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玩遊戲:慈悲射手,Merciful

安娜,skin:慈悲射手(Merciful)

最近一次的改版,上了人設小框框。但僅限測試伺服,很多還沒翻成中文。網友們都說,很喜歡暴雪對每個角色的設定和背景故事。這也是為何我一直很著迷,除了遊戲本身就很好玩外。如果沒有角色經歷,也能玩啦,但可能比較僵硬吧,單純的像操作機械打鬥。畢竟《人類大命運》說,人類是靠「想像的現實」撐持起來的物種。簡單來說,我們需要故事!

安娜補上的介紹,直說她是前捍衛者聯盟的二把手,專司狙擊掩護隊友完成任務。選她,語音還會對隊友說:「如果有狀況,我會救你出來。就跟從前一樣。」

她有個skin叫「慈悲射手」,蛤是負責把天空上飛來飛去的慈悲擊落嗎?的確是常常發生啦,但有那麼痛恨她嗎?改成英文版再進去看,原文叫Merciful,<adj.>,充滿慈悲的。

原來是這麼一樁公案:安娜在去年夏天釋出前,先有一張萊福槍的武器解說,是由建造砲塔的瑞典矮人x勞工x器械專家o托比昂打造,但附有慈悲的異議:

我們的同事托比昂依然打造出了有他一貫品質的完美武器,但我仍必須提醒諸位,我並不同意我的生化科技被武器化,而我在這把武器上看到了這個傾向,這是我自始至終都反對的。


遊戲中的慈悲一直是理性強大的角色,可能是醫學專業使然吧。幾乎所有前捍衛者聯盟成員回到「直布羅陀基地」這張地圖,抒發都是鄉愁或渴望,只有慈悲會說:「捍衛者聯盟解散了…也許,這樣也好。」她是道德性的評判這個組織和事件。這是其他成員做不到或不忍做的。

也難怪大家都說她切開來是黑的!

如果出場時,同時選慈悲和安娜兩隻主輔,偶爾還會觸發這個對話。慈悲:「安娜,我不許你這樣用我的生化科技。」安娜:「很抱歉,但是沒辦法。」中文翻得讓安娜很白目,原文是:I'm sorry you feel that way, but it suits my purposes now.

所以戰場上慈悲醫師要跟隊友飛到前線,在槍林彈雨中苟活,在你背後一直大叫:掩護我!我正遭受攻擊!但安娜能好整以暇,在遙遠後排用狙擊槍射發治療針筒,將Mercy製造的生化科技,一筒一筒戳到你身上,瞬間補滿。Merciful就有雙關:1.補你,我人很好;2.這科技,拜Mercy所賜。

然而這把槍打到自己人能補血,打到敵人則是驚人的80傷害(剛改為60)--身兼輸出與輔助,打壓了慈悲姊姊的出場率。這應該才是慈悲不爽的原因吧。

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伍佰新專輯《深刻釘子花》

(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libichhin

我愛伍佰的程度是,就算他用台灣國語唱情歌,還是好聽又有味道得要命。

更何況是他的母語。

張震嶽以前就是浮浪少年。但找回「海雅谷慕」的名字之後,創作突然變得好有厚度。

張惠妹的姐妹啦牽手啦也是經典,但唯有「阿密特」可以大罵髒話和尖叫連連。如果也來一兩首母語歌曲就更好了。

最美的畫面,應該就是所有人自信地說著母語、唱著母語歌的樣子。

羅霈穎與利菁

(出處: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007552

昨天深夜發現了這一系列新聞,笑死,馬上傳訊跟諸多好友分享。

母親一如往常,慵懶的回我:「女星們也太閒了吧。」

是資深女星,我試圖糾正。

今天再跟駕駛界馥甄聊起,發現自己可以幫這新聞做摘要了:

七年前,羅璧玲在冰冰姐的節目上把利菁送的鞋子帶去,控訴說跟自己尺碼不合,根本是利菁舊鞋。

專家鑑定過後,發現是膠底、繡花還掉漆,判定是二手貨,羅姊怒摔鞋。

利菁跳出來澄清絕非舊鞋。反倒是羅璧玲送了她兩個菸灰缸,但利菁根本不抽菸!

