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去吧] 其後之後

 


我沒有很喜歡《其後》,讀完一遍就沒耐性了。而今天我發現,比起文本,我一直更在意文本之外的人生。賴香吟開宗明義說,「這幾年我盡量不在公開場合出現,但現在既然決定來這裡,我就準備有話直說……」她說那時對編輯唯一的要求,就是這本書的文案、海報、各種宣傳,不要強調「邱妙津」三個字,但在這裡她願意、也不能夠不,指名道姓:「我只能跟大家說,謝謝你們這麼鍾愛她。但是今天坐在這裡,我也必須直接跟各位說出口,就是,邱妙津是邱妙津、我是我。」


一個身分和書寫(發聲)的資格與能力,是會被死亡給僭越掉的。賴香吟等了多少年,無不是掙扎地想要說出:「我是我。」當下我非常不忍,幾乎要怪罪邱妙津,替賴香吟抱屈。但是,如果今天能夠到場,邱妙津會怎麼說?死者因為其沉默,總是難免被迫偏誤。即便一本《遺書》似乎震耳欲聾,其實都只是他人的代言。死者被迫噤聲,因此更能滔滔不絕,只要後人爭相篡奪這份話語權。我相信邱妙津當時,完全沒有要陷害賴香吟的意思,卻不知情她臨終的託孤,會幾乎斷送了賴的人生。一如賴香吟近乎虛弱地解釋:「真的很單純,只是一個朋友在死前交代你幫她做一點事情。」


她說,這本書是向死亡告別、與書寫和解。歷經寬慰,最後走向愛與生。這是生者的責任--在凝視死亡之後,死亡能教會你的,也就是愛、生。如果死亡是著陸它星球的經驗,新生也是登上外太空。在其後的人生中,她生了一個女兒,讓她感受到生本身是可與死匹敵的。她說,邱妙津從一個小作家,成為一個文學指標、一個公共符號。可能是死亡,尤其是自殺,太戲劇化了,所有人都想一窺究竟,都要說上一句;她所做的不只是安魂,更是除魅。除魅邱妙津,除魅死亡的神秘、自殺的浪漫,這些附著在文本、更纏祟在她其後的人生裡的幽靈。坦白說,我一直不喜歡邱妙津(的作品),反而最近有機會追讀賴香吟,覺得至少我的評價可以不輸早被經典化的手記和遺書。因此這種抵禦,這種坦白,和其後書寫之不能,都讓我不捨。


 「我不是容器,也不是路徑。各位投射邱妙津在我身上也不會有什麼收穫。」她向她的讀者道歉,她耽擱太久了,但她「還是要先處理掉這一題。」雖然不見得高分,但畢竟通過了。讀者紛紛給予溫暖,這樣自我表述:「我是賴香吟的讀者,……」讀者說,這不是一本關於自殺,而是一本關於自殺遺族的故事。賴香吟答,的確,與其說是死亡,不如說這本書在寫活著,與活著是何等艱難。楊照曾說:嚴格來說,死亡不是人類經驗,倖存才是。我們能目睹彼此活到現在,必然依賴了無數僥倖。那麼在《史前時代》的投石問路後,《其後》也終將有了之後。我期待揮別了死亡、有了領悟,在其後之後,像賴香吟一樣還倖存著的作者們,也能為繼續活著的讀者,寫下這個時代的愛與生之書。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去吧] 辛苦了

http://youtu.be/2iIW_D_UPg8
同志女兒自殺 朱慧珍搖彩虹旗吶喊替她出櫃
(壹電視新聞)


原來是這樣。大家都辛苦了。

另外,我也想來提一下今天在台大穿女
裝好自在,教室裡對男孩突擊搭訕,之
敬業、自我突破加博君一笑之後的幾點
感覺。第一,穿上洋裝或裙子以後,我
發現不能確定自己,究竟該上男廁還是
女廁了。一般時候我們衣著符合主流的
性別規範,所以(就算不喜歡但也)覺
得去上某一性別的廁所是理所當然、能
夠不假思索的,但其實這也是一種被分
配的強迫選擇。如果今天我就是穿了性
別規範下符合另一性別的衣著呢?或者
如果我就是個跨性別者呢?上廁所從此
不再只是解決生理需求這麼直觀的事,
既要擔心他/她人眼光,更要煩惱有人
行動力十足去報警「擒狼」。二擇一的
強制歸類中,再也容不下是此又是彼、
非此又非彼的性別認同/扮裝;這種社
會無視是對少數最靜默的懲罰。我因此
發現性別友善廁所之急需,即是在規範
最強的公共空間中,畫出一個能讓這些
並不礙著誰的少數人,能安心解決內急
的空間。如果阿根廷都能讓人自己選擇
要成為什麼性別,那麼要求這個社會讓
我們多一個選擇去上廁所,似乎並沒有
那麼困難。

