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想,臺灣需要依賴美國我能理解,但美國為什麼願意協防臺灣呢?
複雜的政經角力先不理它,直接上地圖來看:如果中國拿下臺灣,等於它終於有了接觸太平洋的門戶。把島要塞化,就是一艘,你懂的,不沉的航空母艦。
(而臺灣海峽會變中國內海,直接斷了日本的能源生命線。利益之所繫,美日必然緊盯臺灣)
中國可以直取美國關島基地,甚至進犯美國本土。
怎麼可能啊,太平洋很大欸?我以前都把太平洋當分割線,東西半球各自精彩,互不侵犯。
然而我錯了。太平洋兩岸一戰殷鑑不遠,美軍如何取勝的?就是拿下太平洋裡一個個島嶼,變成基地,把戰線往前推,直到攻克沖繩,實現海空雙制,才換來登陸日本作戰的可能性。
所以臺灣島內民意就非常重要,牽動的神經遠跨太平洋。
如果中國是武力犯臺,直探美國核心利益,它老大還有出拳的口實;但如果臺灣今天是自己選擇靠攏中國——政治上就是把政權交給國民黨——那麼釋出的訊息就是:臺海自己講和,這沒有你美國插手餘地。
2011年美國的棄臺論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浮上檯面。當然也有美國自己未戰先降的成分啦,它當初連中國武統都不想管了。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投票不能光顧內政,還有表態國際的意義。作公民,尤其是臺灣的公民真難。說簡單倒也很簡單,不該投的就讓它快快退散進歷史的墓仔埔吧。
另,我們祝福中國,要敢輕舉妄動,上一個隔洋跟美國叫板的國家,套句沙豬煩但寫實的話,「現在還是被閹掉的狀態」ㄛ。
#為什麼一出國產量高能啊
#嬪妾現正就在被閹的國度
-----
![]() |
(‧习近平号召“军事斗争”,台湾怎么打?中美副部长谈判,刘鹤意外现身。) |
他講得很好耶,應該是目前聽到華語世界裡比較中肯在評估「臺灣戰役」的。
(我發現youtube上有一些應該是不在中國境內的海外中國人,形式很樸素,就一個大叔對鏡頭講話的時事評論,內容都滿紮實的耶,好奇妙)
但他的重點並沒有放在臺灣的守方優勢(=登陸方的劣勢),而是直接導入美國因素。
他的評估是:在制空、資訊戰方面,解放軍的打擊效果大過國軍的守備,因此必然需要美國協助。
可以說,臺灣安危端視屆時美國對臺灣的態度。
如果美國縮手,那中國的確可能輕取臺灣;但如果美國像現在派到極點,中國若想攻臺,就要先摧毀美國在沖繩等地的基地,確保來不及馳援。
若你是近平,你敢嗎?
或許這也是蔡英文進化成辣臺妹後,北京沒有暴怒,反而保持安靜的原因。
美國太派了,中國自知底氣不足。
另一個中國網軍也愛屁配叫的,就是封鎖臺灣海上運輸,打圍困戰,餓死臺灣。
他說更不可能,在遠洋不可能分辨哪艘船要航向臺灣,如果打到別國的船就慘了;若在近海,會使中國潛艇曝光,就失去潛艇的戰術意義。
何況,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潛能力獨步全球,甚至超越美軍,中國很難攻臺不備。
說了這麼多呢,博弈下來的結果就是,中國再心癢難耐,也只能按兵不動,否則被美日反制,就不是脫了褲子這麼簡單,可能整個下肢都要...。
對臺灣而言,最簡單的方案就是審時度勢=觀察國際政治格局=緊跟美國。而這就是蔡英文在做的事。
畢竟敬妃曾經以身為度,教我們如何夾縫求生:「除了你(甄嬛),便是皇后,我沒有其他選擇。」
你會選皇后嗎?小心變成安陵容命不久長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