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去吧] 書包






原封不動的高中書包。吉光片羽,雪泥
鴻爪。那時的世界多簡單啊,一個虔誠、
不由分說的心願就是,上大。台
大之所以鬧鬼,一定是來自全台灣高中
生的生靈與怨念啊。書包上的徽章是高
中時代最不離不棄的信念:班號,升學,
還有對小北么偷偷的仰慕。套一句同學
的話:「我們全都可以唸北一女啊!」
當然最後是既沒唸北一,也沒跟建中交
往。如今諸事俱往矣。當時的整個世界,
早就改頭換面,翻了百翻,無足輕重了。


留下來只剩一個軍綠色書包,像青春按
捺不住的搔刮,成為時間的生痕化石,
往事歷歷。每個時態的自己像層層疊疊
的地基,可供考古開挖。只是一出土就
風化,見光就崩解。我在想,被嚴嚴禁
制、卻方向明確的升學歲月,和自由、
但地老天荒的人生,我還是要自由的。
雖然你得為自己負責,但畢竟,你能為
自己負責。踏出楚門的世界以後,沒有
劇本和布幕為你照本宣科了,輕易地懷
舊是太廉價的。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去吧] 大誌


1.

我在誠品,看到一個年輕女生,拿著單
眼相機對大誌爺爺用各種角度取景攝影,
最後對爺爺說:「謝謝爺爺喔。」我超
不爽的!y說我很偏激。有人可以理解
我嗎?我還氣到以開發之名詢問她動機,
她說不是研究不是報告,就是「想記錄
大誌」,然後說:「我不習慣和陌生人
講話耶。」氣到咬下唇,我還是太嫩了,
需要更多分析語言來表達我的憤怒。


2.
還是來試著講一下好了,像上面就有兩
樓不解。我要先坦承,我目前還沒有什
麼站得住腳的道德主張或認識,能夠禁
止(或甚至批判)她的行徑。我只是想
嘗試解惑自己為什麼不爽,和此不爽是
否有一些因素可循。


第一,各種行為或多或少都建構在各種
社會意義下,「攝影」行為在當代論述
中更是反覆被提及。什麼扁平化、去脈
絡。就講它被拿來與「槍口」類比吧。
在觀景窗兩端,「看」與「被看」說明
的是人與物、主與客的權力懸殊。就像
拿著相機走進貧民窟走踏取景,這裡拍
拍那兒撮撮,這些現況可以與你無關,
可以攝後不理、轉身離開。就算徵求了
被顏攝者的同意,也不能因此消弭這種
對於現象(和現象背後的成因)扁平的
採擷。你很容易只是把它放到口袋,或
夾到棉線上風乾,當成戰利品而已。
(當然這跟生活攝影--你比ya在鏡頭
前--
的層次是不同的。)


第二,跟單眼有關,我就是討厭小資產
階級的文青品味必備單品:單眼相機。
我更討厭單眼相機不出現在新聞現場,
不去做社會運動的目擊,卻跑到咖啡店
裡拍貓或巷子裡拍紅杏出牆。最最討厭
的就是突擊那些異於這種文青階級的
「他者」,把人的存在樣貌當成奇觀。
什麼街友啦,勞工啦,娼妓啦,貧民窟
啦。


第三,跟對弱勢的同情有關。這種同情
打造出來最多的,常常是「我有能力可
以施捨你」的自我感覺良好。所以也對
大誌的購買本身頗有躊躇。


我想我還是先入為主,對不管是大誌爺、
或那女生,都了解得太片面了。也或者
我根本沒有想認真關懷誰,只是看到黑
影就忙著開槍。但我那條迅速開槍的反
射神經,一直對那個畫面印象深刻。那
像是我們這個時代,具體而微的顯影:
嫌貧愛富,凝視他者,感覺良好。


她穿戴整潔,輕聲細語,拿著相機站著、
半蹲、蹲著,對著輪椅上的大誌爺拍了
十分鐘。大誌爺好整以暇,看不出喜悲。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去吧] 相濡


一百個夢想裡有一件是紮紮實實寫一冊

對一個議題的長篇報導,有環護也有開
鍘,總之無所罣礙,能走筆從容。另一
個是開出版社,歡迎所有關於我們這個
世代殊相與共相,中央與邊緣的書寫。
體裁或大或小,或完備或零散,自成一
格或尺度嚴整,讓島嶼佈滿瞭望台和顯
微鏡,沒有事物能豁免於到訪和觀察。
私心的另一部分是為了相濡以沫,用這
裡當我們不被就業市場許可的街頭堡壘,
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去吧] 詩三首


1.〈轉身〉


此去經年了

背後的雨景困在城市裡等我
一把傘哪頂得住整個天地的潮
你轉身就是捷運站了
地面以下有光輝煌
乾燥而且多風











2.〈起風〉


忽然起風的下午

閃避來路的熟人
外婆打著毛線球的盹。
適宜昏睡,上天台做夢
一振臂,大風就灌飽衣袖
因此也適宜起飛












3.〈萌男集訓〉


歷經造山運動

終於可以抬起胸膛
雙手再、再低一點
低到土裡,長出藕節
所有豐收值得歡呼:
那些年,男孩曾在低不下去的時候
被扶了一臂


[去吧] 春風不度

 


台灣島上一直不缺各種領域的能人、天
才,但每次都難免一種印象:這些在國
際頭角崢嶸,而後紅回島內,倉猝加冕
的某某「之光」,往往都是自力救濟,
打遊擊戰,赤手空拳面對該領域頂尖賽
事、或者白熱競爭的折損。他們身後是
一整片制度的荒原,國家資源視若無睹
的玉門關。


[去吧] 對外戰爭

 


國家在國內支持度低落的時候,總是想
著要如何轉移焦點,這時常是發動對外
戰爭的時機;空轉的政治突然有了著力
點,國內的矛盾可暫時放下,平時顢頇
的官員有了對象嗆聲,看來也英明神勇
了。現在這樣的衝突不請自來,國家自
然見獵心喜,情不自禁,否則何以幾十
年來事出頻繁,到了這次才煞有介事,
大動干戈?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即使我知道這些

在路上攔到的都是天真小大一
他們都會好心的停下腳步
回頭用閃閃發亮、對這世界尚存好奇的眼睛看我

比對大二大三大四
越老越油條
越以為洞穿世事
實則只是變得犬儒
喊過那些流浪啊咖啡廳啊之類的凌雲壯志
全都付諸流水的年紀
眼睛裡一點光芒也沒有了
只有嘴邊漠視一切的笑
好像這個校園就是他們唯一的世界

T大學生真的是過太爽

格局真的很小啊
就算我知道他們不是故意的
這時代多不給我們機會
把我們養得白白胖胖 養尊處優
卻又丟進一個毫無希望可言
體制與道德猶如荒蕪廢墟的世界
即使我知道這些
還是替他們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