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傅與雪寶母子)

傅是我的直銷姊妹,雖然她從事的時間根本有如流星一瞬閃現。認識沒多久,我們就一起去香港參加大中華區年會。年會本身很乏味,但有傅一起嘴炮就變有趣。

傅會模仿我們共同的上級童老師,語氣表情維妙維肖。但童老師一出現傅就會恢復陽奉陰違的眼神,結合禮貌與敷衍,偶爾跟我對望,很像在求救。

傅也是我的大學學姊,但是我一輩子考不上的化工系,靠數學家教日進斗金。牽絆多元,T大學姐、童門師姐。但她流星閃現後,只剩我獨挑大梁。和童老師在台大外圍搭訕路人時,會一邊唱起緬懷傅之歌:傅傅傅傅,傅傅傅傅~~~~。據說是NBA緊張場面的背景音樂,節奏還會愈來愈快。

中間幾年沒看到傅。人總是來來去去。但傅是見證我從新人漸漸有起色的旁觀者。雖然傅比我早投師門,不過一直進進出出。童老師還要煞費苦心,懇求我以歡樂語氣,邀請傅加入我的行列一起打電話請人試用產品。

傅是陶瓷肌少女,零毛孔美人。在注重保養如我們團隊中,仍然羨煞眾生。直到現在她還是產品忠實顧客兼最佳代言人。這次也大方用了她許多產品。懷孕期間與她一起敷臉是最好玩的事。

那時她還沒結婚,也還沒分娩,剛到杜邦實習,我們相約在工作室附近的茶餐廳,覺得她離我好遠,好像要順利步上工程師生涯,我們的人生可能漸漸走上分岔路。連童老師都對她說:傅,你變得太社會化了。傅一臉莫名其妙問我:社會化有什麼不好嗎?!

兩年前知道她要結婚了,有點嚇歪,好像是我人生第二個紅色炸彈。畢竟論輩我要叫她一聲學姊,其實只大我兩個月而已,是早讀的天才少女。一個二十出頭T大畢業C大化工研究所的女性菁英,有人在結婚的嗎!但我還是搭上他們家租的客運,一路從台北玩到台南。浮不浮誇。

台北女兒成為台南媳婦,看到美豔妖姬閃閃亮亮的傅巡桌敬酒,才知道她已經跟老公與公婆定居台南。再沒多久就懷孕了。我第一次自己南下住到他們家,把一個超級大的和室整理給我獨睡,午夜前傅會挺著肚子進來和我話姊妹家常。

老公就算了,公公婆婆都對她很好,她常常扮演默默頂撞的驚世媳婦。知道圓滾滾肚子裡的不是大陰蒂女孩而是大陰莖男孩時,我就用甘味人生的語氣跟她說:「傅,你已在這個家站穩了腳跟!」

但我還是聽得出來,她有志難伸的委屈。老公和哥哥回來接爸媽的生意,媳婦當然不能缺席,如今還誕下金孫,怎麼能違背所有家人心意,當外出工作的落跑媽媽呢?

她把我帶去和研究室同學喝下午茶,讓我聽見在職工程師的在職煩惱。這些煩惱傅不是沒想過,所以也很躊躇。只是她說得很好:再不出去,以後就出不去了。我甚至倒抽一口氣踉蹌兩步。那天傅和她的前同學們讓我有很多思考。

晚上她最後一個睡,幫我關門,傳訊提醒我注意安全,玩得開心。清早回來,我睡眼惺忪,她第一個起床,幫我開門。沉澱了一會,等她哺乳完跟她分享我的千頭萬緒。傅只看著我說:我希望亦快樂,但更希望亦快樂又健康。

準備走時,跟阿姨叔叔(其實是阿北但我客氣)揮別,寬敞的運貨電梯關門後,傅問我,如果以後雪寶,那個軟綿綿被爸爸隨便擺在地上抬不起很大顆頭,嚶嚶亂叫還自己哭起來的男孩,也問她一樣的問題,她該怎麼回答呢?我還沒說出什麼,傅就說,就像我剛剛跟你聊天一樣,對嗎?對!我大叫。

