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支支吾吾치치우우,咿咿呀呀이이야야




1.

因為太討厭多車多屍的台灣,老早就決定開學前逃出來,不是為了閃投,那時什麼都還沒成型,可說是大預知大萬歲?

因為待在台灣根本移動不了,喪失所有社會生活。什麼叫社會性死亡?這就是社會性死亡。

或者我也可以選擇購入機車喜提移動的特權,也一併喜提物理性死亡,就是小小多車的國家沒有在阻卻你衝向的將來:斷手斷腳,肝腦塗地,把滿顱腦漿奉獻給這片嗜血的土地。

剛剛好忠誠的象徵就是血與土,兩者綰合為一,可能是很多人的夢。但才不要咧。

至少釜山有人行道,有地鐵可以通往廣安里海灘。釜山小熊點頭如搗蒜:咖啡?也有。餐廳?也有。

廣安里這三個字也是他一一發音,我才用漢字找到。我問他韓國人真的都知道自己的漢字名字嗎?

是啊他說,他叫東見(Dong Hyeon)——啊,突然奔向本壘了,不知道陌生人的關係最後才是告知本名嗎!

看著他對天花板勾勒出東和見,十分可愛。我說why?為什麼爸媽要你看著東邊?他說因為東邊是很好的、banghyang?

我:喔~方向!

落地第一餐是儂特利,經過七彩LED和女體扭腰擺臀,心想韓國也被華人統治了吧?幸好品味還沒有華到把梵魚寺和龍宮寺也加裝LED跑馬。

我:龍宮不是under the sea嗎?那裡頭的God是誰?

釜山熊:near the sea,God是Buddha。

中國人來訊指出:「中國人說韓國是高級版山東、高級版魯味(因為都很男)」這就是我想跟小熊說的啦,毛髮濃密可能也是你們北方特質?好羨慕。我們閩南漳州劉家自帶禿驢基因。

第一天就想回家,到處都好髒好臭,而且熱得要命,機場輕軌站直接不開冷氣。幹嘛才脫離東南亞台灣又投身東北亞台灣啊?叫我妹快來找我,不然可能提早打包,明天就看見我回到家(太快)。

可是第一晚就認識了在地小熊,這一個月好像可以咬牙跟著混一下。


2.

把一堆日文書帶來韓國讀。上岡老師的汽車批判從上世紀末就開始,非常對我胃口。

其他日本專家則書寫日本國內與國外的交通政策、造鎮(まちづくり)事例。

這些事例也很重要,我們不能總是太多理念、太少方法。

雖然上岡直見早在199X的書就說有人這樣指摘他,但他認為「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軸的移動體系,應是不言自明的」。

他簡直預判了別人的預判,因為我們提案翻譯出版那本《車輛霸權》的Amazon頁面就有讀者這樣(列舉出的問題很多,但提供的解決方法太少)批判道。

在想下一本碩士論文該主攻何者,是追本溯源、很理論地去談論來自歐陸的交通權,像上世紀日本法學者那樣扣連到他們的憲法;或者較具體的談各級裁判所給予的論述,還是日本從交通戰爭以降的政策發展史呢?

但我幫別國整理政策史又是在幹嘛?對台灣有幫助嗎?

啊,不是口口聲聲在嫌棄爛島,夢寐以求要脫台換骨的嗎,怎麼怎麼又在癡心妄想一些什麼才對台灣有幫助的事,不行不行!

哼、哼我、我才不愛台灣呢。


3.

很久沒當文盲,上一次學新語言已經是大二開始背的五十音……泰語沒學文字,雖然我覺得那才是正確的語言學習方式。

班上有另一個台灣女生,跟我一樣莫名其妙來韓國,我:「不覺得韓國很髒嗎?」她說本來想去日本但當時已經額滿,只好來韓國。

我:好想回日本。

一起開學的還有日本女士Yoko桑,是高校國語老師,因為很喜歡看韓劇,韓語很溜。之前在首爾住考試院一週被嚇到,這次來釜山改住homestay,她很推薦。

她說完我就立即去找櫃檯吵架幫我換宿。

我:「身為日本人,不覺得韓國很髒嗎?」Yoko桑竟然來自京都,我彷彿他鄉遇故知:「京都是我第二個故鄉!」

來韓國結果一直講英語(對東見),講日語(對Yoko),講華語(對采萍)

中午吃學校隔壁的麻辣燙——可以直接華語點餐,終於吃到原型食物不用再吃漢堡王儂特利,一人才₩7500(160元),好爽但你到底來到了哪國?

今天變成小湯圓重新學認字,邊走邊讀招牌,支支吾吾치치우우,咿咿呀呀이이야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