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6日 星期二

傲慢與偏見



我會定期去豆瓣的《島嶼妄想曲》頁面海巡,看又有多少祖國同胞被詐欺,日前多了一篇來自香港的評論,東一句非常生動、西一句鮮活十分,抽象得跟書一樣。我擷圖給人看,他說:「又是學者吧?」

學者A杜撰了虛空,學者B煞有其事復述並謳歌著虛空,我稱之為學界這場域的華麗魔法:「買空賣空」。

這本書唯一的行善積德恐怕是讓我發覺對祖國內地而言,金馬議題是有吸引力的。壯哉龍應台的「民國認同」,畢竟金馬是全世界唯二從中華民國建國就絃歌不輟,須臾不曾脫離也的彈丸之地,不像右岸從1945才「光復」,左岸則從1949年易幟。那塊「是我們又不是我們的,是他們又不是他們的」含混與敵意,是浪漫滋長的溫床。

惜從去年底中研院人社專書獎頒發,宛如知識上的背書、鍍金,疑似祖國學界那兒也推波助瀾,讓這本偽知識之書貍貓換太子。所以我對這個獎非常介意,對中研院的信心也降到低點。

只能跑過去跟這個香港人說:「欲瞭解馬祖,建議閱讀《小島說話》」代替我滿肚子的髒話。

嗣後看到熊貓轉了一則短文,寫得真好:

「學術界崩潰的根源是把一群生命經驗匱乏、高度同質化的人關在培養皿裡,寄期望於他們的純靠邏輯推理,從真空中產生對於世界的洞見。

生命經驗匱乏的好學生,(人文)學術洞見也會因為其人格的單調而黯淡無光,逐漸淪為學術流水線上的螺絲釘。不要用你的人生去feed現有的腐爛的學術體系,就像不要在清末考科舉。」

把這段話迴向給耗盡全力只產製了傲慢與偏見的台大正教授和學院一切有勤眾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