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tinyurl.com/6pw2zs7
「人權教育」是什麼?老師在教室裡對
學生爭取「師權」,算是「人權」嗎?
作者認為,「人權」是在有權力不對等
的場域內,才有意義、能夠談論的。因
此講台上 拿著愛心小手的老師對著學生
是沒有必要談人權的,但走出教室,面
對國家、面對國家撐持的學校/教育體
制,就應該要談人權了。再來,「人權
教育」應該和「法治教育」與「品德教
育」(這是紅藍老師和加童老師最愛談
的字眼嗎)切割--法治和品德兩種
「教育」,常常建立在對現況的接受、
對規範的服膺、對既存價值的 承認之下。
而「人權教育」,恰恰好就是要我們在
密不透風的權力結構裡,有反骨的餘裕、
學習去思辯這些事情。
2.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098128.shtml
小虹姐不只會玩弄文字遊戲,還會破解
文字遊戲!她質疑,「剩女」作為焦慮,
究竟發生在「剩女」內部,還是看到這
島上好多「剩女」所以嚇壞了的婚姻體
制?在 「剩女橫行」的數據資料底下,
我們可以驚慌失措說是家庭崩毀、國族
垂危,也可以樂觀其成「自主性、選擇
權、性慾取向、親密關係、伴侶形態、
家庭模式的多元 變化」。或者現存父權
體制下的婚姻家庭連續體,本身已是一
襲不符女身又不合時宜的墊肩套裝?太
多可以反思的切點,卻只被以「剩女」
一詞作為威嚇,驅趕女性 在「適婚年齡」
進入婚姻,未免想得太簡單、又做得太
廉價了。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去吧] 錦上添花之我有話想說
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去吧] Going Down
我的鼻子現在夠淫蕩,分泌物總也擦不
完。這畢竟是一場戰爭了,只好隨身攜
帶兩包五月花存糧備戰。橫屍在我與馬
桶中間,是一片白色紙屍遍地開花。而
人中,人中……恰如我所敬愛的舒雯學
姊寫道:「因為頻繁的摩擦而漲紅/我
的人中/你最猥褻。」
2012-05-09 BOM
2012-05-09 施堯寬藍鑽 整理/劉 亦
嗨,這次的成功經驗分享是施堯寬藍鑽。藍鑽的意思就是他的第一代
有12家以上的分店(像我的第一代目前只有我妹,所以只是個小小的
黃金石級主任),這是Nu Skin最高的聘階。雖然再往上還有寰宇領袖、
百萬/五百萬/一千萬/兩千萬美金名人,但一般而言我們加入的定
位都是先以藍鑽為目標,是不是要衝後來的聘階就看你自己開心,因
為做到藍鑽平均大概每個月就有至少50萬的收入,差不多也財務自由、
可以退休了。
施堯寬藍鑽是前警務人員,刑事鑑識科。「下午三點半,你在哪裡?
我以前都躲在樹下等你紅燈右轉。但現在我可能在巴黎喝一杯下午茶。」
他的開場白:「人生是由你的選擇所決定的」他出生在平凡的家庭,
跟很多人都一樣,認為只能認命,就好好讀書、好好工作、成家立業、
老了退休。接觸Nu Skin之後發現,人生只有自己能決定,你的爸媽、
老師、朋友,無論再怎麼恐嚇威脅、再怎麼循循善誘,都不能真正替
你決定。
一念之間,他的人生大不同。他只是仗著義氣,陪同學去考警專,結
果自己陪考的考上,朋友落榜,然後也莫名其妙真的去報到、當警察。
「回想起來,真的覺得某個決定影響了我一生,太關鍵了。所以真的,
要慎做決定。」
一開始,就算是菜鳥警察,也能夠月入近七萬,而且還是在15年以前。
因為被政府強迫加班,每天勞動時間都要長達12小時。「什麼都漲,
就是薪水沒漲。這是真的!現在我的學弟和15年前我在當警察時候的
薪水是差不多的。」他說表面上只有油電漲,但轉嫁作用其實食衣住
行都漲--你如果是一個上班族要怎麼應付?何況如果你有一個四口
之家要養!
