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老師說,他早上被我們研究生氣到,除了有人擺爛,說出跟文本完全無關的見解,或者讀錯週次,直接得到老師「下週你報告」的賞賜。
下課後,同學跟老師要英文版讀本,老師說這不是他的義務,他不是同學的助理,這堂課的要求是讀中文。同學說老師在為難她,「所以你有但不給我?」
老師說他氣炸了,掉頭就走(氣炸結果才掉頭就走,太優雅了)
同學還說老師「都沒在上課,都在聽同學報告,也不講解名詞解釋」老師說我整合同學的討論、給予回饋就是在上課,如果她認為這不是她能夠負擔的上課方式,請停修。如果還要老師配合提供文本,那好,學位你拿半個。
老師黯然的說,來到台大就是希望學生有好一點的程度。但如果有一天真的沒人能接受這種討論、沒人要修我的課、我被市場淘汰,那沒關係,老子就不幹了。
本以為教授威風八面,沒想到也有各種苦楚。
若非這種「美式」討論課,我大概也無法想像學生能跳出來引導討論到自己的方向,和老師電光火石、你來我往(但常常弄不懂現在討論的標的是什麼就對了)......
老師在第一堂課就說:你不發言是自私,憑什麼大家要白白成為你思考的資源?
且老師面對我們支離破滅的發言,都要重新整合後再幫我們的討論推進。這很難耶,如果你當過任何活動的主持。
雖然我上課永遠是?_?
而且下定決心此生不要再修文化研究了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