第二,台大真是一個友善的校園啊,我
都快哭了。當然我不會那麼天真的假想
所有歧視都已被弭平;畢竟我所能接觸
的人際圈還是難跨出既有邊界,而NTU
板的言論更不乏諸多性別盲。但這所學
校最讓人感到幸福的,莫過於永遠都會
有另一種言論的開展作為抵禦。只是我
很想要提醒,最終,我們都將離開校園,
煙硝最大的戰場永遠在城堡之外。台大
的友善是得天獨厚的資源,在這裡我們
可以學習長成自己,但不能因此誤信整
個台灣島都對你綻放微笑。感謝今天
(和今後)對我和萬英綻放微笑的眾多
友善男孩,你們讓我們又護持了一點溫
暖,能去對抗一個世界的惡寒。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2012-05-16 BOM

2012-05-16 陳立苹(Pinky)寰宇領袖 整理/劉 亦


             哈囉,這次的成功經驗分享是陳立苹寰宇領袖。寰宇領袖是藍鑽的進階(藍鑽是指至少12個第一代下線,也就是有12家的分店),需要進行考核。不過月薪通常都有數十甚至百萬以上。套一句常常介紹藍鑽或寰宇的話:「他們的月薪是現在拿了博士學位留學回來的研究所同學們的年薪。」陳立苹是北一女數理資優班,台大資管系畢業,申請到南加大,卻選擇留在台灣經營NU SKIN。(當然,被父母罵超慘。怎麼解決的呢?請見後述~)


        她說,她覺得教育最重要的倒不是學了什麼,因為像她資訊的領域,其實知識本身三五年就過時了;重要的反而是獨立思考,因此能獨立決定,且隨之而來不畏阻撓和挫折的能力。她的大學同學現在有八成都在當工程師,如果當時她也跟其他人做一樣的決定,兩者的生活和收入都差太多了。她並不否認,生活本身是需要收入作為後盾的,而且更讓她開心的是,從事工程師的收入是公司發的薪水,等於你的收入和價值是被決定的;但做NU SKIN,你可以依自己的努力程度來決定自己的收入。


她是那一屆北一女良班,有三分之一的人現在是醫生。所以她不用掛號費,只要打一通電話,就有很詳盡的諮詢,提供很豐富的醫療資源,是個很棒的班級。而在那個32人的班級中,現在已經有4個人在從事NU SKIN了,相信未來在她的影響之下會愈來愈多。她坦承,對醫生來說,要放下光環來轉業其實並不容易,但是最近的醫療糾紛真的太多。有個同學在榮總第二年就被告了──她同學也曾覺得不平,問她的老師:行醫濟世背負這些壓力,是正常的嗎?老師只回答:要習慣。隨著醫病關係這樣的惡化,未來願意從事醫業(特別是急、重症)的人會愈來愈少。


        她說,從高中讀資優班,她就知道:她不是最聰明、也不是最努力的人。但直到現在,她為什麼能比那些更優秀的同學擁有更多收入、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只是因為她選擇了對的工具(NU SKIN!),還有當時有勇氣做這個決定的自己。


        我覺得她很坦白。她本來也以為這會是個一帆風順的故事,但是這件事完全沒有發生,發生的是另一個故事。在做NU SKIN之前沒有任何銷售經驗,做了之後發現自己腹背受敵──做不好,又被媽媽罵。還被家裡切斷經濟支援。她當時也常在想:幹嘛不乾脆去留學、每晚在那裡開party,享受知識殿堂,窩在舒適圈裡頭就好?她說真的是篳路藍縷。在路上進行陌生開發(就是平常會碰到的搭訕填問卷等等,我就是這樣被我上線認識。而且他連問卷都沒有給我填,只是跟我站在路邊聊天!),都還會被路人罵:「你讀台大為什麼還要做直銷,浪費國家資源!」但現在回頭看,真的覺得那都只是過程而已。她很感謝堅持下來的這個自己。


        接著她提到有一個在麻省理工讀書的同學,在波士頓每天上完課就直接飆去上國標舞。她很喜歡國標,但時間真的不夠。這時候,陳立苹就會認真的想:「如果她是我就好了。」


        不敢自己做決定的人,是因為不敢負責。別人的決定如果錯了,怪罪給他是很容易的。」她說,我們的父母都有房子、都可以是小康的,但我們這一代常常誤以為這些我們也都能夠做到,對未來沒有太多努力、但都有太美好的憧憬。也因此,跟同時間在中國的青年相比,台灣的同齡青年真的是比較安逸,對「機會」不太主動──把這份事業機會端好盛上去了,還要被挑三揀四的。(補充說明一下,NU SKIN的制度是「全球單一市場」,進入各國不用再重新計算。假如你出國去玩,剛好碰到別人看到你在用產品,或知道你的職業覺得很有興趣,你們吃個飯聊個天她就決定跟你一起做,那她就是你的下線/分店,以後她在當地發展的市場,你就能領到當地幣款的獎金)


