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卑微的教育體悟


和學弟的光明遠大不同,我的教育體悟十分卑微:

 1.你沒那麼偉大

你並不能改變學生,拜託你連爸媽的政治意向都改變不了;你只能陪伴他們。

甚至互為陪伴,一起走過他們的12歲、你的27。

正如社會學的洞見,一個學生身上反映的是大到社會、小到家庭的問題,你並無能為力一肩扛起。

影響他人、翻轉生命固然是極好的願景,但既不能速成,也不該強求。

在教學現場,教師的心智健康是第一要務,且光是如此,就是一種正影響。

 2.低到塵埃裡

你在PR99的雲端飄逸太久了,你以為所有人都和你與你的同儕一樣克己復禮、進退有度、一點就通。

你忘記這社會還有在其他99%掙扎長大的小孩。

自律不是人類本能,自我突破、追求卓越更不是。

要不厭其煩,要想方設法,要匍匐下去,陪他們一起低到塵埃裡。

要贖你成長以來,徹底目空「後段班」的罪。你會花最多最多時間在他們身上。

其實沒了,但要硬講大概是:

 3.要放下

誠如上述,多的是你束手無策的狀況。

就算身為成人,還是超討厭和小孩起衝突,這是職務上的必然,誰叫你是老師、他們是你的學生。

如果互為路人,誰有空介入彼此生命。

故屆臨界點時,要放下,要退後,要騰出可以轉圜的空間,暫時成為路人沒關係的。

當然一不慎很像人際冷暴力。所以要節制自己的任性,氣頭一過還是要展現關心、修復關係。

沒辦法,誰叫你是大人。

真不容易耶回想起來。我對身邊的人事物耐性基本為零,唯一允許激怒我的,就是我的學生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