傅縱容我的任性,每天都載我到家旁邊的小北海鹽綠買北門海鹽風味的飲料,特權是可以喝第一口我特製的波霸+椰果。到了今天傅已經很熟稔地,替我向店員點:ㄎㄧㄨㄎㄧㄨ一份。

趁涼爽的晚風開始吹拂時,才忙完工作、餵奶、哄小孩睡覺,趕緊載我出門讓桃園人在永康報稅。連續兩天去一小一大兩個夜市。拎著許多食物,邊抱著老公指定的三罐啤酒,邊一起數落老公。

如果抱著兒子會說:沒有說爸爸壞話,沒有沒有~如果在老公面前會說:你最帥了,老公工作好認真,辛苦了~還是那個滑頭的少女。

傅的生命很迅速就變得很奇特了。從少女一下躍遷成妻子,再進化成媽媽。春節時看到的雪寶還是紫色皺皺的,這個媽媽好像跟兒子很不熟,她說是網友。到現在雪寶已經變成白胖胖軟綿綿嬰孩了,她也終於享受起哺乳被兒子吸吮乳頭的爽感。這媽媽哪裡不對勁。

我也在想,如果我沒去找她,傅得跟誰抱怨老公,偷罵哥哥,跟我分享如何頂撞Jessica(aka婆婆)。還有如何拌嘴時智商輾壓老公。或產後變成撒哈拉沙漠,老公彷彿恢復單身等重口味事蹟。

以前每一次碰面,都不會發覺時間已經往前走了那麼多。幾年幾年的跨度,都只像大一升到大三,永遠都是不會老的。現在有了雪寶,傅都說:真的被小孩追老!好怕下次再看到傅,雪寶已經可以搖搖擺擺走過來叫我亦姨甚至跟我鬥嘴了。

我們也約好,如果真的做了那些那些、我們正積極計畫的改變,另外一個人也要準備跟上喔!還有童老師的大恩大德,來生再報哈哈哈。希望下次雪寶搖搖擺擺衝來撲倒我時,他已經身穿粉紅色娃娃衣。傅,那就代表你的家庭革命,差不多都大功告成了。等你與我捷報頻傳。

然後希望我沒有留下太多奇怪的毛髮和鼻屎在我床墊周邊,還是及格的小客人,再許下與哥哥遙遙無期的宮廟參拜之旅。傅!傅!傅傅傅傅,傅傅傅傅~

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媽媽的電腦課


‧鹽行的日出

很久以前,我跟著我媽去上過電腦課。那時候我們家還沒有一台真正的電腦,只有被塵封的「工具」,很像現在的複合式事務機,路人不會平常沒事去玩它的高級設備。

我對開機黑畫面右上角的黃色星星感到相當好奇。作業系統甚至不到windows95吧,因為只記得媽媽跟著電腦教室的眾多阿姨們停留在黑底白字的DOS畫面。我看不懂英文,也不會打字,就覺得新世界。

回家看媽媽小心翼翼按開那台機器,能用的只有顏色非常古怪的小畫家。

小二家裡斥資添購一台個人電腦,win98,網路是傳說中的撥接,電話一來就會被切斷。開始了我漫長的賽伯格演進史。和矽晶體從此再也沒有分開。

20G硬碟曾經要價2000元,那時。無線網路在國中才第一次在同學房間看到。藍牙是我們高中拿來傳紙條的好物。大三買了第一台智慧型手機。

那是媽媽很少振作起來的時候。她那個時代的電腦,是成人之後要硬去上課學習的技能。20年後,所有小孩都已是網路原生族,一出生就接地,爬行順便上雲端。這是本能,不是技能了。

聊天室、ICQ甚至msn,都是陳舊的詞。老人對青少年「網路很危險」的恐嚇也言猶在耳。只有約會強暴還不過時,只是移轉到LINE或msg上。

倒是媽媽早早就被打趴了。後來全家電腦技術最好的變成我,我替她辦電子信箱,她迷上我的遊戲時我要負責帶關。去上電腦課也許是1995年職場的最新流行。也許那時候她認真的希望,把什麼倚天DOS一堆天書給生吞活剝下來,能讓她更有利在職場升遷、轉型、加薪......