*有一種你沒有想過的創業方式


        陳立苹說,她從國小就有:「我一個月當然是要賺個幾百萬的」這種想法。遇到NU SKIN的當時,想得也很單純,沒有去懷疑:「這麼好的事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反而覺得很理所當然(這就是吸引力法則嗎)。「我覺得產品很好、我覺得事業很好,但每個人朋友有限,而且又不是每個人都認同。」她提醒,其實你的人脈永遠都會比你想像的還要多。你的朋友當然不會每個人都認同,但你從小到大認識的幾百幾千人裡,只要有十個人接受,看似很少,但朋友的朋友如果也照這個方式,加入了NU SKIN,那麼光是你的第二代組織就會有100個人。她說:「這其實就是分享──就像貼照片上facebook、吃好吃的東西就想要打卡,那樣。」如果能把你用的好東西、好產品、好商機分享給別人,同時又建立了自己的通路和組織,何樂而不為呢?本來把NU SKIN想難了,他們都說「銷售很難」,直到她意識到,「其實只要單純分享就好了」。(三流的產品才需要一流的銷售員。所以我們都會強調一定要使用產品都很有「感覺」,這樣分享給別人才會是真誠的。自己用了覺得很棒是「分享」;沒有用過產品就介紹給別人,才叫作「推銷」──比如自己不住帝寶的豪宅銷售員,或者自己不開藍寶堅尼的跑車銷售員)


        你把自己定義成員工,所以把價值拿給他人定義。但如果你定義自己是個創造價值的人,那就應該由你定義自己的價值──所以你能不能想像自己一個月有三十萬的收入呢?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想給員工高薪嗎?當然是愈低愈好啊!如果你今天薪水拿了三萬,你一定幫公司創造了超過三萬好幾倍的收入,不然它早就請你走路了。月收入三十萬(假設它是房租收入),相當於你在台北擁有一億五千萬的資產(房地產)(──你有這樣的資產嗎?大部分人都沒有,但是不少人在NU SKIN都能得到這樣的月收入,所以NU SKIN致富的門檻其實是相對低非常多的。)


        一個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聽說是許多台大管院人畢業後的第一志願)的高階經理人,坐擁三十萬的月薪;另一個經營房地產九年,月入(房租)十萬,兩個人都成為她的新下線。──為什麼?除了永續性收入之外,最重要的是這個時機──ageLocNU SKIN獨佔的基因抗老技術)讓NU SKIN進入完全不同的階段(告別前人只能冰河泥一罐一罐賣的冰河時代~)。陳立苹說:「光看這段時間以來收入的差異,我覺得我在做兩家不一樣的公司。」ageLoc之於NU SKIN,就如同iOS作業系統之於apple──它不是一種產品,而是一項技術,可以開發出一樣一樣新產品,也讓既有的產品能獲得全線升級。(這些事情會從現在到2017年以前慢慢實現)。NU SKIN公司在去年合併了LifeGen公司(獨家擁有三十年基因研究的資料庫)──遠超過三大研究中心:哈佛、史丹佛、牛津的資料量總和。如果你只是一個學生,你有可能接觸到這麼先進的生技產業嗎?NU SKIN讓你可以全權代理這些產品,不需要耗費上百萬元購買代理權。


        而且我們找到了能夠讓脂肪代謝速率大過脂肪囤積的基因,也就是讓你調整到怎麼吃怎麼胖不起來的身體狀態!這會在明年上市,只有NU SKIN的直銷商可以掌握喔。(想一想會有多少人需要~)


*中國市場的真相


        1.三千萬的海歸青年,急需良好的工具取得更好的回報


        2.超乎想像的消費水平(現在都是回台灣才覺得「哇,什麼都好便宜!」)


        最後,陳立苹說,「上班是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情。做NU SKIN其實大部分時間也是看似每天做一樣的事。但到了3~5年以後,你就會發現自己來到了以前以為不會來到的地方。」(比如公司免費招待全世界的寰宇領袖的海外旅遊,到巴黎,甚至把羅浮宮包下來,讓你可以和蒙娜麗莎獨照!超誇張……)(公司每年都會招待考核通過的成員免費出國旅遊,可以帶一個人。如果爸媽很不認同你,你就想辦法通過考核、帶他們出去,回來以後爸媽會從:「為什麼要去做那個?!」變成「下一次要去哪裡玩?」XD)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去吧] 不愛



中午去拿水餃,桌椅都收了,但店沒有變得更寬,好像一直就這樣小小的
被藏在巷子裡,阿姨阿北在更裡面。阿姨硬收我50元當訂金,要我晚上再
來拿麵。阿姨知道我最愛水果堆積成山的涼麵。「晚上再給我20塊,收了
訂金阿姨就會幫你把涼麵保留下來。」還送我一碗客家鹹菜湯。阿北在旁
邊:「蛤啊,怎麼對你那麼好?」晚上去領涼麵,阿姨都包好了,直接從
冰箱拿出來給我。我不知道自己是仁至義盡,還是真的依依不捨。像一齣
不用記片名的肥皂劇,從認識開始,就知道我們的時間只能那麼少。甚至
因為被強拆招牌,它丟了名姓,我們只好自作主張,指物命名;彷彿它從
來就是我們的「青菜麵店」,不(只)是師大的「河堤水餃」。


騎車離開夜闇巷子,面對霓虹流星的馬路,卻有點不太想記得它了。不愛
最大,不愛就不痛。戀物癖的倉庫已經過載,沒有餘裕再容下太多就要散
場的溫馨。海子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
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卻疑世,是不是做一個幸福的人,
首先要比這個世界更殘忍?才能抵禦各種遷折和逝滅。要收斂情緒,無動
於衷;關心的,大概只能是天氣。晴時多雲,言不及義。提及糧食和蔬菜,
只會被記憶襲奪,無端悲從中來。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去吧] 錦上添花之我有話想說

