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
坂里「十三暝」
坂里「十三暝」原來是跟另一個村落妥協來的。元宵是馬祖人大事,每村都要用人、搶人,坂里就說好吧那我們辦在正月十三,不跟你們搶。從此就叫坂里十三暝。到現在最熱鬧的也就是這天的擺暝,據說連南竿各村都不敵。
「擺暝」就是酬謝神明,發音接近「北慢」,當然,加進馬祖腔「北ㄇㄤˋ」就更地道。坂里有個特殊習俗,家家戶戶「燒馬糧」,隊伍折返時燒掉門口堆棧的乾稻草。應該跟白馬尊王有關嗎XD
雖然活動到後來又有endless沒完沒了感而開始滑手機。不過還是很熱鬧。嗯有點太熱鬧,槍砲彈藥的部分。
雖然老人硬是無禮以待,但我亦不願以偏概全--真的有像家了。跟前幾天在南萌認識的吳崇文大哥去,阿姐逸馨要應付二二八島休的阿兵哥湧入南萌而不能前來。轉到塘岐的我班學生Willy王子(被媽媽吩咐)來碼頭接我,帶我們從白沙走到坂里。晚上再跟著遶境隊伍走原路來回。
還有地頭蛇蘇柏豪幫我先登記了一年才這一次的南北竿夜航船班,讓我就算在北竿待到九點也不害怕。還有去年面試那天認識的一群女生,在文化處工作,這活動總的來說是她們經手的。
還有小霸王(在媽媽旁邊乖巧的。你這雙面人!)、學校許多老師......不再像去年甫來島,舉目無親,哀哀無告。還盤算著從福澳走回山隴,要記得去seven微波一盒豆漿,再打一杯香蕉蘋果奶昔,邊喝邊出明天我班的國語聽考。我想這就是我的神奇技能「四海為家LV1」在詠唱吧。
打著打著就回到南竿了,這是把快艇當捷運在搭的節奏嗎。「終點站,福澳。福澳到了,請旅客小心船與碼頭間的間隙。」
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二二八前夕的馬祖讀《少年來了》
【從既遂的光州事件,想到未遂者】
「但是警方鎮壓的手段通常都十分凶殘且有效率,所以往往很難把整首國歌唱完。她只要從遠處默默目睹一切,晚上就會睡不著覺,就算睡著也會夢魘,從噩夢中驚醒。」(《少年來了》,98)
社會運動與國家暴力的目睹者——就算不是參與者——也將以往後的人生作為代價,繼續處在事件的「餘震」裡。更何況,「她」是在學生餐廳裡,警察揮舞著棍棒闖入的學生餐廳裡,趴在地上時撿起「打倒虐殺者全斗煥」傳單的人(89)。
這讓我不禁想到,有沒有一些明明目睹了,那當下卻沒有挺身而出的人,日後要面對的餘震並不是身體、而是心靈的殘疾:我明明可以和大家一起,卻選擇背過身的瞬間。一個選擇,從此兵分二路,窮盡一生反覆自我追問「為什麼」的瞬間。
那可能發展成懺悔,活在與關鍵時刻失之交臂的無間地獄。也可能發展出另一套自我說服,安放事件,成就心安理得的論述:「我本來就不是那種人」「就算上前了也只是白費吧」「歷史自有它的規律,毋庸螳臂當車」乃至,「一切都了無意義。」
這是誰呢?是日後成為世界文學大師,在日本戰後反對美國持續干預內政的安保鬥爭裡,在遠處張望的村上春樹啊!
青春沒有找到一起事件熊熊獻祭、化為灰燼,甚至明明有這機會、卻走開了。無論出於自衛、明哲保身,或者沒有懶人包、來不及弄清當下行動的真諦,時間一走,時差便出現,遂成為日後「一切都了無意義」的母題。
愛跑步跑跑跑也跑不走的世代理念「未遂」,看著同輩遭遇運動傷害,自己卻「落得這樣毫髮無傷」。只能一直摳挖女性下體,想躲回羊水裹覆、沒有傷害的母體。變成一個小男孩在列島長征,代償他無能長大的內心。
少年在韓江的世界裡來過了,看到了,也闔眼征服了。但在村上的世界裡,簡直可以合理懷疑,那班長途巴士脫班了,少年始終沒有來過。
--
是很禁得起翻譯的小說耶,表示內容本身很清晰,沒有什麼花俏的修辭。
直拳歷史,為什麼我覺得不容易,是因為台灣沒有自己的、好的歷史小說、反抗運動主題嗎?不光是光州事件,就連日本殖民統治,也是深深刨起的思索,沉澱成藝術作品。比如很詭異的那部《哭聲》。
為什麼韓國能把歷史根本已經當成一種成熟的大眾主題經營,不是碰都不敢碰、只能束之高閣的學院精品,也不是雖然拍了,但生硬套用、史料堆棧的傀儡戲。
比對戰前朝鮮和台灣兩地被日本殖民、戰後反政府民主化運動,都覺得韓國人挺願意逞兇鬥狠的。看光州事件,他們拿根本不會發射的槍,對抗裝備精良的政府軍,竟然只是覺得:就是應該這麼做而已。
聽過一個解釋,是韓國人擁有穩固的認同,來自長期有相對獨立的地域與政權。台灣始終是帝國邊陲,不是獨立國家,戰後又有民國來亂。我今天問馬祖國一生:你們的祖國到底是誰呢?中國、日本、台灣?還是不需要祖國?還是獨立成馬祖國?
他們不懂這問題為何重要:「有差嗎?」馬祖國則失笑:「才六千人?」
是啊,若要開戰,為何而戰呢?
《素食者》奇幻,《少年來了》寫實,韓江都能駕馭。雖然前者我看嘸。但滿厲害的,剛好介在能吸引大眾讀者的簡單敘述,和仍有觀點切換等內行喜歡的文學機關之間。
最後一章作者自己跳出來說本書緣起也好好看,可以當一篇散文。
之前我揶揄了村上,但仔細想想,我未必不會是村上那種旁觀者。畢竟拷問我根本不用拔指甲、通電,直接把活老鼠和生蟑螂扔在我前面我就會全招了。那我一定會想,靠不要扯同胞後腿好了,儘管也許認同理念,但大概會自我說服的苟活著。
--
剛剛升旗完,老師命令三到六年級留下重唱國歌,因為唱得不夠大聲。有一點難過,並非因為我班分明是唱最大聲。而是昨天讀完《少年來了》,作者說在殘暴的軍隊中仍有少數不殘暴的軍人,堅持打偏子彈、堅持不唱國歌......
而,「我們」只是不假思索的要求孩子唱這意義不明的國歌?「我們」又是誰呢?原本我想提二二八作為抗辯,尤其在這前夕我們有何臉面謳歌國家,作為一個機構(而不是一份鄉愁時)?
但回頭想,跟日本殖民一樣,馬祖也跟二二八並無直接關聯。若要談國家暴力,我懷疑多數馬祖長者更死忠國家:那個「吾黨所宗」的黨國。嗯,在這個例子裡,不見得是惡意,就只是欠缺對國家的認識與反省。家母十多年前就說過,離島真是喝國民黨奶水長大的。在這孺慕面前。然而,也在光州面前,在二二八面前......
也許,等等就從這個「吾黨」開始講起。但只怕他們下次就更有不唱的藉口,讓老師又必須把我們給留下了......