他警專畢業當年,三大案(劉邦友、白曉燕、彭婉如)在同一年發生。
過去指紋都是人工肉眼比對,總共藏有一千多萬筆。所以老刑事勘查
現場的時候都說:「這個歹徒戴手套。」就結案了,以免除後續還要
人工對指紋的麻煩。國家後來沒辦法,三大案的緣故,只好開始把指
紋給數位建檔,輪三班制,花了兩年。施堯寬說自己雖然是警界逃兵,
但當時他也有參與幫忙建檔,也算對台灣治安史有所貢獻。他還說,
政府其實和人都一樣,得過且過,環境和現實會逼著你改變,但死到
臨頭才要改變的時候就會很痛苦,為什麼不趁著來得及之前一點一點
變呢?
當時剛當警察,滿腔熱血+使命感,完全不覺得累。所以人不該為工
作而工作,要為了使命感而工作。但之後他被調到派出所(我不知道
是不是每個警察都會被調派到派出所?),才發現工作型態很不同,
需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面臨各種利益衝突,第一次覺得其實當警察
很累,並不輕鬆。
他的警務,比方巡邏,就是非常單調的重複。名目上是兩小時,但實
際上花半小時就差不多可以簽完巡邏箱,甚至還兩人分頭簽,剩下的
時間就以佈線(向線民搜查線索)的名義去泡茶休息。這個階段遇到
的警察都很不一樣,有的開單狂人,都不休息,你就要在樹下陪他開
單兩個小時。一天會有三~四班巡邏,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情,使命感
開始消磨,也漸漸喪失成就感。
在刑事局的時候,大家都年輕,很衝,團隊的一體感很濃厚。到了派
出所,卻大有摸魚狂人、開單狂人,有30、40、50歲白髮蒼蒼的人。
你想看見你的職業的前景,就看看在你職業裡早做十年、二十年的人--
在派出所,他們跟二十年前、還有跟現在的你,都在做一樣的事喔:
「這就是你的未來!」而且重點是薪水還差不多。除此之外,前輩每
年的健康檢查都滿江紅,因為超時工作,又沒有辦法好好陪伴家人,
有個學長就曾經跟他說,「大概一個禮拜沒看見小孩了。」重點是他
們還住在一起喔,但因為工作型態導致的作息,尤其是有大案發生的
時候還會停休,整整一個月不能休!老婆們都要輪流來派出所找老公--
到底有誰要嫁給警察啊?
那個時候年紀輕輕,已經知道這個未來是他不想要的,但卻只能看著
自己一步步朝它走去。
接著施堯寬說:「只有自己才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有個高中畢業後五年沒見的老友,第一次重逢就跟他說:「你皮膚怎
麼變那麼差!我姐剛好在賣一種冰河泥,對痘痘很好,一定要試用看
看!」派出所待久了,他脾氣也變超好,只回說:「好啊。」老友:
「我剛好有兩條。」他:「……」但也真的當場買下來,而且不是敷
衍而已,是真的認真敷臉,每天都敷。同仁從異樣的眼神,到後來要
求一起敷。全盛時期整個派出所有好幾十人同時在冰河泥敷臉。
他說,用了很好的東西真的會很想跟人分享,所以莫名其妙開始領到
Nu Skin的獎金(只要成為會員,不用成為直銷商,Nu Skin公司就會
撥5%的銷售額作為與人分享的「大嘴巴獎金」),還莫名其妙上了
主任(Nu Skin最入門的聘階,需要做到一定的業績),結果莫名其妙
開始兼差,薪水就莫名其妙超越警政署長了!
雖然實際上已經在做(分享給人),但從來沒有想要經營,只是聽到
很多新觀念(例如:被動性[不在職]收入,像是:利息、房租、版
稅……)一個轉捩點是,那時他為了要趕上長官查勤,結果出了車禍,
病假了兩個月,在家一步門都出不了,但到了當月的25日,Nu Skin
依然把業績獎金送來,而且不減反增。他第一次意識到什麼叫作「被
動性收入」。
你停止工作,你的薪水還會有嗎?而且人生難免有意外、你也總會有
退休的時候,這時候被動性收入的價值就浮現、就被意識到了。所以
他決定開始認真投入Nu Skin,心態要調整、也要學習,但最難的還
是因為排班所造成的時間落差,約不到人的困境。他兼差Nu Skin的三~
四年,幾乎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他說:「我覺得要拼真的趁年輕,
老了真的拼不起來。」當時他也不覺得怎麼辛苦,因為想要的東西還
滿堅定的。
他認為「不會,是正常的,重點是你想不想為了擁有被動性收入而改
變?」何況我們還有強大的教育訓練系統作為支援。他強調:「如果
你的人生想要財務自由,不被金錢所困擾、想要不用工作就有錢花
(所以也擁有時間自由),那得到被動性收入,真的是你的唯一選擇。」
「改變不是因為原本的不好,而是為了更好的。」--關鍵是「『你』
想要做什麼」,而不是「大部分人做什麼」。因為,一切就是你的選
擇而已。Nu Skin這個機會,其實只是要提醒你:你是有選擇的--跟
大部分人一起去求職、上班,是不是只為了追求一份安全感?還是你
想睡到自然醒、自己調配工作時間?