羅璧玲說菸灰缸是high class貨,而且她「一看利菁就是會抽菸的人」。利菁反擊:「認識我六年突然覺得我會抽菸,是誰在說謊!」

然後利菁最近父親過世,覺得「不想再忍」,近日在節目上把紅鞋舊醜聞提了一遍,定調是霸凌,有人很虛假,說要找黑白兩道弄她。羅璧玲則說有人要和解還偷錄音。

說完故事我感到一陣悲哀:人不會自己變比較忍讓、慈悲、成熟啊。都老成,我是說大牌成,這樣還有空在那隔空叫囂,為了一雙紅鞋。閨蜜的部份?

喔,紅鞋最後跑去金友莊那。就是已故歌手高凌風的前妻。

而我竟然跑來做這件事的文獻回顧,爬梳前因後果,並熱切與人分享,澄清其中疑點。雖然也是衝著一些笑死的喜劇效果,還是不禁納悶了兩秒:

閒的是她,愚的是我,爭什麼。

2006‧夏休み

【在當時的附中論壇】

嗯~很緊張!!其實我從國二就常常在這裡浮潛...
到現在考完基測 大致篤定後才敢留言...
95基測落幕之後稍微對過答案,分數大約28X(如果沒有意外的話XD)
應該是可以進附中?!
因為我是桃園區的學生
從過去就一直考慮跨區至憧憬的附中
但是等到真的面臨的時候才驚覺要有不少擺平或思考的事情...
1)租屋的問題...附中似乎無提供住宿 那麼各位學長姐是否知道台北市內
有何較適合學生的住屋空間? 當然離附中愈近愈好...
(我已經完全不考慮通勤了XD)
2)男女分班讓我有很大的震撼(XDD)!! 因為桃園區的第一志願 武陵中學是男女合班
所以不知學長姐是否覺得分班的確是比較好?

咦 可能目前為止先這樣吧
第2個問題還滿白痴的但是的確有點煩惱XD
因為交通、食宿的問題都要等棲身之所確定之後再解決比較實際...
目前就是在武陵&附中間擺盪 我試著畫過分析利弊的魚骨圖
但仍然無法下個有力的決定~
希望學長姐可以給我一點建議...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尋找祖國三千里》:你找祖國,祖國殺你

「那是大量生產才子的年代,可你若要他們走路,一顆子彈就夠了。」

吳思漢生於殖民地台灣的台南白河,從小學業資優,在資源由日本人把持的教育體系裡,依然一路讀到殖民母國的帝大醫學科。

作者訪問他的兒時玩伴、少年同窗,不是誇他聰明、就是說他沉靜,但是遇事又敢「應」(頂撞、質問)日本老師。

從保守的東京帝大轉讀京都帝大,都是為了「回到祖國」參與抗日作準備。戰時,各地邊防嚴謹,他和同儕、同鄉規劃闖關,從日本下關到朝鮮釜山,穿越半島、跨渡鴨綠江,進入滿洲國。再從滿洲國到舊日皇都北平,籌謀前往白色祖國的陪都重慶。

國民黨高官看這前來投奔的年輕人一口日語腔的北京話,查看因長穿木屐而分開的大拇指與食趾,懷疑是日本間諜,下令拘禁。

有驚無險,在「光復」後回到台灣,發表「思慕祖國不遠千里——一台灣青年的歸國記」於1945年12月,《臺灣新生報》日文版連載七日,轟動一時。

補充一下,「光復」和「降伏」的日語讀音都是こうふく。台灣人可能只知道日本「降伏」,卻不見得明白何謂「光復」。當然,思慕祖國,又通日中文的吳思漢,想必是知道的。

他在大陸時,國共日三軍對壘,交通柔腸寸斷。他想過,都是抗日,乾脆進入八路軍的紅區,被朋友勸阻。

陰差陽錯,沒有進紅區,仍然接觸了「進步思想」——20世紀上半葉的知識份子不可能迴避的。當時的進步思想幾乎就是指:社會主義思想——回台後開了啟蒙書局,結識左派好友。