南竿生活微散策
【因應旅遊旺季來到:南竿生活.微散策】
山隴:
雞排3家
連鎖店火鍋
自品牌麻辣鍋
很辣的腸旺鴨血麵
窯烤披薩、薯條
滷味、魯肉飯
牛肉麵
紅糟炒飯(各式炒飯)
老酒麵線
越南料理、雞蛋仔
沙威瑪、鬆餅
手搖杯
燒仙草
行程:
看你們住哪,蔡財夫婦住福澳,那可以約從福澳出發,走到清水,先逛逛文物館,曬曬太陽,接中央大道,到仁愛遊客中心吃鬆餅看風景,再到南萌喝咖啡。如果有空再走津板路到津沙看老聚落,沒空的話自己租車騎去也可以。
藍眼淚我不確定,據說旺季隨便海邊都可以看到。據知名作家:「在島上談離海的距離沒有意義;這也是島的定義。」可幫你們問學生和當地人,但最好自己先做功課,我再發落你們也可,畢竟對我不是太嚮往與稀罕的事物XD
準備好走的鞋子、外套和閒散的心情。這裡不適合觀光式搶景點合照,大概兩小時就會結束。這裡適合悠哉地邊走邊讚嘆,隨時隨地躺下但被認出後羞赧逃開,同時讓坡道審判你的腿肌。
其它島歡迎再安排時間去,但要算好船班喔!我很喜歡北竿的螺蚌山和任何村落,不一定要芹壁。
東莒的福正沙灘和燈塔極好,西莒雖是外婆故鄉但留待各位發掘,主要是享受榛莽荒島之奧義。東引我還沒去過,畢業典禮前要跟我班一起,到時就正式收齊四鄉五島,可以召喚馬祖神龍了。
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他方
我和弟弟的故事互相咬合:15歲那年,我拼了命想離開家。回到家不像他是吵吵鬧鬧,而是風平浪靜的讀書,底下我暗潮洶湧的想,要離這裡越遠越好。要去一個全新的天地,一個無與倫比的他方,憑藉我的出色,羅織一個沒有你們的美夢。
他說:你比我慘。這些事在我們家最近才發生。
但這當然都只是我能說服自己心安理得「照顧」他、另眼相待的說法。我從他身上看到自己嗎?也沒有這麼隨便,畢竟他不是那個PR99以為是人生的全部、但其實什麼都不會、什麼也沒有的少年。
熬到晚上跑去南萌,逸馨姐姐煮甜滋滋香噴噴熱呼呼的香料酒,一次兩指幅,比上次哇蛤的更好喝。
明天榮退的83年次弟弟和我隔壁78年次替代役大哥?都在爬山。大哥皮膚細嫩,雖然五官看起來歷盡滄桑,一時猜不出年紀,發現原來這麼近,趕緊說:不老,不老。
可以流暢表達自己,身旁的人也沒有藉由自我述說炫耀的意思,能夠溫溫熱熱、不慍不火的交談,是最適洽的溫度,能剛剛好催化人的關係。
梅玉姐問我匡超人、伊格言和廖豈余,一本正經的誇獎我有料。當然很開心,邀我去她家取謝昭華。
其實都停好車步行到她家皇家貴族雞排樓下了,但仍調頭傳訊給她,下次再去拜訪。
回頭又在臉書上聊了一會兒,竟然真的直白吐露對伊格言零地點的看法,包含出現日譯本的意義。
姨是真的把自己當成文學所專業人士了嗎。
倒是她說的,藝術人心懷天下令我心有戚戚,有點在勸阻我回馬祖、或獻身馬祖的意味。重新勾起當初來島的提問:什麼是家?哪裡是家?
我的答案仍然是,沒有哪裡是永恆的居所,包括所有你以為的鄉愁。故鄉會在時間裡層層流變,人們想回去的是一段時間、而不是一個地方。
那家呢?毫不複雜:住了就成為家了。
比方在這其實找不到我媽媽、外婆口裡的馬祖。是我在這裡逐日生活,用具體的風雨泥沙、取代抽象的母語故土,插隊落戶在這同桌共食,埋怨且羅織出愛恨,他方才成為此方,成為往後我能銜著走的家鄉。
等弟弟來台北,我也要告訴他,這是我的城市,泰半人格在此養成,曾為此驕傲也自卑。這是離開家以後,我住了十年的家。你也歡迎回家。
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又在嘲笑以軍但其實是記在南萌聊天
無法想像駱以軍這種等級的作家如果來馬祖,是何等上上榮寵,蓬蓽生輝到台灣海峽噴射金光萬丈。但--要怎樣申請補助啊?文化局有提供嗎?應該要的啊,食宿、車馬費、講師費、書籍寄賣墊支?......
我不喜歡所有資源和作家都在台北,要聽演講都要往台北跑,奇怪ㄟ台北資源還不夠豐富嗎,我們這些台北以外的小地方也是很需要小大師大大師來招募信眾、醍醐灌頂一下搭。
而且馬祖很美耶,回去再寫篇文章來振興一下觀光,不要都是部落客藍眼淚攻略嘛,我覺得關島搶票機場全武行更驚心動魄,窺看人性喔!
受逸馨姐姐之邀到南萌共食火鍋,食材都是好新鮮的手臂粗的蝦啦還裝在蟹殼裡的蟹肉、各式時蔬、肉片。同桌有明天榮退的四個月鮮肉兵,十月一前一後退的替代役兩位。偷聽他們聊當兵、登山這些很多專有名詞的事,也聊低碳生酮飲食:早上防彈咖啡後斷食,到四點至八點「飲食窗口」再吃東西。
:一開始會很餓,但後來就習慣了,會很有精神,不會受血糖波動影響。
也遇到國中學生的媽媽和畫家梅玉姐一起到南萌吃蛋糕。梅玉姐竟然說向我請益,我也真的直白分享對一些書或作者的看法,能就特定領域侃侃而談真是備受禮遇。
包含《匡超人》是一場悲劇XDDDD
但是駱大叔完全可以直接轉型成臉書作家,這沒有貶義,這種文章太討喜了,我好喜歡。先不談《女兒》《匡超人》等大部頭不付梓印刷可以省紙、拆寫成散文能得無數佳篇,就遙看一下天心阿姨,不也是暴虎馮河的把長篇累牘臉書抱怨+爆卦文出成《卅三年夢》了嗎?惡評如潮殷鑑不遠,除了森林學系弟弟今天談論的再生資源應用,直接發在臉書上讓想轉的人自個兒轉去,不也就勝造七級浮屠了嗎?