只是世界前進得太快了。沒有人願意等等她。時代會倉促離開。青春也是。家人也是。

2017年5月6日 星期六

小媽媽驚人言論


(‧雪寶寶包)

媽媽驚人言論:
「媽媽不是你一生完就有的感覺耶,是漸漸的」
「所以你一開始跟自己的嬰兒很不熟嗎?」
「就有種網友的感覺。你知道這個人但沒看過...(我大笑)
直到他吸你奶頭。」
「畢竟網友也不會動輒就吸你奶頭。」
「對,又不是炮友。」

《海柏利昂》:遠方的鼓聲




為什麼火車會這麼適合讀書?台南已經是我現階段所能做的最遠的旅程。

但前往海柏利昂的朝聖團可不是。這一行六個,含領隊七人,是千挑萬選出來的。搭乘星際航行的炬船,再航經草原海的風帆船漸漸挺進。

海波利昂是一顆邊界星球,不在人類的星際聯絡網中。每個人都身懷秘密。在漫長旅途中他們交換秘密。

所以同時可以看到愛拌嘴偶爾還鬧出人命的觀光團,但又打開六個小視窗,分別由團員分享「我為什麼要來海柏利昂朝聖團」。

所有故事都和海柏利昂星上的「荊魔神」有關,是一個都市傳說式的痛苦之王,人類知識鞭長莫及處的未來迷信,具邪惡、濫殺與返祖於一體。

海柏利昂上有一個遺跡,叫時塚,環繞著「反熵場」。有幾則故事則害以反熵的時間反覆(死了又長出肉來,沙威瑪核原來是老梗),或者時間逆流,造成科幻世界的悲劇。

且聽小說家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也不過是他開展的其中一扇視窗。丹西蒙斯用更短的篇幅,就創造了逆轉人生能帶來的悲哀。又鑲嵌在更大的海柏利昂悲劇叢集裡。

故事彼此環環相扣,好像回到地理大發現時,人類知識第一次不夠用了,世界那麼大、地圖這麼小,只能聽博物學家帶回來遠方的鼓聲...

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沒有神的所在》:金瓶梅是甄嬛的教科書吧



今天在複習這本大一的愛書,終於大澈大悟為什麼我總覺得與甄嬛是前世今生,似曾相識:《金瓶梅》和《甄嬛傳》實在很多情節很像。流瀲紫案上應該擺著這本「爭寵指南+成住壞空」參考書。

證據1:舉薦丫鬟上老爺床

《金瓶梅》裡,老爺可以「收用」家裡的女性僕役,妻或妾為了權力穩固,也會「舉薦」自己的婢女給老爺。

潘金蓮甚至做過更狠的,西門慶死後她跟女婿陳敬濟搞上,被同樣受西門慶「收用」過的丫鬟春梅撞見。

基本上這主僕倆沆瀣一氣的壞事早就是利益共同體,但多疑如潘金蓮還是要春梅也去睡了(金瓶梅原文真的是這個動詞)陳敬濟。侯文詠形容這是女性的「投名狀」,但驚心動魄的程度一點都不下男性的戰爭。

