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日 星期二

念念不忘


真的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從幾個月前向逸馨提起,想做的事很明確。

 1.是在馬祖網羅起對地方有興趣的年輕人。

我真的覺得馬祖高中很可惜,這不是我作為外人的意見,是馬高人回頭看青春,也覺得那三年基本浪擲。

作為學生,沒有自主的社團活動;作為馬祖人,沒有和在地深刻的連結,無論是學習在地知識或者經營在地議題。

我也常常好奇馬高年輕人都去哪?大概跟我學生一起打咖了。

我的方法是這樣:我會辦一場「不用靠保送也能進理想學系!升學帝后教你累積備審資料,對教授會心一擊!」講座,強調課外知識、經歷對大學的重要性。

脫穎而出除了成績本身平盤,馬祖人身分根本就是值得操作的最大亮點,有沒有好好善用?

以此切入,歡迎和我們保持聯繫,一起讀書、跑活動、了解在地,組織起來,到了台灣有人照應,讀完書,一定也會有人願意回到馬祖,帶著知識反哺家鄉,接下棒子。

這樣才能一直有愛的活水注入,不讓老骨頭寂寞的面面相覷。

投完票那陣子好像是高中生的期末,準備放寒假,有意願來馬分享的朋友歡迎聯絡。

 2. 是除了在地的年輕人需要掌握,還有對台灣我們也需要召集盟友。

我一直很憂心馬祖的政治前景,身處在兩個民族主義的夾縫,如果我們不積極向台灣人發出「我們不同於主流政治人物、媒體形象」的年輕人的聲音,那就等於容忍台灣人將在可能的未來,因為無知而對任何金馬的政治處分默不作聲。

對,一定要跟金門的朋友一起,就是跟台灣人聊聊「我們在過什麼生活?這樣的生活是受到什麼樣的歷史所形塑?我們年輕金馬人對『共同體』的想像又是什麼?」

這條路徑因為明年的東亞共同工作坊很可能辦在馬祖,而也逐步有花開之勢。只卡在企劃、文案怎麼鯨吞千萬,觸及最多人,又精準投放,找到最渴盼的受眾。以及台北場地太貴XD

我也沒很積極在搞,只是把這些念頭放在心裡,漸漸有些資源就出現,人脈也互為連結,各種力量把你捲入或者前來助陣。

蘇靖雅一定會說:你看是真的!吸引力法則啦!全宇宙都來幫忙你啦!

這些不慌不忙,這些氣定神閒,似乎真的是做直銷打下的基礎。但我沒有要原諒童老師喔不要搞錯。

我問巫醫,唉怎麼辦這把歲數才在那邊很破的讀日文,根本記不起來,用很老的腦在那學習抽象事物,人生是不是已經來不及了?

智慧如巫醫答以:可是你現在做的事,哪是你寫那兩本日記時,可以做得來的啊?

我都忘記幾年前,還是憂鬱到被巫醫診斷「需要光照療法」的少年了。從那時走到今天,好啦,已經夠豐盛了啦。

憑一口氣,點一盞燈。燈在人在。講得真好。

所謂貴婦命也大抵如此:不能勉強做什麼,鐵定會不甘願而做得老爛。寧可輕鬆做,寫意做,想到才做,薛丁格的做,方可水到渠成,無心抽插出一片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