我真的是覺得這些小散篇比小說好看,而且不用印成《小兒子》太像一回事的東西。只是身體要養好,因為營運模式少去版稅,就更倚賴分享、演講、說書等現身外務了。
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待過馬祖一年的台北OL
早上11度,中午終於不負引頸企踵地到12度了,但有風的地方還是像被春天忘記,太陽=擬真LED燈佈景。
應該開始倒數:6/15,六忠動物園就要畢業了,還要多待兩個星期,把國中部的課上完。但屆時也是段考前的複習考週了,發下考卷開始放空。大致來說就是:沒事。也許那時候才有閒情逸致,好好摸索這一年的端倪。
現在雖然倒數計時——從和這群小孩見面當天,就開始倒數計時——但還是只想快過快過快快過。
不知道這一年教鞭生涯的意義會是什麼。之於自己,事過境遷,回去當個氾濫的台北人嗎;之於馬祖,流星閃過,嘿我曾到此一遊。學弟龍說,「待過馬祖一年的台北OL?」履歷上這樣自我描述嗎。
慶幸最冷的一二月就快結束。南風起時,接觸到寒涼的海面,將泛起大霧。據說島上一切皆會密密麻麻,被包覆在無差別的潮潤裡。厚重的未知之中,竟還有含苞待放的期盼,不知算不算傻:可以名正言順,面朝大海,看見春暖花開。
對馬祖的平衡報導
又認真端詳一次,還冒冷採字,喜歡喜歡,並列山隴和介壽,還有白馬尊王。什麼什麼「境」是廟用語還是馬祖用語?這裡有山隴境,牛角有牛峰境
山隴境慶祝春節
白馬騰驍風雷千里戢災沴
尊王蹕護海嶽萬民歌太平
介壽福田培楨榦樑木
山隴嘉境策政經典章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
除了大罵馬祖之外,我亦要感謝很多,希望能得平衡報導。
今天導師們圍著一資深導師聽其吐苦水,班上的特殊生從開學就尖叫不已,難得安寧。
「我頭真的快痛死了,幸好那個誰還沒來。」
「那個誰還沒來?難怪都沒聽到你抱怨他!」姐妹們笑成一團。互吐又安慰完一輪,話題轉移成生肖,雯師熱切幫大家上網查閱,指點迷津:「你,會有很多桃花。」剛剛的大姐老師皺眉:「誰要桃花啊?有沒有財運?」斬釘截鐵:「沒有。」然後:「劉亦,你屬什麼,幫你查。......喔,感情穩定。」穩定單身嗎?「事業運不錯。」但我六月底就失業了耶。「幹嘛這樣,說不定馬上找到下一個工作。」但我打算回去讀書啦。雯師終於轉過頭來開心關切:讀什麼呀?哪一間?
上學期我對面的吉米老師就曾經說,我們學校的老師人都很好,就是一群大姐姐。也真的,導師群都是資深老師兼資深大姐姐,把我當弟弟來疼愛。特別是直呼我「誤闖叢林的小白兔」的雯師,簡直是我在馬祖的再生父母。宿舍事件發生當天,乃至後續馬高態度反覆,讓我心生倦怠,都是她在旁陪伴打氣,邀請我「別客氣,儘管找我傾吐。你知道的,我只是看起來兇。」事無巨細,在辦公室我會繞到她身邊請益各種疑難雜症;上課時也會後門潛入隔壁班教室,問她:老師我們班學生問、老師這個可否這樣做......?皆是有問必答。
過年傳祝賀訊息,她回:「最開心的是能與你繼續搭檔。」後來她才說以為我是要「我決定不回馬祖了」她嚇死了。
我自覺有點幸運過頭,始終沒有什麼小人環伺。難得出來闖蕩,搭檔的也是既幽默又慷慨的老師。稱呼老師並不是客氣(或記不得名字lol),而是十足的感謝、尊敬。
再來是家長。當然也在辦公室內聽過其他年級、其他班級,各式駭人的家長。但至少我們班的家長,都不會打擾我的教學和班務方針。年紀說來我還是他們小晚輩,但仍感受到他們對我的尊重。雖然少數對孩子放牛吃草,偶爾造成我班級經營的困難,不過都還理解我致電的呼籲(也常常是求救),並願意配合到校、或者回家約束。
小霸王的媽媽雖然寵溺,也仍會幫我執行處罰。調皮鬼的爸爸不太檢查作業細節,但重大違規、僵持不下時,也迅速到教室替我解套。ㄎㄧㄤ兒的媽媽本想把小孩轉去台灣,結果沒轉,但終於找了補習班,讓兒子不用再沒人顧,沒寫功課被我罰站於冷風中。這種種,我也非常感謝。
就連這學期轉去北竿的小朋友,上學期末時媽媽大方出借機車,順手送我一人用的小電鍋,怕我沒腳又餓到。帶著兩個小孩的單親媽媽,讓我想到家母。為了陪他們,寧可少賺,即使低收補助被停了也在所不惜。回北竿是跟姐姐們同島,在line上傳來大房子的照片,跟南竿的狹小公寓比,真是天寬地闊。也不忘:「老師如果來坂里,可以住我們家喔。有機車也有汽車。」小朋友是輕微特殊生,並不是很常在班上,但一聲令下都很乖巧,走來讓我當人體暖暖包。
先這樣好了,正能量不能一次太多會流於噁心。
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有人在乎我分手始末嗎?
有人在乎我分手始末嗎?要是到時跟學生說起,老師來小島還可以邊談戀愛邊失戀呢,別小看我!
--
:老婆呢(13:03)
你好點了嗎?(23:45)
想跟你說,很謝謝你這段日子的照顧,但我想我們還是先當朋友吧。等有一天我不是老師、你不是醫師了,而我們還發覺彼此很棒,再好好聊聊。
很謝謝這麼冷的冬天有你依偎,可是我真的不夠堅強,要當能負荷你的另一半。認識你這麼優秀的人也很榮幸,謝謝你。(23:49)
:我可以問為什麼突然這樣嗎(23:50)
但不要電話討論這件事,我不想沉默。本想去宜蘭當面對你說,不過緣慳
嗯.... 我知道自己很多缺點,但我希望關係是能讓我放鬆自在的,但常常被你點出不好的地方,我覺得自己雖然不好、但也沒這麼糟啊,想到你時卻都是自己渾身缺失
:原來如此
那,還可以保持聯絡嗎?
:這幹嘛還要問
:當然好啊
:你一直都是我的劉亦
有些評價對我是不公平的,但也許只是我們來不及更深入的認識
謝謝你,讓我感覺好多了
讓我哭一下,哈哈
:但要請你相信一句
:我對你的評論
:都是因為我愛你
:無論你覺得我的出發點是什麼
:但我無意傷害你
....嗯,那大概是我還無法匹配這樣的愛法吧。我不是不能調整的人,但就是要撞到頭破血流,痛定思痛,自己想通。希望你能溫柔,不管是對我或下一個男孩
說太快了,一定也有人是喜歡你這樣的,sorry
:謝謝你(一小時後)
不斷電
中央大道回程上,一度飆到50,除了手凍得死死僵僵,已自以為在駕駛超跑。27歲了,還是有很多沒做過的、不願做的、不敢做的事,沒去過、不敢去的地方。但載了底迪回家,送他一杯微薄不過的珍奶,覺得我原來也能這樣付出,買飲料接你放學、錯過末班車沒關係我載你,像個名副其實的葛格了。像多年前來到台北,那些葛格對我做的一樣。那時覺得他們何等瀟灑,肩線寬闊,也有這樣越界摸索、內心忐忑的時候吧。「如果我忘了你怎麼辦?」沒關係,台北的世界五光十色,你的人生才剛開始,好好享受。「我不會忘記你的。我的生活只剩下你能讓我快樂。」這也是他意外來馬祖的一年。他不知道我剛在這個天涯海角,結束一段霧中風景的戀情。我說我要一個你形狀的抱枕,他說直接抱我就可以了。
馬祖的霧季快開始了,跟藍眼淚重疊。這樣的安排真好,要看到美麗的事物,要有足夠的決心。
蕭明岳冤獄【天黑請閉眼】四重奏
最愛掛羊頭賣狗肉的我,也是最討厭翻課本上課的老師。今天在課堂上放了蕭明岳冤獄【天黑請閉眼】四重奏。按照這個順序,會變成需要步步下探、拼湊線索的司法懸疑劇。高年級以上的學生值得一試。放一齣發問一兩個問題,一開始會有點悶和很多疑惑,要鼓勵他們:我們愈來愈接近真相了。
1. 我爸爸是不是死掉了?
