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5日 星期日
有關
中午到辦公室印段考卷,到馬港還書才發現冬日好時開幕有歐風馬食辦桌,但已結束,還是開心撿了個大餅。比起鹹食繼光餅,無名大甜餅才是我的愛,外婆就算搬到臺灣,都還能在市場找到攤位,逐一塞進孫輩的嘴裡。在馬祖吃到的跟臺灣吃到的大餅味道一致,這可是了不得的手藝傳承。
每次從南萌回來,都更愛馬祖一點。國一史正在日本殖民,國二史在中國近代喪權辱國。和逸馨姐聊天,左手邊是黑色的世界地圖,但腦中是一個巨大屏幕可以放大縮小。這次期中考題34分的歷史,我塞了2題共4分的馬祖題,突破以往都只有1題2分,成長率100%,乃是靈感來襲如藍眼淚爆量不能不放。
整理地理老師的題目,原來我們皆念茲在茲,她也放了連江縣人口數據要學生簡答分析。我則有十個選項,其中只有兩個正確,附的就是那張改變我看待馬祖三觀的九十度旋轉地圖,目光跟隨數百年貿易與遷徙船隊,從閩江口一道出海。
本來我備國中歷史課是滿敷衍的,一週一堂只想趕完課開始考試。但這幾週隨著馬祖大發現,吸引力法則「真心希求上蒼就會雲破日出天降神兵」成真,我發現重讀歷史實在是很棒的知識儲備--
逸馨姐要我查東莒燈塔的落成年,187X年。正好喪權辱國那一段不是有個鴉片戰爭→南京條約→五口通商嗎,我從國中就記得「上寧福廈廣」,福州剛好在五口之列,福州的繁榮必定影響馬祖。於是就會看到維基百科的敘述裡全藏有火光:五口開港,英國貿易船前來,要求航運品質,因此輸出技術,在中國沿海矗立一座座燈塔。等到蓋到東犬島,已是鴉片戰後三十年了。
南來北往,商船來去,順風航行牽連起,北達日本、琉球,南到南洋,整個西太平洋其實是一面季風洋流織起的網。馬祖可以順理成章的鑲嵌進中國近代,不,甚至是國際競爭、世界航海史。這不就是雙指在螢幕上作動,zoom in又zoom out嗎?一切在腦中盤旋,竟沒有有機整合到如此神智清明,竟沒有這樣上過歷史課。只一心趕超進度,補一句「這一切跟你們有關嗎?」然後繼續照上無關的日治臺灣、無關--啊,現在有關了--的喪權辱國中國史。
然後南萌的芭蕉肉桂磅蛋糕和鐵板自產洛神高粱乳酪蛋糕都太好吃到,怒斥自己到底要胖到什麼地步,好啊衣櫃裡的褲子全都緊繃炸裂最後裸下身去上課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