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365*] 320〈泰不乖:在暹羅談河流〉

我現在胃好酸。也許真的是曼谷
夜市一串十銖燒烤內臟的威力。

在湄南河上遭逢暴雨驟襲,就一
併想起泰晤士河和塞納河。那些
美麗的城市總有一條明媚的水脈
流經。而我城台北的淡水河,卻
得在高大的水門外巴巴張望,河
與人彼此乾渴,卻咫尺天涯、動
如參商。

暹邏多水。每次登岸,就都證明
了蘇童《河岸》為真:暈岸確實
存在。對長久逐船居水的人們而
言,堅實的河岸才是他們飄搖顛
簸、為之暈眩為之卻步的所在。
王德威說的,「河是流放,岸是
律法。」--光是這句話就讓我
不解,文學研究怎麼會沒有價值?
如果每個讀者都用語言解釋語言、
用語言繁殖語言,又何妨一語中
的者的疊床架屋?

我真的很不乖耶,明明在國外都
不寫一些遊歷美談,還在不負責
任亂寫些在台灣島上分明也能寫
的事情。反正就讀萬卷書行萬里
路之類的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