1.
http://tinyurl.com/6pw2zs7

「人權教育」是什麼?老師在教室裡對
學生爭取「師權」,算是「人權」嗎?
作者認為,「人權」是在有權力不對等
的場域內,才有意義、能夠談論的。因
此講台上 拿著愛心小手的老師對著學生
是沒有必要談人權的,但走出教室,面
對國家、面對國家撐持的學校/教育體
制,就應該要談人權了。再來,「人權
教育」應該和「法治教育」與「品德教
育」(這是紅藍老師和加童老師最愛談
的字眼嗎)切割--法治和品德兩種
「教育」,常常建立在對現況的接受、
對規範的服膺、對既存價值的 承認之下。
而「人權教育」,恰恰好就是要我們在
密不透風的權力結構裡,有反骨的餘裕、
學習去思辯這些事情。

2.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7098128.shtml

小虹姐不只會玩弄文字遊戲,還會破解
文字遊戲!她質疑,「剩女」作為焦慮,
究竟發生在「剩女」內部,還是看到這
島上好多「剩女」所以嚇壞了的婚姻體
制?在 「剩女橫行」的數據資料底下,
我們可以驚慌失措說是家庭崩毀、國族
垂危,也可以樂觀其成「自主性、選擇
權、性慾取向、親密關係、伴侶形態、
家庭模式的多元 變化」。或者現存父權
體制下的婚姻家庭連續體,本身已是一
襲不符女身又不合時宜的墊肩套裝?太
多可以反思的切點,卻只被以「剩女」
一詞作為威嚇,驅趕女性 在「適婚年齡」
進入婚姻,未免想得太簡單、又做得太
廉價了。


[去吧] 大安


這三個月來過著「新生而後大安」(楊
佳嫻詩)的通勤生活;究其所以,也不

過是懷著一個卑微的心願,希望新生而
後、真的能夠大安。




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去吧] Going Down


我的鼻子現在夠淫蕩,分泌物總也擦不
完。這畢竟是一場戰爭了,只好隨身攜
帶兩包五月花存糧備戰。橫屍在我與馬
桶中間,是一片白色紙屍遍地開花。而
人中,人中……恰如我所敬愛的舒雯學
姊寫道:「因為頻繁的摩擦而漲紅/我
的人中/你最猥褻。」


2012-05-09 BOM

2012-05-09 施堯寬藍鑽 整理/劉 亦


嗨,這次的成功經驗分享是施堯寬藍鑽。藍鑽的意思就是他的第一代
有12家以上的分店(像我的第一代目前只有我妹,所以只是個小小的
黃金石級主任),這是Nu Skin最高的聘階。雖然再往上還有寰宇領袖、
百萬/五百萬/一千萬/兩千萬美金名人,但一般而言我們加入的定
位都是先以藍鑽為目標,是不是要衝後來的聘階就看你自己開心,因
為做到藍鑽平均大概每個月就有至少50萬的收入,差不多也財務自由、
可以退休了。


施堯寬藍鑽是前警務人員,刑事鑑識科。「下午三點半,你在哪裡?
我以前都躲在樹下等你紅燈右轉。但現在我可能在巴黎喝一杯下午茶。」


他的開場白:「人生是由你的選擇所決定的」他出生在平凡的家庭,
跟很多人都一樣,認為只能認命,就好好讀書、好好工作、成家立業、
老了退休。接觸Nu Skin之後發現,人生只有自己能決定,你的爸媽、
老師、朋友,無論再怎麼恐嚇威脅、再怎麼循循善誘,都不能真正替
你決定。


一念之間,他的人生大不同。他只是仗著義氣,陪同學去考警專,結
果自己陪考的考上,朋友落榜,然後也莫名其妙真的去報到、當警察。
「回想起來,真的覺得某個決定影響了我一生,太關鍵了。所以真的,
要慎做決定。」


一開始,就算是菜鳥警察,也能夠月入近七萬,而且還是在15年以前。
因為被政府強迫加班,每天勞動時間都要長達12小時。「什麼都漲,
就是薪水沒漲。這是真的!現在我的學弟和15年前我在當警察時候的
薪水是差不多的。」他說表面上只有油電漲,但轉嫁作用其實食衣住
行都漲--你如果是一個上班族要怎麼應付?何況如果你有一個四口
之家要養!


他警專畢業當年,三大案(劉邦友、白曉燕、彭婉如)在同一年發生。
過去指紋都是人工肉眼比對,總共藏有一千多萬筆。所以老刑事勘查
現場的時候都說:「這個歹徒戴手套。」就結案了,以免除後續還要
人工對指紋的麻煩。國家後來沒辦法,三大案的緣故,只好開始把指
紋給數位建檔,輪三班制,花了兩年。施堯寬說自己雖然是警界逃兵,
但當時他也有參與幫忙建檔,也算對台灣治安史有所貢獻。他還說,
政府其實和人都一樣,得過且過,環境和現實會逼著你改變,但死到
臨頭才要改變的時候就會很痛苦,為什麼不趁著來得及之前一點一點
變呢?