https://www.facebook.com/news.ebc/videos/1942738072427941/
2. 朋友一句謊,他坐一輩子的牢
https://www.facebook.com/news.ebc/videos/1948751785159903/
3. 他做了什麼讓全家被判無期徒刑?
https://www.facebook.com/jrf.tw/videos/10155357671384077/
4. 冤獄起源?偵查庭畫面曝光(→精彩大結局)
https://www.facebook.com/news.ebc/videos/1951336561568092/
我來不及做結論,事實上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是非善惡的糾結嗎?司法制度非萬能嗎?最後我給他們的誘導式暫時結論是,這是我們還在經驗的司法品質,關起來的人雖然耗費了他的青春,但至少判錯了還能放出來;可是死刑呢?殺掉不能復活耶。所以這是目前廢除死刑方的請求:暫時停止執行死刑。
而無論關錯人或殺錯人,國家都要賠償這些冤大頭,動輒以億計,錢從每個人繳的稅來,不要以為和自己無關啊。(可能你的零用錢就減少了因為爸媽要繳給國家去賠償?XD)
繼續關注這同樣的事件,讓司法改革形成壓力,這是每個人都能做的!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說好的不惹是生非
馬祖高中治校真的很隨性,清晨回宿發現我房門又被鎖了,表示校方又進去過了。(因為我都不鎖門ㄉ)好,校方趁寒假檢查或裝修什麼我當然樂意之至,即便不是也願意配合。
先不論它們總是毫不過問的進門,繼去年屎梳,今年則留了我們介壽老師擺在公共區域、自己排定輪值打掃的拖把,在我可憐兮兮的廁所裡。呃,你裝或檢了什麼,好心要幫我拖地,也起碼把東西拿出去物歸原處吧,這連我們班小朋友都懂的事情,馬祖高中校方好像怎樣都不懂?
再來是自來水,一股濃濃油漆味,從早流到晚都還在。詢問同事,她們猜測可能是新裝熱水器的「萬寶樹脂」味。奇怪這麼明確嗎,我左聞右嗅就都是油漆味啊。晚上迫不得已要洗澡,熱水器變得有點難控,油漆水加熱後蒸氣簡直有致癌疑慮,刷牙乾脆用瓶裝水打發了。
要調整硬體我都理解,也額手稱慶於容許我們續租的大發慈悲。可就是覺得大寫的不受尊重:沒有人過問宿員,要住便住,我愛進便進,你少煩。沒有專職的對口單位,沒人可以告訴我們水到底怎麼了、又悄悄安裝了什麼新的設施?我只是想知道What's going on!遇事相互推諉,嫌我們煩,不爽嫑住。有問題沒人解決,卻有很多小鬼在大頭拍板前搶著放話說不給住。
我是替馬祖覺得很不值。雖說我有個馬三代的頭銜,但到底是台灣人,今年待完便可一走了之。連我這樣孺慕鄉土的晚輩,都備受掣肘,處處刁難,覺得這裡不是我的家,更何況其他與島無關的年輕老師、熱血青年?蒙著頭臉,安分守己,等時間一到就趕快走人,談什麼傳承、什麼積累?
好,島外的人就算了,馬祖人不屑我們來愛你的島。那馬祖自己呢?四鄉五島的青年才俊最終都要來唯一的高中:馬祖高中。可是校方準備了什麼求學環境?校長和老師互告,行政人員踢皮球?只是在外張望,都能聽聞烏煙瘴氣。不用說氣度狹小。我也想知道,馬高做了什麼,讓這群年輕人跟馬祖的地方、本土,形成什麼扣連、端出什麼貢獻?
人才外流不只因為馬祖沒大學,而是感受不到受重視、被栽培,這座島在民國體制內的位置如此,難道對馬祖年輕人也就這樣算了嗎?認同感從何而來?自信心從何而來?每年行禮如儀但其實日漸凋零的擺暝嗎?馬祖不需要一丁點新的元素嗎?沒有好的環境吸引年輕人留下來、回來,怎麼帶入新的元素?就一串年齡和思維愈來愈老的島嗎?
不能因為這所高中是國立的,尾大不掉,天高皇帝遠,島上沒有組織可管,就真的自行其是。宿舍事件曾有立委發文關切,在台灣是合宜的程序,但在這裡,「我們馬祖不是這樣處理事情的。」是替我們解決這些狗屁倒灶的敝校校長說的。誠哉斯言,也哀哉斯言。
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豆瓣超過9星,羅胖好朋友,在中國應該也是很牛很火的投資家教育家李笑來。本來我就偏執覺得羅胖那一系列臭奸商作為,都是先製造知識焦慮與落後焦慮,再兜售方便法門給你。包含李笑來坐鎮的什麼「得到」app,可以讓你通勤路上就聽完行家幫你打包,能現學現賣的知識技能。
其實滿屌的。先不說羅胖等人如何恰如其分的利用帝國崛起,十四億人嗷嗷待哺的競爭恐慌。就說這勞什子「知識產業」還是滿有刷子,藉由網路和多媒體,現在當紅的商品是「方法」:幾分鐘、幾堂課,教你「如何」完成、「如何」做到......文學和哲學也都能打造成這樣的方法,結合懶人包的扼要淺白,又講求系統性的循序漸進。
再來是太想要財務自由了-.-他的定義很明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33)。
翻開前就很掙扎,邊讀慫恿回去作農的書,邊讀財務自由的書,腦也跟屁股一樣裂成兩瓣了。有沒有能好好結合兩者的第三條路?也敞開一道方便法門吧?但就很顯然沒有啊,你要財務自由,照李笑來說的,就要解決「消費者以為的剛性需求」,所以就大方的提供兩性書籍、唱失戀歌曲、寫愛情故事吧!就是始終得向這個「大部分由他人構成的世界」低頭。必須把自己交付市場。(吼唷)
呃啊,但人生已經有這麼多事要處理咧?我也想找內心的平靜啊,藝術的深度啊,享受獨處的時光啊,思索渴望的關係啊,值得專注的興趣啊......好像就是得不假思索跳進這個市場海洋,泅泳它,成為它的一部分,風光上岸後才能再談自我實現(和其他屁)。就像家父說的,先有產品,才能談作品。這不就是長輩邏輯嗎?錢和工作>everything。但也沒人逼你財務自由啊,只是非得如此嗎?真有這種排序嗎?(醜臉)(是否通往算ㄌ財務自由不了ㄌ之放棄結論)
這些商人還是滿會忽悠的,很自信無比的吶喊一個命題,覺得哪兒一絲不對勁,卻又很容易進入他的情境,算了擱置這個懷疑繼續讀下去看他要幹嘛好了。這種字句順暢,卻不時有檢核系統跳出來「你想對我洗腦什麼阿,蛤?」「這真的假的啊?哪份研究說的?」的臭知識份子窮酸勁,從羅胖要兜售知識app時就在。他們這串系譜我還是不很能習慣。但他早就開宗明義,人要成功(成功定義亦擱置,但會翻開這本書大概就是財務自由)就要有120%的盲目自信,相信自己就是會成功。看得出來他的盲目自信。一如他年少時跟同儕宣告「起碼得賺個一千萬吧?」(然後做到很多遍了,可可。)
目前還沒想到解方,調和想歸隱田園(或自我摸索一生的流浪漢路線)與堅定財富自由之鼎鼐。算了,加入Peter Su之流好了,缺愛傻妹的錢好像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賺。
2018年2月18日 星期日
天作之合的危險
郭昀昕說,剛開始認定的「天哪我跟他興趣、想法一切都好像,他的學經歷頭銜都是我夢中條件」的match「非常危險」,因為它會神話對方,很可能被虛假的天造地設感給遮蔽,沒辦法恰當的評價、感受並發展一段關係。
本來到宜蘭想快刀斬亂麻,終究是要拖到返馬爛尾了。我能承受嗎?好怕自己會壞掉,想想學生脫序於前,關係山崩在後。但看她好好挺過爸爸的離去與後事,雖然非常痛苦,經歷了離別的失落,但也發覺自己比想像中更堅強。
講到這些真是手足無措。恐懼自己的脆弱,孤島餘生。聊天到一半街邊那頭轟然坍塌的天花板,失修的木棧板,掉下來不知砸到誰。隕石通常不帶來汎合金,比較多意外。身而為人,一己之身抵抗一萬種悲哀,可能輾轉溝壑,可能墜落海洋。