而對於Nu Skin,其實你什麼時候做都可以,但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因
為Nu Skin現階段已經掌握了:有三十年專利壟斷的調控抗老基因的商
機;同文同種的廣大中國市場(2006年才登陸中國,還有9X%的市場
待開發)。5/1創造了大中華區六千位加薪十萬(我是其中之一~)
的經營者--哪家公司能做到?鴻海可以嗎?HTC能嗎?三星?甚至
是蘋果?而且,這些加薪的經營者是不分背景和資歷的,也就是像他
這樣專科畢業的,和台大博士,都是同一個起點。2013年產品(基因
抗老營養品、美體雕塑機)正式上市(5/1只是預購而已)--你這
一年好好拼、建構自己的通路和組織,一定會有超額的回饋。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去吧] 取消遺憾的青菜麵店
前天在教室裡互相哭夭的兩個人決定去哪裡吃東西,但是條件是
要「可以吃到青菜又好吃」,有個熱心的學長從遠處跑來推薦,
所以冒著大雨、還練習用相反的手持雨傘騎車,就跑到師大附近
的巷子裡團團轉。一開始真的找不到,還差點被賓士撞死,死裡
逃生後又差點撞死幾位路人,只好停車瞎走,打電話問學長(還
想像他可能說:「我只是開玩笑的耶,根本沒這個地方唷。」),
問店家(四家有三家不知道)。
真的是在一不小心就會永久錯過的小巷子裡發現它。學長向我們
推薦的名目是「蔬菜麵」,但其實這間小店根本沒有招牌、連牆
上的價目牌寫的也是「養生湯麵」,像一切還要繼續隱姓埋名,
或者老闆老闆娘也不太在乎營生,只抱著回饋或疼孫的心情煮麵
給附近眾學子吃。但門外卻貼了一張藍紙黑字,說 5月20日結束
營業。
其實店也窄窄舊舊的,甚至白目如我們想點五個水餃,都被老闆
當著其他客人兇:「沒有在賣五個的啦,五個不賣啦。」還追問:
「那一次要點幾個?」老闆:「牆上有寫,自己看。」原來要點
十個。
所以我也只覺得運氣不錯,至少趕上了。城市裡地景變遷本就理
所當然,何況是這樣偏居一隅的昏黃小店?
但麵卻確實豐富,湯頭有藥膳清香,而且青菜根本到了疊床架屋
的豐盛地步!把麵從厚重的青菜棉被底下翻出來的過程中,還意
外發現湯麵裡竟藏有水梨片和鳳梨片。結帳的時候害羞如我還是
向老闆娘說:好好吃喔!老闆娘開心驕傲的說:對啊,我們都不
放味精的~我說:是喔,湯很甜耶!老闆娘:都是青菜水果煮出
來的。
隔天同去的同學C又在網路上說想再去一次,我本來想說都吃過
了,也沒有特別不捨,但想到昨天「原來要點十個」的水餃遺憾,
也覺得說不定水餃裡也會有奇異果蘋果入餡的驚奇,就決定要再
走一回。
這天是個起風的晴朗日子,像所有這種深巷裡的小店,下午的陽
光斜斜曬在地板上的時候,會有時光從此在這裡停駐的錯覺。意
識到,即使我們再密集的前來捧場、如何深情的替它哀悼,它在
一個星期之後終究會關門歇業,老闆娘說也不會再他處復店,要
飛去關島陪孫子讀書了。今天只有老闆娘在,也只有我們兩個客
人,老闆娘要我們自己打開牆上的風扇,她自己則在餐桌後方的
廚房應我們點餐開始下廚。
水餃裡沒有什麼驚奇,但老闆娘熱情推薦我們微微帶辣的沾醬,
卻也有滋有味。把水餃和青菜再次堆積成山的紫菜湯端來之後,
老闆娘繞到另一邊開始包水餃,一面向我們攀談,問我們是師大
還是台大的?怎麼會知道要來我們這裡吃?可以多來幾趟啊,我
們下午都不休息(好像是昨天就知道的,所以今天我們才又再度
殺來),只是 5月20以後就不開了。當然打蛇隨棍上問為什麼,
她說就政府對師大商圈有意見啊。問開了多久呢?老闆娘回:做
了11年囉。然後叮嚀我們下星期多找一些人來啊,外帶可以打折,
10顆水餃好像才35元(內用/原價是一顆 5元),30顆50多元的