當時剛當警察,滿腔熱血+使命感,完全不覺得累。所以人不該為工
作而工作,要為了使命感而工作。但之後他被調到派出所(我不知道
是不是每個警察都會被調派到派出所?),才發現工作型態很不同,
需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面臨各種利益衝突,第一次覺得其實當警察
很累,並不輕鬆。


他的警務,比方巡邏,就是非常單調的重複。名目上是兩小時,但實
際上花半小時就差不多可以簽完巡邏箱,甚至還兩人分頭簽,剩下的
時間就以佈線(向線民搜查線索)的名義去泡茶休息。這個階段遇到
的警察都很不一樣,有的開單狂人,都不休息,你就要在樹下陪他開
單兩個小時。一天會有三~四班巡邏,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情,使命感
開始消磨,也漸漸喪失成就感。


在刑事局的時候,大家都年輕,很衝,團隊的一體感很濃厚。到了派
出所,卻大有摸魚狂人、開單狂人,有30、40、50歲白髮蒼蒼的人。
你想看見你的職業的前景,就看看在你職業裡早做十年、二十年的人--
在派出所,他們跟二十年前、還有跟現在的你,都在做一樣的事喔:
「這就是你的未來!」而且重點是薪水還差不多。除此之外,前輩每
年的健康檢查都滿江紅,因為超時工作,又沒有辦法好好陪伴家人,
有個學長就曾經跟他說,「大概一個禮拜沒看見小孩了。」重點是他
們還住在一起喔,但因為工作型態導致的作息,尤其是有大案發生的
時候還會停休,整整一個月不能休!老婆們都要輪流來派出所找老公--
到底有誰要嫁給警察啊?


那個時候年紀輕輕,已經知道這個未來是他不想要的,但卻只能看著
自己一步步朝它走去。


接著施堯寬說:「只有自己才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有個高中畢業後五年沒見的老友,第一次重逢就跟他說:「你皮膚怎
麼變那麼差!我姐剛好在賣一種冰河泥,對痘痘很好,一定要試用看
看!」派出所待久了,他脾氣也變超好,只回說:「好啊。」老友:
「我剛好有兩條。」他:「……」但也真的當場買下來,而且不是敷
衍而已,是真的認真敷臉,每天都敷。同仁從異樣的眼神,到後來要
求一起敷。全盛時期整個派出所有好幾十人同時在冰河泥敷臉。


他說,用了很好的東西真的會很想跟人分享,所以莫名其妙開始領到
Nu Skin的獎金(只要成為會員,不用成為直銷商,Nu Skin公司就會
撥5%的銷售額作為與人分享的「大嘴巴獎金」),還莫名其妙上了
主任(Nu Skin最入門的聘階,需要做到一定的業績),結果莫名其妙
開始兼差,薪水就莫名其妙超越警政署長了!


雖然實際上已經在做(分享給人),但從來沒有想要經營,只是聽到
很多新觀念(例如:被動性[不在職]收入,像是:利息、房租、版
……)一個轉捩點是,那時他為了要趕上長官查勤,結果出了車禍,
病假了兩個月,在家一步門都出不了,但到了當月的25日,Nu Skin
依然把業績獎金送來,而且不減反增。他第一次意識到什麼叫作「被
動性收入」。


你停止工作,你的薪水還會有嗎?而且人生難免有意外、你也總會有
退休的時候,這時候被動性收入的價值就浮現、就被意識到了。所以
他決定開始認真投入Nu Skin,心態要調整、也要學習,但最難的還
是因為排班所造成的時間落差,約不到人的困境。他兼差Nu Skin的三~
四年,幾乎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他說:「我覺得要拼真的趁年輕,
老了真的拼不起來。」當時他也不覺得怎麼辛苦,因為想要的東西還
滿堅定的。


他認為「不會,是正常的,重點是你想不想為了擁有被動性收入而改
變?」何況我們還有強大的教育訓練系統作為支援。他強調:「如果
你的人生想要財務自由,不被金錢所困擾、想要不用工作就有錢花
(所以也擁有時間自由),那得到被動性收入,真的是你的唯一選擇。」


「改變不是因為原本的不好,而是為了更好的。」--關鍵是「『你』
想要做什麼」,而不是「大部分人做什麼」。因為,一切就是你的選
擇而已。Nu Skin這個機會,其實只是要提醒你:你是有選擇的--跟
大部分人一起去求職、上班,是不是只為了追求一份安全感?還是你
想睡到自然醒、自己調配工作時間?


而對於Nu Skin,其實你什麼時候做都可以,但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因
為Nu Skin現階段已經掌握了:有三十年專利壟斷的調控抗老基因的商
機;同文同種的廣大中國市場(2006年才登陸中國,還有9X%的市場
待開發)。5/1創造了大中華區六千位加薪十萬(我是其中之一~)
的經營者--哪家公司能做到?鴻海可以嗎?HTC能嗎?三星?甚至
是蘋果?而且,這些加薪的經營者是不分背景和資歷的,也就是像他
這樣專科畢業的,和台大博士,都是同一個起點。2013年產品(基因
抗老營養品、美體雕塑機)正式上市(5/1只是預購而已)--你這
一年好好拼、建構自己的通路和組織,一定會有超額的回饋。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去吧] 取消遺憾的青菜麵店