但也期待見到自己的堅強。一課一課的學,人生這門學分,可以跳頁,但終究逃不掉的。
啊,需要十八歲底迪的抱抱。(亂發什麼願)
2018年2月17日 星期六
小幸運
每場生離,都為死別作準備。
之前很煩惱、直到現在還是焦慮,工作、生涯和感情,躺在中壢家裡很憂鬱。公共交通不行經就等於被遺棄。
但看到老同學的父親近日過世了,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我應該不只難過、還很慌張,那這些煩惱排序還會這麼前面嗎?忽然覺得我的困難好像也不這麼嚴重,看她一天天忍著難過在守靈、頭七、出殯......好像可以更有勇氣面對這些。
和朋友揮別時,或者每一個覺得會心的片刻,已經有死亡的念頭閃逝:如果你離開了?......那表示過去我們一絲一縷澱積、踏實起來的一切,每一字一句交談,一份餽贈、一個眼神、一次回應,這些好不容易才讓我打開心防,讓他們進駐的愛和信任,全部消失,在空中燃燒化灰。
這大概是已經有動輒十年以上老友的歲數,才能感受的揪心。因為再也不會有超越他們的朋友,再也沒有純淨無垢、捧著赤誠交心的機會,再也沒有另一個十年二十年,讓你無所事事、風吹窗櫺,只為了締結友誼。將來的日子越來越忙,時間的機會成本水漲船高。接觸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想保留多一點部分給自己。
不想重新再交一個伴侶。不是因為懶惰、懶得打理自己,而是,望著你和陌生人中間那個空蕩蕩的山谷,要再花一生去填滿此前你已經歷過的一生。你說的「愛情」不是那個「愛情」,你說的「理想」不是那個「理想」。他們不知道,可是老友都知道。
那刻我想通為什麼伯牙絕弦,因為知音不再,那就緘默吧,反正說了,也沒人聽得懂了。
--
跟雅婷老師在宜蘭分開,自己到礁溪,泡湯、剪頭髮,喝咖啡、按摩,超好玩的哈哈哈哈哈。很喜歡這裡氤氳的大山(有點想念馬祖多山的海灣了),不喜歡巨大沒品味的長輩遊覽車。
但找到有可愛花貓的咖啡廳可以抵銷,很舒服很chill。觀光文化也有世代差異,絕不走進高彩度招牌的海鮮熱炒吃大桌菜,絕不在沒查谷歌地圖評價下亂踩雷(所以也很愛寫評價,因為受惠良多)。
也許二十年後換年輕人來革我們這些千篇一律文青擼貓咖啡廳的命,恨我們假chill假厭世假惺惺。不過沒關係啦,能跟這個時代同步的活,也是需要小幸運的。我偶爾珍惜這樣的小幸運。
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斜槓青年》......你還是去多讀一點書吧?
《斜槓青年》很奇怪,前面都還好好的,一度還準備推薦給身旁諸好友們。但忽然就急轉直下:你就好好的告訴我該怎麼培養自己的多工能力,為什麼又要花時間說服我商業和貨幣的益處?
我知道它們一定有益處啊,但現在的世界也可能只是路徑依賴的後果,律法和文化被鑲嵌得死死,沒辦法想像它們不存在的世界了。
你要大力袪除對賺錢牟利的罪惡感,根本自曝其還要費唇舌自我說服之短。倒不如書讀多一點,或老實承認:錢我知道它是人類發明出來的幻物,地球超過一半的人口被這發明困住,但今生94無法繞過它了,於是我們就找個符合自我實現又兼顧經濟條件的方法吧!看是怎麼挑選並砥礪核心能力、如何運用網路新技術啦......
所以就很失望的丟到旁邊了,推薦書腰上的囧星人還在滋滋喝茶。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家書
催促家父快看我的家書,從認識熊寶貝伊始,就認真思考如何在財務上累積。當時是為了與他並駕齊驅,現在更多為了自己,終究不想勞動終生啊。
直銷算是第一個財務自由的嘗試,雖然很稚嫩、胡亂衝撞,也不是很滿意裡頭的人,卻不能否認,讓我接觸了許多不同於學院風漂浮人士;和有錢人打交道、被迫讀成功致富書籍,發現廢話雖多,心法還滿相像。喔重點是開始對我父刮目相看,以前可是很自命清高,瞧不起他的。
家書向他請益投資理財,小有積蓄開始想一步登天,如果有小額項目也很希望參與。
剛剛下樓,以為他在追劇,沒想到已經手書好回信,十分認真,是迫不及待要當筆友嗎?內容也自戀好笑,暴露控制狂的一面,括號是我心內音:
--
亦兒
恭禧你成長許多了
人生又進階更多了
哈哈我的紅包也變多了
真是讓你歡欣鼓舞
(這可以自己講嗎請問?)
生命中有未來 有理想
有自個要走的路
一切都會變的越來越好
因為你有想要
就距離未來目標更接近一步了
更何況你目標已經完成百分之九十八了
(這麼高了嗎什麼時候?!)
剩二分衹是
一慢慢執行
二乖乖當阿爸的兒子
很是簡單就完成了吧?
(笑噴。是不是自戀狂和控制狂)
其實在錢財部份
我已經老早就幫你 妹妹 弟弟 三人皆有所規劃
接下來就是在自己歡喜的工作領域認真上班
自然慢慢階段參與了瞭投資
小錢也會漸漸變成超大 自由財務
一輩子不用為錢煩惱了
隻身在外工作特別要注意自己身體健康
唯有強健體魄才能享受美麗人生哦
爸 2018.2.15 除夕
--
還是很感動和覺得這歐基桑很可愛啦。
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
去國多日
去國多日,覺得這世界好大,人好多,可以展開各式各樣的關係,加入他們各式各樣的生活。每個地方的人們都對我極好,也可能是總算學會ㄌ「和顏悅色Lv1」之終極技藝。
但我還是想用母語交談,想表達最精緻的思想,最細膩的感受,不致一笑帶過。但就算是母語,也未必沒有啞口無言的時候。就算是同胞,在同一個共同體的同一個年代長大、接受教育,也未必沒有族群、階級的刻痕。我們講的是同一種語言了,但也還不是同一種語言。
把人無限切分出去,無論多微小的差異,都可以區別「人我」:我是我,但你不是。我像陷溺在情感障壁,插翅難飛的最後一支部族。有多少進入婚姻、視為開花結果的配偶,是抱著時間警覺,將就而來的?修成正果只是配種。
這樣說來,也許不要設限?反應遲鈍,看起來就比較和藹。語言不精,就是一把不利的武器,揮舞起來像玩具,十分可愛。
今天怨婦感溢出,不是因為男友的名存實亡,而是我好像不是同胞菜色,比較起來真有落差所致。到大城時被敲爆了,每個泰國人都想跟我來一炮的態勢,雖然多是泰文我只好擱置。紅眼班機測出青春存量可疑,累到整天補眠猶不飽,還要面對乾荒的擇偶庫,嘖,算了立刻來訂購下乙張機票。
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想分手了
按摩時憋尿異常,也應該裝導尿管。眼睛被遮住,燈光昏暗,一個念頭浮現:我想分手了。這是年初我向你訴說醫學系學長的故事時,你催促我、陪我聽完的歌。只是故事急轉直下,我們自己成為劇中人。
我的修辭將會是:我們還是當朋友吧。或者要是:我們暫時,先分開吧?等到你結束你的醫師工作,我結束我的教師工作,如果到時候我們都還單身,又還惦記著彼此,那,再說。如果這當中你有覺得很棒的人,那當然可以大方追求、在一起,我也會祝福。
但是重點其實是,我想被愛,不想被評價,不想被訓話。想起你的感受,全都是負面的。你說我不是你可愛型的天菜(一如你不是我的)(對了,新加坡和泰國朋友都說我很可愛。大概不用母語,我攻擊性只剩5%,看來是個傻白甜吧),所以我不敢傳照片給你了。因為你說我的文章充滿對學生、對同事的抱怨,很直白沒錯,但顯示我就是不願跨出舒適圈的人,所以我不敢傳文章給你了。失去照片和文章,那我還能以什麼跟你傳遞?
