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歷史主義下,所有文學家,不管他知不知道,都在進行一個任務。」老師說。
新歷史主義主張文學文本和歷史材料應該並置,並非歷史在後、文學在前,並非歷史凝縮成文學、文學反映出時代。
而是兩者同步進行,相互影響。
文學家的作品會再回到歷史裡。不只是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不只是影響歷史詮釋,而是實際動搖歷史事實本身。
畢竟我們從來不能理解「the world of the past」,只能理解歷史的媒介(文字)、進而取代了歷史的「the word of the past」。
這當然很後結構:沒有事實、只有解釋。襲捲一切的風暴。紮在布丁上的文明。
也就是說,我們所有生產言論的人,都在歷史裡下一盤盲棋。
甚至比國際政治的格局還大,國際關係中至少能看清邊界沿著國家涇渭分明。
但我們的單位是整個時代。
而且你只看得到自己指尖的落子,棋盤四周延伸到未來,被迷霧籠罩。
而且你的手不是你的手,是時代的上帝操縱你執起羽毛筆的手。
雖然你始終以為只是一種「莫可名狀的寫作衝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