捷,事業則否,他們正好相反。

他們(尤其阿姨)想揪我一圓闔家團圓之夢,但我始終隱隱抗拒,我更喜歡跟朋友相處而非家人,愛獨自一人勝過集體行動。

他們也堪稱諒解,但三不五時我還需背負報效他們的好的責任,比如家族旅行(聳肩)

跟家母呢,可以沒大沒小,互相挖苦,甚至帶一點娘炮本性,畢竟她從小看我到大。

我有一部分的幽默應該來自家母,我們看政論節目會互塞噁心的人物給對方。她說:「你的文茜姐。」我回:「你才愛蔻蔻姐。」

我可以說她:「你很機車。」但絕不會對我阿姨。跟阿姨還是難脫客套。

琳賽蘿涵的經典《天生一對》,勸媽媽回心轉意的台詞就是:我快進入青春期了,別人都有媽媽可以吵架,我卻沒有。

我小時候覺得她很可怕,長大覺得她很可憐。

有時候,尤其跟男孩們又鬧彆扭時,我會想,幹我真的愈來愈像我媽,什麼討人厭的個性都概括承受了。包含愛折磨人與自我折磨的部分。

還有,我長得愈來愈像她。真是血緣關係註定的悲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