不願跨出舒適圈,多像我上線會給的評價。是啊,你連我做過直銷都不知道。林晴灣說,她知道我到馬祖的初衷,知道我多討厭這份工作,竟然還找到方法認真活了下來。因為貫時的認識,所以她能夠知道得更完整。
但不知道這一些的你,不知道、或不在意、或輕視,我經歷了什麼,思索了什麼,離開家裡的大床對我有多不容易,下了決心不再空口嚷嚷又有多不容易。你只是很輕易的評價我不夠好,而且不願意改。
就算是真的,我真的如此差勁,我也並不在乎。但你卻很在乎。我想要我的另一半理解我所有軟弱,接受我每個傷疤,包容我一切任性。是的,本來就很難,我就是很機車,很賤,可能真的找不到這個人,那又如何呢?我早就跟你說過,我一個人也過了這麼久,過得很開心。和我相處最久,將來還要繼續忍受我的,不是別人,就是我自己。如果親密關係無能為力包覆這個渾身是刺的我,容我虛弱無力的脫掉高跟鞋,癱軟在沙發上的你懷裡,任電視的螢光無聲跳動......那表示,我不是適合你的另一半,你,也不是我的。
懶得重複你的好了,你的好自己最知道,條件如此優異,一定怎麼撈都是想擁你入懷的追求者,不差條件很差的我一個。
「要是我們又錯過,就別再回頭。」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gogoBoy
為何看了整夜gogoBoy的我會有點感傷?身旁20歲的男孩做了三個星期,喜歡這份工作嗎?他不置可否。為了上學。但英語很爛,我泰語很爛。他年輕得讓我像嫖雛妓的老白男。事實上第一排也都是胖成一團的老白男,不點檯,一杯酒,偶爾跟朋友交頭接耳,品頭論足,塞一百銖到台上熱舞的男孩手裡。男孩們直勾勾地看你,反倒暴露你的面紅耳赤,手足無措。這應該就是社會學論文會煞有其事說的權力翻轉吧。但我身旁這個摸起來像絲緞、聞起來像陽光的小鬍子男生,卻戴著apple watch、手持不知品牌卻明顯比我高級的長皮夾。手錶說是媽媽送的。對話僅止於此,媽媽桑在旁邊催促,這麼喜歡就帶出場啊:「打炮。」手指比出一零貌。媽媽桑說他想跟我打砲。哈哈哈好煩,我老了也會那樣嗎,還是現在已經那樣了,變成口無遮攔的老阿姨,逢迎周旋於恩客和鮮肉之間。但一沒錢了,二不想做(嫖雛妓我不行啊啊啊啊啊),三airbnb應該不給帶人吧。那看來文青無比的跨國夫婦會怎麼想啊?最後男孩陪我走出gogoboy巷,夜色倉促,街道狼藉,終於可以掏出手機來一場谷歌翻譯筆談。他說他會很想我,谷歌顯示出I'll miss you,但我其實聽得懂ya kid ten khun。will you return Thailand? Yes, I'll let you know。我終於理解火山孝子的心情,儘管我已無限提防:假裝談戀愛只是他們工作項目。為何還相信有真心?但我就是跟他在凌亂的午夜拍了合照。他說你好可愛,我說你才可愛。
PS根本不用包團拉車去荒郊野外看成人秀,直接來勾勾擘就好了。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新加坡速記
速記一下,新加坡不能:
1.抽水菸
2.賣口香糖(自己帶進來嚼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3.萬聖節在夜間動物園扮鬼(以前可以,市民抱怨後就被ban了)
4. 夜店使用雷射燈(市民抱怨會對眼睛不好也被ban)
5. 搞基,of course。若被發現,公務員會遭開除,公司職員會受排擠。泡小鮮肉對方家長會告你,「而且告得成。」等於身敗名裂。以前很紅的粉紅點運動,每個人都翻白眼,因為政府會先查看你的IC才放行。
新加坡能抽菸是因為政府能抽稅,喔電子菸也被禁了因為政府抽不到稅。(市民C先生)
基本上有趣的事在新加坡都被ban掉,這裡就是要你工作工作工作,連華人新年都只有一天假。所以市民F先生聽到我們連放四五天,驚訝的確認了一次:「所有人,不工作,四到五天?」被他說得我都罪大惡極了起來。
他表示:新加坡是個"fine city", everything is FINE!以前就看過這個雙關語,實在很喜歡,比中華民國萬萬稅還好。他很欣慰我理解這個笑話。
似乎新加坡人是羨慕台灣的呢,或者說,他們不懂為什麼台灣人需要羨慕新加坡。「台灣有趣多了,如果真要講經濟也很有發展潛力(但他沒有說潛力何在),新加坡再發展也有極限,比如土地,要往哪裡發展?海底嗎?」
至於鞭刑,依然存在著,好像多少新幣的罰金可以換成一鞭來抵。「而且不痛不算數。」怎樣看出不痛?「有人會在你前面看。」靠邀,那每鞭一下就趕快鬼吼鬼叫好了。
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出國前適逢停電
昨天冷氣團壓境,我在跟南竿冷度等量齊觀的中壢家裡,本想悠悠哉哉收拾行李,慢條斯理洗個熱水澡,好整以暇鑽進廢物電熱毯中。結果午夜一到,所有電器發出嗡一聲就止息,燈光大作瞬間不見五指。到底?趕快查,台電說在換電盤要換到早上六點!於是開啟了沒水洗澡,腳冰到是一件物體,蜷縮起來也暖不了,只好在棉被裡小跑步的可悲情境。最氣的是鄰居家還燈火點點,到底!折騰了好長一陣,齊妃娘娘都可以把宮裡的磚石又數了一遍才好容易入睡。啪一聲,日光燈來了,朦朧抬表一看,清晨五點有餘,從置頂小櫃拖出來的第二床棉被終於製造出丁點溫暖,但仍是事不宜遲轉開電熱毯,才心滿意足含笑而眠於漸漸冰釋的春天之中。
寫這麼多只是想告訴你們我要逃離北回歸線去赤道了,希望受震鄉親跟我一樣平安不受凍。
2018年2月6日 星期二
《刀背藏身》
我覺得徐皓峰很有韻味,但不夠過癮,我還是喜歡金庸!