前天在教室裡互相哭夭的兩個人決定去哪裡吃東西,但是條件是
要「可以吃到青菜又好吃」,有個熱心的學長從遠處跑來推薦,
所以冒著大雨、還練習用相反的手持雨傘騎車,就跑到師大附近
的巷子裡團團轉。一開始真的找不到,還差點被賓士撞死,死裡
逃生後又差點撞死幾位路人,只好停車瞎走,打電話問學長(還
想像他可能說:「我只是開玩笑的耶,根本沒這個地方唷。」),
問店家(四家有三家不知道)。

真的是在一不小心就會永久錯過的小巷子裡發現它。學長向我們
推薦的名目是「蔬菜麵」,但其實這間小店根本沒有招牌、連牆
上的價目牌寫的也是「養生湯麵」,像一切還要繼續隱姓埋名,
或者老闆老闆娘也不太在乎營生,只抱著回饋或疼孫的心情煮麵
給附近眾學子吃。但門外卻貼了一張藍紙黑字,說 5月20日結束
營業。

其實店也窄窄舊舊的,甚至白目如我們想點五個水餃,都被老闆
當著其他客人兇:「沒有在賣五個的啦,五個不賣啦。」還追問:
「那一次要點幾個?」老闆:「牆上有寫,自己看。」原來要點
十個。

所以我也只覺得運氣不錯,至少趕上了。城市裡地景變遷本就理
所當然,何況是這樣偏居一隅的昏黃小店?



但麵卻確實豐富,湯頭有藥膳清香,而且青菜根本到了疊床架屋
的豐盛地步!把麵從厚重的青菜棉被底下翻出來的過程中,還意
外發現湯麵裡竟藏有水梨片和鳳梨片。結帳的時候害羞如我還是
向老闆娘說:好好吃喔!老闆娘開心驕傲的說:對啊,我們都不
放味精的~我說:是喔,湯很甜耶!老闆娘:都是青菜水果煮出
來的。

隔天同去的同學C又在網路上說想再去一次,我本來想說都吃過
了,也沒有特別不捨,但想到昨天「原來要點十個」的水餃遺憾,
也覺得說不定水餃裡也會有奇異果蘋果入餡的驚奇,就決定要再
走一回。

這天是個起風的晴朗日子,像所有這種深巷裡的小店,下午的陽
光斜斜曬在地板上的時候,會有時光從此在這裡停駐的錯覺。意
識到,即使我們再密集的前來捧場、如何深情的替它哀悼,它在
一個星期之後終究會關門歇業,老闆娘說也不會再他處復店,要
飛去關島陪孫子讀書了。今天只有老闆娘在,也只有我們兩個客
人,老闆娘要我們自己打開牆上的風扇,她自己則在餐桌後方的
廚房應我們點餐開始下廚。




水餃裡沒有什麼驚奇,但老闆娘熱情推薦我們微微帶辣的沾醬,
卻也有滋有味。把水餃和青菜再次堆積成山的紫菜湯端來之後,
老闆娘繞到另一邊開始包水餃,一面向我們攀談,問我們是師大
還是台大的?怎麼會知道要來我們這裡吃?可以多來幾趟啊,我
們下午都不休息(好像是昨天就知道的,所以今天我們才又再度
殺來),只是 5月20以後就不開了。當然打蛇隨棍上問為什麼,
她說就政府對師大商圈有意見啊。問開了多久呢?老闆娘回:做
了11年囉。然後叮嚀我們下星期多找一些人來啊,外帶可以打折,
10顆水餃好像才35元(內用/原價是一顆 5元),30顆50多元的
樣子。你們也可以再來吃我們的咖哩飯和涼麵啊,我們的涼麵用
了很多水果,醬也是自己慢慢熬的喔。咖哩飯也用了不同的水果。
再來就要關了喔。

就算提到不開了、要關了,老闆娘都比淡定更淡定,像只是在介
紹另一道菜餚。牆上的價目表陳列的品項並不多,所以在接下來
我們僅有的日子裡,想全部攻盡也是綽綽有餘。我想到這些年紛
至沓來的,那些我終究失之交臂的事情,卻在這個心血來潮發現,
卻也走到日暮途窮的小店,有了彌補的機會。與我同來的C跟我
說了一個故事,她認識了一個很重要的人,卻是在他過世的隔一
天。她關注圖博議題,卻在Adam Yauch死後才第一次聽到他的名
字,才上網查了他對圖博議題在國際(美國)上的能見度,有過
那麼重大的貢獻。他從1996到2001年舉辦了一連串萬人 Tibet
 Freedom Concert,邀請諸多重量巨星獻唱;在2002年在哈佛的
中藏會議裡,忽然站起來,對那些永遠不脫官方論述的中國學者
說:「If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respected the Tibetan
people's wishes so much, then why wouldn't they just
pack up and leave Tibet? Because that's clearly what
the Tibetans want.」

我以為馬政府已經執政夠久了,沒意識到他第二任任期才即將就
職。接下來還有另一個四年,原封不動的在前頭等著。有人開始,
也有人結束。有人再接再厲,位續極峰,有店在那一天默默拉下
鐵門,從沒有人書寫的歷史裡轉身走開。顯得諷刺。我有點好奇,
也有點擔心,到底以後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因為比較清楚地記
得哪些事情?是那些年哪一些錯誤的政策、哪一個政府高官的哪
一句話;還是和好友穿巷繞弄,在落雨的傍晚、起風的午後,鑽
進一家陳舊的小麵店,吃一碗青菜水果藥膳湯頭的麵?哪些會是
浮花浪蕊、哪些又會是根深柢固?