樣子。你們也可以再來吃我們的咖哩飯和涼麵啊,我們的涼麵用
了很多水果,醬也是自己慢慢熬的喔。咖哩飯也用了不同的水果。
再來就要關了喔。
就算提到不開了、要關了,老闆娘都比淡定更淡定,像只是在介
紹另一道菜餚。牆上的價目表陳列的品項並不多,所以在接下來
我們僅有的日子裡,想全部攻盡也是綽綽有餘。我想到這些年紛
至沓來的,那些我終究失之交臂的事情,卻在這個心血來潮發現,
卻也走到日暮途窮的小店,有了彌補的機會。與我同來的C跟我
說了一個故事,她認識了一個很重要的人,卻是在他過世的隔一
天。她關注圖博議題,卻在Adam Yauch死後才第一次聽到他的名
字,才上網查了他對圖博議題在國際(美國)上的能見度,有過
那麼重大的貢獻。他從1996到2001年舉辦了一連串萬人 Tibet
Freedom Concert,邀請諸多重量巨星獻唱;在2002年在哈佛的
中藏會議裡,忽然站起來,對那些永遠不脫官方論述的中國學者
說:「If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respected the Tibetan
people's wishes so much, then why wouldn't they just
pack up and leave Tibet? Because that's clearly what
the Tibetans want.」
我以為馬政府已經執政夠久了,沒意識到他第二任任期才即將就
職。接下來還有另一個四年,原封不動的在前頭等著。有人開始,
也有人結束。有人再接再厲,位續極峰,有店在那一天默默拉下
鐵門,從沒有人書寫的歷史裡轉身走開。顯得諷刺。我有點好奇,
也有點擔心,到底以後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因為比較清楚地記
得哪些事情?是那些年哪一些錯誤的政策、哪一個政府高官的哪
一句話;還是和好友穿巷繞弄,在落雨的傍晚、起風的午後,鑽
進一家陳舊的小麵店,吃一碗青菜水果藥膳湯頭的麵?哪些會是
浮花浪蕊、哪些又會是根深柢固?
最後C說:「在一個人過世一天後才認識他,什麼事情都是來得
及的。」
我們在它歇業前一個星期就認識它,自然是太幸福、太來得及,
有餘裕去取消可能的遺憾了。
(喔~後來發現,其實師大人早就口耳相傳著這一家「河堤水餃」
了。但我們去的時候,「水餃」大招牌確實是不見蹤跡了。
http://tinyurl.com/7orsbx5 ←我覺得她寫得比我好。)
地址:台北市泰順街二巷5號
[去吧] 取消遺憾的青菜麵店
前天在教室裡互相哭夭的兩個人決定去哪裡吃東西,但是條件是
要「可以吃到青菜又好吃」,有個熱心的學長從遠處跑來推薦,
所以冒著大雨、還練習用相反的手持雨傘騎車,就跑到師大附近
的巷子裡團團轉。一開始真的找不到,還差點被賓士撞死,死裡
逃生後又差點撞死幾位路人,只好停車瞎走,打電話問學長(還
想像他可能說:「我只是開玩笑的耶,根本沒這個地方唷。」),
問店家(四家有三家不知道)。
真的是在一不小心就會永久錯過的小巷子裡發現它。學長向我們
推薦的名目是「蔬菜麵」,但其實這間小店根本沒有招牌、連牆
上的價目牌寫的也是「養生湯麵」,像一切還要繼續隱姓埋名,
或者老闆老闆娘也不太在乎營生,只抱著回饋或疼孫的心情煮麵
給附近眾學子吃。但門外卻貼了一張藍紙黑字,說 5月20日結束
營業。
其實店也窄窄舊舊的,甚至白目如我們想點五個水餃,都被老闆
當著其他客人兇:「沒有在賣五個的啦,五個不賣啦。」還追問:
「那一次要點幾個?」老闆:「牆上有寫,自己看。」原來要點
十個。
所以我也只覺得運氣不錯,至少趕上了。城市裡地景變遷本就理
所當然,何況是這樣偏居一隅的昏黃小店?