《甄嬛傳》中,雖然華妃心不甘情不願,最後還是把頌芝「舉薦」上了龍床,好穩固她在宮中的地位。

對了,春梅在床上跟西門慶撒嬌時,用的是「受老爺『抬舉』」,然後跟其他所有「淫婦」一樣,邊%%%邊口口聲聲叫喚著「我的好達達」(就是爸爸,daddy)。

證據2:貓咪都是兇器

潘金蓮在房裡用紅絹包裹生肉,秘密訓練「雪獅子貓」撲而撾食。有一次西門慶在她房裡,想逗弄那隻貓,結果被潘金蓮很快打走。因為潘金蓮深知那隻貓的危險性。侯文詠笑說,潘金蓮是怕西門慶胯間那塊肉不保吧。

所以當李瓶兒(本來是好姊妹,生了兒子就上天,變成大仇人)的兒子官哥兒「穿著紅肚兜」在院裡搖搖晃晃,讀者早已被潘金蓮搞得七上八下的心,冷不防更倒抽一口冷氣,因為我們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雪獅子貓撲了上去,抓傷了官哥兒。

官哥兒只「呱」一聲,便再也不言語,僵直倒下,四肢抽搐,沒多久就死了。

潘金蓮旗開得勝。

腹黑皇后娘娘也養了一隻松子,撲抓的不是紅絹生肉,是香粉,令新手下安陵容執行最後程序(我猜是當成效忠宣誓,就跟入黑幫先殺人一樣),一路引誘松子撲倒富察貴人,最後使其流產;還順便抓了莞嬪一下。

皇后娘娘一箭雙鵰。

原來不懷好意的喵星人都是拜這些不懷好意的人所賜。

證據3:欲扳倒主子,先砍下左膀右臂

西門慶死後,潘金蓮與陳敬濟通姦事發(化糞池裡發現浮腫的胎兒,好可怕),正妻吳月娘衡量不同作法:陳敬濟畢竟是女婿,還有西門大姐要安撫,不划算;直接鬥倒潘金蓮怕代價太高。

於是她選擇攆走潘金蓮的得力助手春梅,也卸去潘金蓮再興風作浪的手腳,算是小懲大戒,也提醒潘金蓮現在主掌西門家的是誰。

皇后娘娘深知懷著雙生子回宮的熹妃如日中天,難以一擊斃命,於是藉著敬妃與熹妃的嫌隙,利用熹妃的智囊槿汐與大太監蘇培盛的「對食」感情,上綱到後宮法度、人倫綱紀,主張嚴懲。

雖不是擒賊先擒王,但也是射人先射馬。

甄嬛機警,知道不多日便是浣碧、再來是她自己。所以想都沒想要「壯士斷腕」、犧牲槿汐,反而挺著身孕在後宮各處周旋走動,終於逆轉皇上心意,救出槿汐。

此著失敗,那就要接受反撲了。槿汐和蘇培盛從利益共同體進化成生命共同體;蘇培盛也明瞭「這回連皇后娘娘都上了心」,以前他可能隱忍,現在開始,他可是明擺著甄嬛幫的人了。

吳月娘撕破臉趕出春梅,數年後家道中落,在郊外的寺裡遇見嫁對人、成為少奶奶的春梅,時移勢易,尊卑逆位,要行平禮了。

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幸運的老爸


(‧圖片來源:IMDb)


【有雷】

我可以給它少女式的指尖鼓掌。

片頭三分之一是很標準的勵志節奏。但姊姊打到全國冠軍,要向爸爸表明心意,我以為她要說的是:我拿到你要的冠軍了,讓我自由飛翔吧。

也許是因為我的生命軸線,一直讓我關心「歸屬與從屬」的對抗。

然而不,姊姊只是跟爸爸告白,因為她要去大城市讀國家體育學院,受「正規的教育」,為了拿到更高層級的勝利,為了得到國際冠軍。

那裡有更好的設備、訓練,有同儕、有亮晃晃的……自由。

對,所以仍是自由——相對於爸爸的獨裁、陳舊、老朽。相比之下,那從印度黯淡貧困農村走出來的少女,如此光鮮亮麗,已不是我們這一代台灣青年島內遷徙可以比擬。那真是具體的「兩個世界」。