最後C說:「在一個人過世一天後才認識他,什麼事情都是來得
及的。」

我們在它歇業前一個星期就認識它,自然是太幸福、太來得及,
有餘裕去取消可能的遺憾了。

(喔~後來發現,其實師大人早就口耳相傳著這一家「河堤水餃」
了。但我們去的時候,「水餃」大招牌確實是不見蹤跡了。
 http://tinyurl.com/7orsbx5 ←我覺得她寫得比我好。)

地址:台北市泰順街二巷5號


[去吧] 取消遺憾的青菜麵店

前天在教室裡互相哭夭的兩個人決定去哪裡吃東西,但是條件是
要「可以吃到青菜又好吃」,有個熱心的學長從遠處跑來推薦,
所以冒著大雨、還練習用相反的手持雨傘騎車,就跑到師大附近
的巷子裡團團轉。一開始真的找不到,還差點被賓士撞死,死裡
逃生後又差點撞死幾位路人,只好停車瞎走,打電話問學長(還
想像他可能說:「我只是開玩笑的耶,根本沒這個地方唷。」),
問店家(四家有三家不知道)。

真的是在一不小心就會永久錯過的小巷子裡發現它。學長向我們
推薦的名目是「蔬菜麵」,但其實這間小店根本沒有招牌、連牆
上的價目牌寫的也是「養生湯麵」,像一切還要繼續隱姓埋名,
或者老闆老闆娘也不太在乎營生,只抱著回饋或疼孫的心情煮麵
給附近眾學子吃。但門外卻貼了一張藍紙黑字,說 5月20日結束
營業。


1  

其實店也窄窄舊舊的,甚至白目如我們想點五個水餃,都被老闆
當著其他客人兇:「沒有在賣五個的啦,五個不賣啦。」還追問:
「那一次要點幾個?」老闆:「牆上有寫,自己看。」原來要點
十個。

所以我也只覺得運氣不錯,至少趕上了。城市裡地景變遷本就理
所當然,何況是這樣偏居一隅的昏黃小店?

但麵卻確實豐富,湯頭有藥膳清香,而且青菜根本到了疊床架屋
的豐盛地步!把麵從厚重的青菜棉被底下翻出來的過程中,還意
外發現湯麵裡竟藏有水梨片和鳳梨片。結帳的時候害羞如我還是
向老闆娘說:好好吃喔!老闆娘開心驕傲的說:對啊,我們都不
放味精的~我說:是喔,湯很甜耶!老闆娘:甜味都是青菜水果
煮出來的,而且我們不是只用大骨頭去熬喔,還有人參、當歸、
老母雞、老薑,和我哥給我的中藥包,但是裡頭什麼不能講,
「這是秘方。」阿姨還說,入菜的蜜梨是他在阿里山的哥哥自己
種的。

隔天同去的同學C又在網路上說想再去一次,我本來想說都吃過
了,也沒有特別不捨,但想到昨天「原來要點十個」的水餃遺憾,
也覺得說不定水餃裡也會有奇異果蘋果入餡的驚奇,就決定要再
走一回。


2  

這天是個起風的晴朗日子,像所有這種深巷裡的小店,下午的陽
光斜斜曬在地板上的時候,會有時光從此在這裡停駐的錯覺。意
識到,即使我們再密集的前來捧場、如何深情的替它哀悼,它在
一個星期之後終究會關門歇業,老闆娘說也不會再他處復店,要
飛去關島陪孫子讀書了。今天只有老闆娘在,也只有我們兩個客
人,老闆娘要我們自己打開牆上的風扇,她自己則在餐桌後方的
廚房應我們點餐開始下廚。

3  

水餃裡沒有什麼驚奇,但老闆娘熱情推薦我們微微帶辣的沾醬,

卻也有滋有味。把水餃和青菜再次堆積成山的紫菜湯端來之後,
老闆娘繞到另一邊開始包水餃,一面向我們攀談,問我們是師大
還是台大的?怎麼會知道要來我們這裡吃?可以多來幾趟啊,我
們下午都不休息(好像是昨天就知道的,所以今天我們才又再度
殺來),只是 5月20以後就不開了。當然打蛇隨棍上問為什麼,
她說就政府對師大商圈有意見啊。問開了多久呢?老闆娘回:做
了11年囉。然後叮嚀我們下星期多找一些人來啊,外帶可以打折,
16顆水餃50元(內用/原價是一顆 5元),21顆65元,但是嚴格
僅限外帶喔,因為如果要內用,「我們這裡就擠爆了!」。阿姨
說,你們也可以再來吃我們的咖哩飯和涼麵啊,我們的涼麵用了
很多水果,醬也是自己慢慢熬的喔。咖哩飯也用了不同的水果。
再來就要關了喔。