再補充一下,日本軍國主義抬頭後,對共產黨、紅色思想也如臨大敵,得而誅之。作家小林多喜二尚且被「刑訊死」,殖民地當然也難逃壓制。到戰後國民黨統治,台灣從1930年代算起,的確有近一甲子的時間,左派思想受國家力量幾乎翦除。

作者說,已經沒有確切的證據能說明吳思漢於何時被捕、甚至也不在地下黨高級幹部之列。但判決書倒是交代了他的地下工作。

怵目驚心的是,一票票處刑檔案上,羅列的姓名下方,年齡全是25、26、27、28,登錄有農民、無業,也有教員、有醫學生、有臺大學生⋯⋯。

「那是大量生產才子的年代,可你若要他們走路,一顆子彈就夠了。」

作者問得好。因為親近紅色祖國、而遭白色祖國槍殺的台灣人前輩,我們台灣人後輩究竟該給他什麼評價呢?

吳思漢27年的人生很快落下帷幕了。他台南的父親為了拯救這個長子,寫了呈給參謀總長周至柔的陳情書。吳思漢槍決後數月,這張陳情書仍然在公務機關中旅行。

吳思漢的妻子李守枝,活過漫長的白色恐怖,到1993年接受作者訪問。那時她曾懷有一個孩子。但吳思漢考慮了好幾天,沉重的勸她:現在局勢還不穩定,暫時還不要生。等明年,局勢明朗了,我們再生好嗎?

她依言,拿掉了。這個明年,卻是一輩子。

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油漆師傅

國語?

裝修進行到油漆階段了。老師傅菸和檳榔不斷,招呼我:「少年欸,有呷菸嘸?」殷勤展示他的手藝。天花板色差的部分是因為木板泛油,要先刷一層「油」漆,才能上油漆。

「上了就亮嚓嚓。」那個嚓嚓,好厲害,聽起來真的會自帶光源,閃爍亮晶晶。

進度都好,就我的台語不及格。老師傅的熱情讓我有點內疚。如果可以跟他用地道的母語交談,就好了。

早年離開阿嬤家(是已經過世的阿嬤,生了十二胎的閩南語大園人),就剪斷了舌根,繞不出一句流利的台語。也許我曾經是地地道道會用台語來上一段數來寶的寶島少年兄;也許我曾經能以台語古韻吟詩抒懷。和對岸祖國同胞,只能以文字對談,昔時談國家大義,慷慨激昂。

今日則避免各種「同文同種」為由來吃豆腐的鹹豬手;避免寶島如此快速,塌陷成市場的邊緣,舞台、人才、資源,被毫無阻隔地「磁吸效應」了。

在告別童年之前,在被選為國語文朗讀選手之前。在被天才同學誤認為是外省人第三代之前,直到大學才冰釋。

好處是可以咬文嚼字扮演賤人。

在國民黨上岸,一一剪去這個語言的驕傲之前。

爸爸和他的所有朋友都說台語。只有跟我說,國語。我則常常嫌他講話好慢、重點在哪。

昨天翻到一則舊日網誌,記敘他說的故事。第一行就寫:「總是愛說勸善勸孝的寓言故事,然而道德啟示總是出現得太遲。」在高潮結束之後,於耐性售罄之前。那麼遲緩的娓娓道來。我差不多已經恍神兩輪。

但那是一則跟著兄弟一起去田裡抓泥鰍賣錢的故事。故事裡只有夏天,溪水,和鏡頭裡人滿為患的叔叔阿伯們,流利的閩南語。

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我學生:桃園捷運

saddest。

關於捷運。機場捷運將通車的那陣子,我和學生聊起:

「桃園也要有捷運了啊!」

這國二小朋友轉了轉他狐猴大眼睛:「那根本就是蓋給台北人的啊!」

我的小眼睛見獵心喜為之一亮:「怎麼這麼說呢?桃園人也能搭啊。」

「那就是蓋給台北人來桃園機場的啊!」他斬釘截鐵。

哇何其精闢的經濟社會分析!天哪,你擁有社會學的視野!

我讚美他。

再看這些東西把聰明的小孩一個個壓扁成單薄無聊的大人。請再給我十分鐘吧,讓我花式浮誇的讚美你。

至少讓我少十分鐘的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