但麵卻確實豐富,湯頭有藥膳清香,而且青菜根本到了疊床架屋
的豐盛地步!把麵從厚重的青菜棉被底下翻出來的過程中,還意
外發現湯麵裡竟藏有水梨片和鳳梨片。結帳的時候害羞如我還是
向老闆娘說:好好吃喔!老闆娘開心驕傲的說:對啊,我們都不
放味精的~我說:是喔,湯很甜耶!老闆娘:甜味都是青菜水果
煮出來的,而且我們不是只用大骨頭去熬喔,還有人參、當歸、
老母雞、老薑,和我哥給我的中藥包,但是裡頭什麼不能講,
「這是秘方。」阿姨還說,入菜的蜜梨是他在阿里山的哥哥自己
種的。
隔天同去的同學C又在網路上說想再去一次,我本來想說都吃過
了,也沒有特別不捨,但想到昨天「原來要點十個」的水餃遺憾,
也覺得說不定水餃裡也會有奇異果蘋果入餡的驚奇,就決定要再
走一回。
這天是個起風的晴朗日子,像所有這種深巷裡的小店,下午的陽
光斜斜曬在地板上的時候,會有時光從此在這裡停駐的錯覺。意
識到,即使我們再密集的前來捧場、如何深情的替它哀悼,它在
一個星期之後終究會關門歇業,老闆娘說也不會再他處復店,要
飛去關島陪孫子讀書了。今天只有老闆娘在,也只有我們兩個客
人,老闆娘要我們自己打開牆上的風扇,她自己則在餐桌後方的
廚房應我們點餐開始下廚。
水餃裡沒有什麼驚奇,但老闆娘熱情推薦我們微微帶辣的沾醬,
卻也有滋有味。把水餃和青菜再次堆積成山的紫菜湯端來之後,
老闆娘繞到另一邊開始包水餃,一面向我們攀談,問我們是師大
還是台大的?怎麼會知道要來我們這裡吃?可以多來幾趟啊,我
們下午都不休息(好像是昨天就知道的,所以今天我們才又再度
殺來),只是 5月20以後就不開了。當然打蛇隨棍上問為什麼,
她說就政府對師大商圈有意見啊。問開了多久呢?老闆娘回:做
了11年囉。然後叮嚀我們下星期多找一些人來啊,外帶可以打折,
16顆水餃50元(內用/原價是一顆 5元),21顆65元,但是嚴格
僅限外帶喔,因為如果要內用,「我們這裡就擠爆了!」。阿姨
說,你們也可以再來吃我們的咖哩飯和涼麵啊,我們的涼麵用了
很多水果,醬也是自己慢慢熬的喔。咖哩飯也用了不同的水果。
再來就要關了喔。
就算提到不開了、要關了,老闆娘都比淡定更淡定,像只是在介
紹另一道菜餚。牆上的價目表陳列的品項並不多,所以在接下來
我們僅有的日子裡,想全部攻盡也是綽綽有餘。我想到這些年紛
至沓來的,那些我終究失之交臂的事情,卻在這個心血來潮發現,
卻也走到日暮途窮的小店,有了彌補的機會。與我同來的C跟我
說了一個故事,她認識了一個很重要的人,卻是在他過世的隔一
天。她關注圖博議題,卻在Adam Yauch死後才第一次聽到他的名
字,才上網查出,他對圖博議題在國際(美國)上的能見度,有
過那麼重大的貢獻。他從1996到2001年舉辦了一連串萬人 Tibet
Freedom Concert,邀請諸多重量巨星獻唱;在2002年在哈佛的
中藏會議裡,忽然站起來,對那些永遠不脫官方論述的中國學者
說:「If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respected the Tibetan
people's wishes so much, then why wouldn't they just
pack up and leave Tibet? Because that's clearly what
the Tibetans want.」
我以為馬政府已經執政夠久了,沒意識到他第二任任期才即將就
職。接下來還有另一個四年,原封不動的在前頭等著。有人開始,
也有人結束。有人再接再厲,位續極峰,有店在那一天默默拉下
鐵門,從沒有人書寫的歷史裡轉身走開。顯得諷刺。我有點好奇,
也有點擔心,到底以後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因為比較清楚地記
得哪些事情?是那些年哪一些錯誤的政策、哪一個政府高官的哪
一句話;還是和好友穿巷繞弄,在落雨的傍晚、起風的午後,鑽
進一家陳舊的小麵店,吃一碗青菜水果藥膳湯頭的麵?哪些會是
浮花浪蕊、哪些又會是根深柢固?