4  

就算提到不開了、要關了,老闆娘都比淡定更淡定,像只是在介
紹另一道菜餚。牆上的價目表陳列的品項並不多,所以在接下來
我們僅有的日子裡,想全部攻盡也是綽綽有餘。我想到這些年紛
至沓來的,那些我終究失之交臂的事情,卻在這個心血來潮發現,
卻也走到日暮途窮的小店,有了彌補的機會。與我同來的C跟我
說了一個故事,她認識了一個很重要的人,卻是在他過世的隔一
天。她關注圖博議題,卻在Adam Yauch死後才第一次聽到他的名
字,才上網查出,他對圖博議題在國際(美國)上的能見度,有
過那麼重大的貢獻。他從1996到2001年舉辦了一連串萬人 Tibet
 Freedom Concert,邀請諸多重量巨星獻唱;在2002年在哈佛的
中藏會議裡,忽然站起來,對那些永遠不脫官方論述的中國學者
說:「If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respected the Tibetan
people's wishes so much, then why wouldn't they just
pack up and leave Tibet? Because that's clearly what
the Tibetans want.

我以為馬政府已經執政夠久了,沒意識到他第二任任期才即將就
職。接下來還有另一個四年,原封不動的在前頭等著。有人開始,
也有人結束。有人再接再厲,位續極峰,有店在那一天默默拉下
鐵門,從沒有人書寫的歷史裡轉身走開。顯得諷刺。我有點好奇,
也有點擔心,到底以後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因為比較清楚地記
得哪些事情?是那些年哪一些錯誤的政策、哪一個政府高官的哪
一句話;還是和好友穿巷繞弄,在落雨的傍晚、起風的午後,鑽
進一家陳舊的小麵店,吃一碗青菜水果藥膳湯頭的麵?哪些會是
浮花浪蕊、哪些又會是根深柢固?

5  

最後C說:「在一個人過世一天後才認識他,什麼事情都是來得
及的。」

我們在它歇業前一個星期就認識它,自然是太幸福、太來得及,
彷彿有餘裕,去取消所有可能的遺憾了。一如張亦絢《愛的不久
時》書封上,那個足以成為祝福的段落:「那最痛苦與最哀傷的,
都已被寫了出來,從此,各位可以擦乾眼淚、破涕為笑。」

隔天下午再去,背對老闆吃了老闆娘端上來果實纍纍的涼麵,聽
他向鄰桌議論官商勾結、政府怎樣強迫它拆除招牌;光把壓克力
拆除不夠,還要求連同鐵框斬草除根。


IMG_1116  

眼前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此時如果有幸福,那必然在於我們還
能夠低頭,把所有水果愚公移山的撥開,攪拌底下嶄露的麻醬和
麵條;然後一起擦乾眼淚、
破涕為笑。不論時代有多倉促。

--

(喔~後來發現,其實師大人早就口耳相傳著這一家「河堤水餃」
了。但我們去的時候,「水餃」大招牌確實是不見蹤跡了。
 http://tinyurl.com/7orsbx5←我覺得她寫得比我好。)

地址:台北市泰順街二巷5號

--

對不起我真的太不會寫食記了Orz
姑且歸類為非典型食記ㄅ~


[去吧] 心願



我是個反覆的人,而且意志不堅,需要
不斷有人提醒我莫忘初衷。其實這場演
講,只是再次確認我早已知道而且想過
的事情。如果我們是個自由市場,那麼
不到我滿意的價格不賣當然就是我的自
由。所以士林王家拒遷的動機根本不是
重點,他們可能是為了祖宅的家屋情感
而不願(被)都更,或真的只是建商開
價不到一億不賣(當然,對於協助此事
件的運動者而言這會是個打擊,因為媒
體會見獵心喜,輿論也將因此倒戈)。
無論王家不加入都更的考量為何,重點
都應該在政府怎能動用公權力,協助建
商(買方)強行掠奪、損壞賣方還沒或
不願賣的東西?唯一的例外,叫作為了
「公共利益」的目的。然而文林苑一案
中,公共利益何在?其他36戶和建商的
利益,算是「公共」利益嗎?這到底是
「都更」,還是只是「改建」?如果只
是改建,當然任由我漫天喊價,不爽不
要改啊。

另外,36戶VS 2戶的爭議,分明也是建
商一手設計出來的(假)對立。其他願
意相信建商、交付建商改建的36戶,有
問題應該要去找建商反映啊,這個都更(?)
是他們籌畫和辦理的啊,干一直不同意
被劃入的王家 2戶什麼屁事?

社會的尺度從來不是公正的,即便是法
令也總是社會勢力鬥爭的遺跡。在電視
上看到一名土地還房屋買賣仲介從業者
說:「不懂法律就不要奢談自我保護。」
他大概既相信法律是真理,又誤以為法
律對所有人的可及性都是一致的吧。誰
有本錢把手伸進立法機關?難道是看著
家園成廢墟的小市民王家嗎?誰又有資
本天天接觸這些法令、還對自力救濟者
夸夸其談呢?難道是為了生計而忙的小
市民王家嗎?

這像是一場落葉歸根。雖然我已經茫然
好久,又面臨成為理想的叛徒的可能;
但無論我飄到哪裡,一個微小卻又堅定、
對著面試委員說的:「我有一個淑世的
心願。」(剛好就是劉華真老師面試我
的喔)--對於正義的堅持、弱勢的關
懷,我一定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