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去吧] 文青


我跟Dr. Su面對鰻魚飯討論敏感話題

「文青」。要走前他說:「你一定會在
facebook上再打一篇文章。」他剛剛指
定我好幾份不同姿態文青或標籤文青的
日記,所以我現在來交作業。

我說:你的
cultural icon錯了吧!他說:
「那
是你認為錯了。」我說不不,就像
我跟
你說我的fashion icon是許純美一
樣,
你也會覺得有問題吧?你為什麼要
有這
種文化自卑感?大安區信義區又如
何?
就是錢砸出來的姿態啊,他們是文
化爆
發戶,經濟資本不見得都兌換到文
化資
本。穿很憋的褲子,用智慧型手機
加上
LOMO感,熟極而流的操弄文化精
英符碼,
在自介或日記裡嵌入大量獨立
樂團,穿
插冷僻的書名、歌名,再用意
識流打散。
這種型根本氾濫,而且複製
容易。我說
你明明就可以不必這樣!你
又說「噁~」
(鬼臉)可是分明又很想
成為他們(他:
「沒有啊。」),如果
沒有你才不會那
麼在意。他們根本是你
精神的原鄉,你
再怎樣逃出來都只是為
了回去。然後用我高中三年嘲笑一個胖
子的
所有文創潛力,翻來覆去嘲笑他是
姿態
文青,數落他想在文化階級中向上
流動
卻搞錯典範。


是的我很壞,請叫我惡毒文青。
 


[去吧] 你明明就需要


在85度C躊躇買下起司蛋糕前,終於鼓

起勇氣搭訕一名細腿正妹。阻街生活終
於長出對症下藥的眼光:腿越細、皮膚
越嫩的正妹少女,越會對美肌養顏、緊
緻消脂躍躍欲試。最惱人的是她們永遠
不知饜足,大叫:我很胖欸!(搭配捏
大腿)或裝笨賣傻:我不知道耶,天生
的吧(搭配無辜眼)但她們偏偏又善良
得無可救藥,願意替口乾舌燥、腳痠腿
麻的你填一份問卷,對你精心設計的橋
段若合符節地笑。另外一種路人,也不
能說她們不懷好意,躲在煙雨濛濛的眼
鏡後面,冷面拒絕所有笑話與提議,不
管再多錦囊妙計,都覺得自己腹笥困窘。
在「謝謝、掰掰」送客之後,會驚訝自
己又更像個好人了--用蓮花指揮淚,
用腳跟踹柱子。所有情緒,只消在心裡
付之一句:「你明明就需要。」就能夠
轉身再對下一位正妹微笑。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我也承諾,在各位成功之前,我不會離開大家的身邊……」


這應該是她的事業生涯,唯一、也是最後一次的不守信吧。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去吧] 諾貝爾獎:不能說


1.
真的是莫言嗎?竟然有幸和諾貝爾文學
獎得主使用同一種語言書寫和閱讀,感
人得令人髮指,髒話連連(手絹輕壓拭
淚)。攀名附貴,先說先贏:我覺得
《檀香刑》接近神書,《生死疲勞》也
很好。但我比較喜歡張藝謀的紅高粱。
好了沒了。不免曝露我在閱讀上的淺薄
與不貞,但我要說檯面上(哪?)一批
中國作家都好厲害得灑天花冒水泡,當
讀者真幸福(芭蕾旋轉加欣慰燦笑)。

2.
「上一個拿到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名字不
能說,這一次叫莫言。」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去吧] 阻街真人圖書館


在街上講了一些自己也點頭認同的東西。
學弟說我沒有推銷產品,反而推銷了很
多觀念。如果蔡康永可以臉不紅氣不喘
的說他不是無知無感的在主持節目,我
也會說自己並不是無知無感的「被洗腦」,
變成翻白眼口唸印何闐的喪屍教徒。我
是很認真的在篩選於我合用的想法,不
是照單全收所有準則。我沒有那麼無知,
沒那麼脆弱;我還是對形式主義的教條
過敏,所以我不作聲,用自己的話繞過
去繼續。想法也像琳琅滿目的貨物,要
嘛銀貨兩訖,要嘛你不買單,來試試討
價還價。只是總得讓人有機會選擇。阻
街生活一週以來,與其說在行銷商品,
不如說我在兜售觀念。或者我們可以成
為彼此的真人圖書館,歡迎每個誠摯的
陌生人來泡茶聊聊。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讀者

比起當一個幸福的讀者,


我顯然要不知足得多了。


我不只想當一個形式主義,規訓嚴格的編輯大人,


更想當那個躲在雲遮霧鎖的字謎之後閃閃發光的作者大人。


 


承認出來就鬆一口氣了;


畢竟我其實是那種坐不太住,


讀書的每個時刻都想拿鉛筆畫線、與作者對話,


但又挑三撿四、閱讀舒適圈極窄小的人。


看到五雷轟頂的佳句好段落,


除了倒抽一口氣後,一系列的畫線、折角、貼標籤,


看做到那個步驟能填滿我心裡的流沙窪洞,


不過最後都會想立刻貼上臉書與大家分享;


或是明明書還有三分之二沒讀完就立刻琵琶別抱,


開始另一段超展開的旅程,


總之是個閱讀上的妓女,無法專一。




而且通常在過程中都會萬般痛苦,


也很想寫東西雖然不見得比作者厲害(遮臉),


但偶爾也真的會有「拜託這三小」的感慨,


或「靠妖為什麼我們風格如此相似」而有「果然是同代人」


乃至「果然我還是受時代所囿,拔尖不了時代」




進而重新回到剛決定翻開一本書的沮喪狀態,


或乾脆繼續回去上網了,科科。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什麼時候就都不一樣了(又寂寞又美麗)


蛤,我要哭了,剛剛在看2009年和同學草創的共同板裡的文章,有大
時辦活動吵到老人的事件懶人包,突然好感慨喔。那時候整座校園還
數不盡的迷霧角落,一座校園+四年時光可以給我的東西,都還在薄
霧黎
明裡剛要開始,一切仰之彌高,連呼吸都不敢用力。如果那時就知
道自
己將會花很大很大的力氣在處理寂寞,過渡情緒,不屑一座堂皇學
院裡
端坐著的神祇,對興沖沖熱熱鬧鬧跟著走的隊伍開始有了疑慮……
不過
是在重複高中三年,往人群背反的方向走而已。好像也只是回到原
點,冷眼看紙花散落。繞了一圈,很多迷路,困頓。第一個冬天開始之
際,像從背後被落雷擊中,到現在一直好好壞壞,縫縫補補。咬著血珠,
穿針引線的過程都還歷歷在目。沒想到上了大學才發現自己不愛讀書。
最要緊的都不是那些上課趕報告的模糊記憶,反而是騎車在學校裡學校
旁邊附近穿巷繞弄,午夜在一個人驅趕的無數暗影間穿梭,跑到系館藤
椅區喝茶吃水果,到讀書室裡上網向陌生人say嗨。往後的我一定會很
想念很想念這樣的自己,又寂寞又美麗,打混摸魚,晝伏夜出,無所事
……可是又親手成全和毀壞很多東西,走過來一路上滿地是閃閃的、
扎人的玻璃碎渣。最後我們都要轉身星散的,謝謝你們陪過我栽跟斗,
詛咒我會死或失戀,不罵我不努力所以現在都是一群狐群狗黨酒肉朋友,
質疑我,也若即若離,偶爾也需要假笑應對。想想來台北的六七年到底
發生了什麼,好像什麼都沒發生,又好像什麼都發生過了。每天都在一
葉知秋的旋轉,明明過著重複的日子卻什麼時候就都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