最後C說:「在一個人過世一天後才認識他,什麼事情都是來得
及的。」
我們在它歇業前一個星期就認識它,自然是太幸福、太來得及,
彷彿有餘裕,去取消所有可能的遺憾了。一如張亦絢《愛的不久
時》書封上,那個足以成為祝福的段落:「那最痛苦與最哀傷的,
都已被寫了出來,從此,各位可以擦乾眼淚、破涕為笑。」
隔天下午再去,背對老闆吃了老闆娘端上來果實纍纍的涼麵,聽
他向鄰桌議論官商勾結、政府怎樣強迫它拆除招牌;光把壓克力
拆除不夠,還要求連同鐵框斬草除根。
眼前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此時如果有幸福,那必然在於我們還
能夠低頭,把所有水果愚公移山的撥開,攪拌底下嶄露的麻醬和
麵條;然後一起擦乾眼淚、破涕為笑。不論時代有多倉促。
--
(喔~後來發現,其實師大人早就口耳相傳著這一家「河堤水餃」
了。但我們去的時候,「水餃」大招牌確實是不見蹤跡了。
http://tinyurl.com/7orsbx5←我覺得她寫得比我好。)
地址:台北市泰順街二巷5號
--
對不起我真的太不會寫食記了Orz
姑且歸類為非典型食記ㄅ~
[去吧] 心願
我是個反覆的人,而且意志不堅,需要
不斷有人提醒我莫忘初衷。其實這場演
講,只是再次確認我早已知道而且想過
的事情。如果我們是個自由市場,那麼
不到我滿意的價格不賣當然就是我的自
由。所以士林王家拒遷的動機根本不是
重點,他們可能是為了祖宅的家屋情感
而不願(被)都更,或真的只是建商開
價不到一億不賣(當然,對於協助此事
件的運動者而言這會是個打擊,因為媒
體會見獵心喜,輿論也將因此倒戈)。
無論王家不加入都更的考量為何,重點
都應該在政府怎能動用公權力,協助建
商(買方)強行掠奪、損壞賣方還沒或
不願賣的東西?唯一的例外,叫作為了
「公共利益」的目的。然而文林苑一案
中,公共利益何在?其他36戶和建商的
利益,算是「公共」利益嗎?這到底是
「都更」,還是只是「改建」?如果只
是改建,當然任由我漫天喊價,不爽不
要改啊。
另外,36戶VS 2戶的爭議,分明也是建
商一手設計出來的(假)對立。其他願
意相信建商、交付建商改建的36戶,有
問題應該要去找建商反映啊,這個都更(?)
是他們籌畫和辦理的啊,干一直不同意
被劃入的王家 2戶什麼屁事?
社會的尺度從來不是公正的,即便是法
令也總是社會勢力鬥爭的遺跡。在電視
上看到一名土地還房屋買賣仲介從業者
說:「不懂法律就不要奢談自我保護。」
他大概既相信法律是真理,又誤以為法
律對所有人的可及性都是一致的吧。誰
有本錢把手伸進立法機關?難道是看著
家園成廢墟的小市民王家嗎?誰又有資
本天天接觸這些法令、還對自力救濟者
夸夸其談呢?難道是為了生計而忙的小
市民王家嗎?
這像是一場落葉歸根。雖然我已經茫然
好久,又面臨成為理想的叛徒的可能;
但無論我飄到哪裡,一個微小卻又堅定、
對著面試委員說的:「我有一個淑世的
心願。」(剛好就是劉華真老師面試我
的喔)--對於正義的堅持、弱勢的關
懷,我一定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