小時候她們也曾經鬧革命,但很快被鎮壓了,還換來爸爸的非人鐵腕壓制(很精彩,到後段也成為一個「失而復返、浪子回頭」的象徵)。

但這時女孩長大了,見了世面,回家鄉可以「指導」鄉親和妹妹,甚至那場所有觀眾,好啦主要是我,期待已久的「頭目戰」。是的如姊姊所說,她和父親終將一戰:

制度化教育與草根教育、新式與舊式、世代之間的決鬥……?讓我想起《霸王別姬》,師傅與高徒終將一戰。

這個重頭戲裡,妹妹的角色就重要了。她短暫離開張望姊姊背影前進的NPC位置,提醒很快又要離家回城市的姊姊:「未必是舊式技巧不好。是爸爸身體不如從前了。」

在這裡留下的緊張,是後半段爆發的引擎。

啊編劇還是滿厲害的。同樣是要向老父爭取自由,卻用了更墊高衝突,和能夠繼續鋪排劇情的方法。難怪小說老師們都說:你前五分鐘就能想到的結局,都不要用。果然道行太淺(擦汗)。

印度能這樣讓兩個來自農村的女孩打上世界舞台,還是得靠爸爸的慧眼和勇於爭取。畢竟在台灣,我們已經看慣這個制度環境,讓一批一批人「找不到自己」;如果幸運找到了,也不一定能得力於完備的社群支持與制度資源。

很久以前我就說那些靠一己之力在國際闖出名堂的台灣選手,都站在玉門關,只能空望永遠不來的春風。還有臉貼上去叫「中華健兒」,真是各種意義都惹人生氣。

有些成為廢物的人,或者就是完美的「社會化」灰掉、暗淡掉的天才,都是被我們自己的環境,給一車車載去埋掉的。

會不會只是教育沒有早點教他探索、容許他追尋,又不給他一條看得到也吃得到的栽培之路呢?

在片中很有空恥笑兩個姐妹的印度大叔大哥們,也只是既沒有這麼剽悍的爸爸、又得不到國家遙遠的垂憐,去啟發、關照他們的天賦吧。

當然我覺得這樣也很好。生而為人,本來就沒有一定要做什麼。遊手好閒何等快樂。什麼自我實現、有所期待,也是社會所形塑。——只是我也不能真的就完全拋棄這樣的期待就對了。

雖然不脫「大團圓」式的結局,但我很能夠接受。中間的轉折和衝突都沒少,後段的對撞也從父女,轉移到國家級教練和鄉村來的老夫身上。

女兒毫無懸念的選擇,幾乎是理所當然的,很像在用對父親的罪惡感當提款機,來擠兌出觀眾的眼淚。

不過我也是梨花帶淚得有點慘就對了(拉人中拭淚)。

然而————最後————我還是要呼籲:不要生小孩拿來完成你未遂的夢想好嗎!如果她日後長大認真把這份夢繼續當她的夢,是你們兩代的幸運;但如果不是,你就一輩子別想她有「浪子回頭」的可能了。

叫她學琴,她可能把鋼琴砸爛,把手指弄壞;叫她學演講,她可能撕碎講稿,大肆酗酒變菸嗓然後痛學台灣國語。

不要小看報復的意志。孩子沒有義務成為任何人的既遂犯。

阿米爾罕很幸運,孩子沒有他頑固,他把自己的意志打穿進了女兒們的意志,而且沒有把她們受訓挫折、失敗哭泣的臉創立粉絲頁貼到網路上。

因此成就了他與他的——後來尚且成為了背負全印度女性未來們,真是無比沉重的——冠軍女兒。

http://upmdebate.forummotion.com/t305-topic#2945
一位台灣辯手張哲耀寫的:〈變強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