——說出這句話的同時,驚覺太像說出「周杰倫聽告白氣球?他最好的歌都在范特西啊!」和上Youtube都只搜尋康熙來了和甄嬛傳的自己。
就是老了還要放日本歌才能入睡的阿公阿嬤;就是二十年前在車上聽到周杰倫會嫌「口齒不清在唱什麼東西」的家母啊!(抱頭)
--
他寫男人對女人的慾望,可以感受到百萬年來人類作為動物一支的演化,那繁衍衝動,生殖本能。一把無由而生的火。
可是又這麼淒楚。行走江湖的人,沒有精緻文明裡明媒正娶,紅燭昏羅帳。歡蹦山野的女人,沒有受縛於禮教的強自壓抑。都是赫然「想要一個女人」,然後千里迢迢,快馬加鞭,去報十六年前碗水之恩。
其實只是想見她如何從女童,長成一個身姿豐滿,蜜得流油的少婦。丈夫是個村夫,因爭地武鬥瘸了腿,她早有賣身到城區的念頭。
這個耍雙劍的男人,七十好幾了,精神矍鑠,身強體魄,毛髮長髯刷了黑琥珀煉成的印度油膏,前來見她,給了兩張幾乎能滿足她一輩子田村需求的銀票,她向丈夫低語,丈夫遂蹬著單腿,抱著孩子出門了。
乾脆來學攝影
在臺東最後一個整天待了兩間很棒的小店,一對年輕的香港夫妻把整棟房子買下來,一樓開店面。在開店之前是靠假日擺市集,平日出訂單渡過。問為什麼想來臺東?他們說:繼續上班真的沒什麼意思,覺得也該到了換個生活的年紀了。
我很認真學「煲薑檸樂」的粵語,話講得爛,但真是好喝,說是小時候生病時,爸媽會煮給他們的飲品,一方面取可樂本來是感冒糖漿的作用,一方面生病還能喝甜甜的,好像就有效果。
下午到飴屋(Ameya,アメヤ,阿妹仔)吃可麗露,禁不住老闆盛情點了記不住名字的單品咖啡,但真的很好喝,一冷一熱,可麗露融解在熱騰騰的咖啡汁液裡。
「你不是『同學』了吧?」
「我是老師。」
之後要店內攝影,便請我:「老師,抱歉」搬移我的椅子。老闆負責料理,是臺灣人;老闆娘負責烘焙,香港人,但林晴灣堅稱是日本人。可惜我到時已不在午餐時間。趕在打烊臨行前聊了兩句,到中年才帶著太太搬回臺東,前面是在港12年的攝影資歷。很喜歡容許人生不斷轉彎的遼闊,但反而讓他擔憂起我的人生:
「你讀文學?乾脆來學攝影。」
WHY!?!!!!
「攝影很好賺啊!」
我就趕快跑走了。
2018年2月5日 星期一
言論管制
我的前直銷袍澤兄弟從台北打電話給我,「因為第三者提醒」,很委婉的要我不要再在他發文下留敏感的言語了,我於是爽快答應他取消追蹤,不酸千篇一律幹勁文的法門就是眼不見為淨,也衷心祈願他能早日財務自由, 一償夙願。否則永不止息的付出成本、又被上級老師擺明了蔑視,到底所為何求?
我的確不該這麼煞風景,人家還要做生意。但那也得是有生意可做啊。他年初告訴我,如果這一波再沒上去,他就要出國讀書了。「快去啊!」算了,還是要自己撲空,才會真的斷念吧。可是想想,如果我的玩笑只是謊言,不是大可不理,一笑置之?為什麼要動用言論管制?如果真有缺點又不准人講,心虛倒是其次,問題不是沒完沒了的重蹈覆轍?
我上次回去,看到小房間又換了一波新人,完全、不想、寒暄。因為半年後再來又都消失殆盡了吧,何必?一個留不住人才的地方,難道不該痛定思痛,是哪裡從根本出了問題?上級老師合理化的說詞是:「哪間公司沒有人事流動?」避重就輕。強調正向積極、且只准正向積極的結果,就是資訊層層封鎖:檯面上堂而皇之、和諧一氣,檯面下腹誹怨憎、狗盜雞鳴。
平衡
人的一生,就是在欲望和能力之間求取平衡吧?要嘛增進能力,要嘛,削減欲望。
:如果我40歲才跑去法國學調香,你覺得怎樣?
:(眼睛亮)我覺得很棒!!
(隔天)
:欸你說40歲要去法國調香,是真的嗎?
:......我亂講的啊,你幹嘛一副擔憂?
:因為我覺得很棒啊!!
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沒人願挨
「看到你都在抱怨同事和學生,覺得你不肯跨出舒適圈,是一種理解。知道你其實不喜歡這份工作,回到馬祖有別的想法,看到你在那裡找到喜歡的生活方式,努力活下來,是另一種理解——但這沒有這麼容易吧!」
他看到的我,僅是2018年的我,林晴灣看到的是2009到2018年的我,當然能做出不同的觀察,給予不同的評價。會是時間問題嗎?或者其實根本是性格、甚至人格問題?
林晴灣說她在談戀愛時也是很壞的,很苛刻的指出對方不好的部分,希望他能改變,為了一起更好。但她討厭那樣的自己,過後都會深深的自責。只是不知道我的那隻是不是這樣的,指出缺點,且樂此不疲?我覺得這段關係開始朝向他傾斜。本來關係就沒有「絕對」應該如何的天秤,都是實踐裡流變、協商出來,多的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例:王襄理及其丈夫)
但我們,好像沒人願挨。
「你好像成為你自己渴望的愛情了,他在外面風風雨雨,想休息時就能得到港灣。但你也想要他成為這樣。」
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他沒來
他沒來。這本就料想得到,但我還是很難過。晚上的電話更是撲朔迷離。不是他移情別戀,是我自我置疑,是否搆得上他的標準。其實在希望關係開展的背後,除了愛,也有真實的算計:我需要夠體面、有經濟實力的伴侶,鋪平我出櫃後可能面臨的家人異議。
之前信誓旦旦聲稱不濫竽充數,但邁入輕熟齡其實我也害怕孤老終生。又是抓了不捨放的賤畜情懷?或者只是他把親密關係裡殘酷的面向提早披露,而我需要的正是這些直言不諱的當頭棒喝?委屈或反彈都忽然難以啟齒,因為那將全部落入他說我剛愎自用、心胸狹隘的口實之中......我的心確實僅容得下極少數人,最大一部分留給自己。我和我自己相處快三十年,這是自知難以更易的個性。
他則說他也自私、也有不能滿足我的部分。點出我的不足後說,這只是他的標準與期待,他沒有霸道說「你應該怎樣」、所以我也可以不理會他的標準與期待,只是也不能阻止他說出來。
好奇怪,我真的不理解......是過往太獨裁的天譴嗎?合則來不合則去,什麼叫作說這些是希望我們能成長?但又說不成長、或不依循著他的標準成長也沒有關係,結論是「別想太多」。可是「你懂我的意思嗎」和「你沒有聽到我的重點」又讓我確實感到受貶損。但當提起這樣的情緒,又是因為「你只聽你想聽的」「沒有試著理解我真正的想法」......?
我真的好困惑。我一定要聽訓嗎?就像他也要忍受不喜歡我的面向?我一定要(在感情裡)成長嗎?就算他明明說了我不夠成長的部分、又說我可以不必刻意改變?
