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運動,相處。治療「狀態不佳」的三帖藥方,是不是久病成良醫了呢呢呢。
喔,還可以洗熱水澡。
勞動滿值得一提,我發現就算是了無意義、自己討厭的勞動,至少也可以佔掉心神,就沒時間體會寂寞與荒蕪,真的是累到回家倒頭就睡。
但最棒的當然還是找到富有意義感與使命感,值得勇往直前的事。有發光發熱的頻道,一些虛弱無力的電波,就只是車窗外無所謂的搔刮。
切忌時間氾濫,無所事事。三不五時的休憩是調劑身心,但沒有盡頭的躺廢會欲振乏力,跌入自我價值感的恐怖谷。
相處也是雙面刃。一味往人堆兒裡扎,只能感到眾鬼狂歡,不得其所,所以我用相處而不是社交;但堅決離群索居也是不行,恐怕惡化狀況。
毫無社交會孤獨死,乏味的社交則平白耗損自己;能深入溝通、韻律自然,「談話有時,沉默有時」才是有品質的相處。
不過有時也想躲到天涯海角,我懂,那就適時的躲起來,舒愜時再將自己打開見客。
總之要對自己的狀態時時掌握,動用後設認知,不要勉強按表操課,但也不要縱容情緒隨波逐流。會一去不回,變成浮屍喔。
#好像可以出書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