可不可以就是讓我槍林彈雨回家之後,容我累倒,蜷在沙發上。只要不說話,讓電視的冷光無聲跳動在我們臉上,給我一個溫暖的依偎,這樣就好?
這麼疲憊是正常的嗎?
受得了我的才能成為朋友
「來快點,我要27歲的頭!反正別人都說我不可愛了,我就不要再裝可愛留什麼瀏海全部剪掉,反正也稀疏得很!」
雅婷老師:「又在自暴自棄了。」
#受得了我的才能成為朋友。應該是受得了彼此才能成為朋友,但我知道通常是他們忍受我比較多!
昨天其實還是開心,一群人無酒自嗨,本來鬱悶在胸也漸漸鬆弛開。
依然欺負王襄理為樂,不顧爸爸阿姨耳提面命:「結了婚就不能像以前一樣太親近,人家老公會介意~」
中壢友人一展不可思議的烹飪身手,從無水火鍋煮到有水火鍋,邱詳和連續兩天變出燉飯,完全dejavu
阿姨也龍心大悅,要他們以後有空就來借我們家廚房。
「不覺得我朋友都很好嗎?」
阿姨:「我那天才在說,像哥哥這麼...(我:有個性?討人厭?)有個性啦,還是有很多要好的朋友。」
「受得了我的朋友。」
王襄理注視著我:「我也學到很多。」
「你最好你少在那裡客套。」
退無可退時
![]() |
輕熟女の紅酒聚會,我擅自把雅婷老師邀到林凡於家XDD |
遇到這些事,當然也會想,好憋屈,好無奈。問題這麼長,可是語言這麼少,不用說溝通,光是描述事件本身,就耗盡所有力氣。感情如此,震盪的心緒如此,繼續為錢財和生涯的擔憂亦復如此。從浪漫雲霓,直到庸俗的泥土,無不是煩惱煩惱煩惱,柔腸百轉的煩惱。我討厭這個人生,討厭生而為人。
今天把行李塞好,就搭計程車穿越比南竿還低溫的中壢冷雨霧霾,遠行前探視劉金姊姊。不知道她還能陪我們多久,但此時此刻,我能貪圖這些笑靨,有表姐們,有大眼星皓,有貓肥家潤。濕濕的房子被雨絲密密包裹著,感到好心安。
後來再驅車到地方法院,比外婆家更破舊。剛開始聽被告煞有誠意的大放厥詞,想說你繼續去纏訟吧活該,但調解委員,是個平常絕對不被我理會的白髮阿北,真是有名望的地方耆老,好知道他扮演的角色,把被告數落一頓,寬慰我「被狗咬了不必回頭咬狗」,跟被告說人家給你一個教訓,如果再不能改大概也不適合這份工作。對我說,我們能給他的提醒也只能到這邊,接下來的也不能強求,反正如果他再做不好,那再遇到的就是自己的選擇了。阿姨和爸爸去年接到傳票,紛紛要我撤告:「人家也是甘苦人,不可以告人家」
後來他再次道歉,和解條件之一是允諾不可再犯。我說我還會搭一路公車,看到你會去打個招呼。庭外聊起我的工作,他驚呼我也在東引當兵。於是就轉變成聆聽前輩的荒島從軍經驗談,直到刑事庭也結束。書記官打字好快。
離開時雨繼續下,從桃園搭火車到臺北,拿泰簽、找雅老剪頭髮、等她下班放她到夜市猛虎出柙暴飲暴食,再介紹剛回家的屋主凡於給她。不認識的兩人很快召開輕熟女紅酒派對,聊感情觀、事業瓶頸、潛水課......「來,敬弟弟。」「敬副理。」什麼都可以亂敬。
搭捷運時他其實有通電話來,邀我接耳機開視訊。久沒看到,我們在鏡頭內外都很高興。我跟他說:今天超開心。潛台詞似乎更像:沒有你也很開心。但等等,我本來就沒有你,不曾認識你,在那之前我也一直就能感覺開心。有家人,有朋友,有好多又聰明又耐斯的好姐妹。我何必有你?何必因你而悲喜?
就是這些小事,小小的片段,都繼續鼓舞我向前、繼續勇敢的活下來,還想經歷更多,還想察覺更多,還想耽溺更多,還想訴說更多......而不是被一個認識一個月的陌生人吧,樁樁件件數落我的不好。即使那些都確實是我的不好。可是我想被疼,被呵護,被包容,甚至想被縱容。簡言之,想被愛,想要有被愛的感覺。
我還想蒐集這些一寸一寸的美好,和愛我的、我愛的人交談,知道退無可退時,他們仍然能夠一個一個撐住我。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里山資本主義》《厭世代》《告別菜尾世代》
這幾天沒事可做,讀了幾本書,
《里山資本主義》讓我覺得晴耕雨讀沒什麼不好,推坑馬祖人釀果醬,想像攀摘金銀花,拿小鍋文火蒸餾純露的生活。重新開創一個社會學文獻(真正的推坑高手)念茲在茲的「手工藝」盛世復興。我一個都市塑膠人竟然想去種田,可能妳我都不見得如自己設想的絕緣吧。
《厭世代》讓我重新端詳手上的牌,有種再躲避下去也不是辦法,這個時代病勢纏綿起碼二十年的覺悟。首先還是感謝家庭,沒有索取孝親費、甚且有所供輸,等於減去大半後顧之憂,能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可是青天在哪裡?日本的里山和台灣的厭世代是一樣的,都是搜括打劫個人勞動力到極致的資本主義,盛極而衰的反動。一個蝸居台南新化,一個月只接案一萬元的設計師說:可是有了時間,我的生活品質更好了。
嗯,這也是一條路啊。我們告別了創造經濟榮景的世代,不能再拿三十年前的地圖尋路。或者目的地也根本不一樣。檢討線性生涯的箝制,單刀直入就該自問「什麼對你是快樂的、什麼對你是最有意義的」?
我不能說可以安貧樂道,但真的對賣時間換錢(為了支撐高額支出)且無法抽身的人生感到枯槁。可是很矛盾,我還是只能求捷徑,想辦法賺資本利得,畢竟這就是勞動薪給低廉的國度啊,我會害怕。(無條件基本收入是另一條路,但還不知何時會到來。)
最後是哈佛女的《告別菜尾世代》,喔偶爾讀這些簡單的書還是滿快樂的,和生涯緊密聯繫,我發射的能量召喚它們飛來。她又有點讓我焦慮,我們同年出生但她已經到哈佛去跟大師學習又去聯合國工作什麼的,想起也很積極安排人生的卷姐呢,如果只有勵志或號召一些貧弱的直銷式「你也可以」就讓人想躺著。不過她還滿中肯表示,這是她想做的,不見得是你想做的。她肯為了這些事付出很忙很苦的代價,但總結來說,值。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時區,都有新的關卡要過。讀了就讓我又忍不住跟林晴灣分享新的生涯規劃,而且比九年前天馬行空的焦慮妄想要腳踏實地很多,覺得無懈可擊,兼具穩定收入和輕微的自我實現(和躲到鄉村)。
這本書提及有個教授寫了顯赫的成功履歷之餘,還寫了個隱善揚惡的失敗履歷,我馬上也來試做,很好玩,你們也能得心應手的。喔我們交換看啦好不好?
對不起這是用凍僵手指磨破指紋用手機打的,回台灣之後就沒電腦用了很煩,看起來滿蠢的但就先這樣。附一張不知為何的團拍。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