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去吧] 失控的正向思考



作者認為,這種思想風氣源美國的新
教倫理。上層階級一廂情願地認為,人
會貧窮是咎由自取的,是懶惰和其他壞
習慣造成的,更甚者,是心裡不願變成
有錢人。他們鼓勵青年人領取低薪,說
是培養企業精神,正向思考儼然成為企
業的打手。不過,近年經濟崩盤,失業
率不斷飆升,這些論調已證明是謊言。

作者並不反對探索內在與自我成長,但
強調要能面對社會的真實境況,世界上
並沒有無盡的財富,貧富不均是政治、
經濟與社會結構問題。世界不會自動變
好,我們應該尋找對策、相互幫助。更
重要的,幸福不是來自一味寄望於結果,

審慎評估風險、務實規劃工作,努力的
過程就是最大的收穫。



這也是我一直想講的。但我也不覺得結
構就是個人逃避的藉口。至少我的身邊
就不乏出身勞動背景的同齡友人,都還
願意努力透過個人能動尋求向上流動的
機會。我同意當今各種成功學、勵志書
紛紛筍出,宛如邪教,也同意一味鼓吹
人們求財致富,只是限縮了所謂的「成
功」。金錢本來就應該只是滿足下一階
段自我實現的基礎或手段,因此在賺錢
的過程中如果感到茫然、空虛,其實就
是警訊。也覺得一面倒的強調個人的努
力與成功,會忽略外在現實條件的不公
與傾斜,以致對於貧窮永遠只能採取個
人化的解決方案,無法集結力量去撼動
結構。


只是別忘了,作者要能做出這種思考,
依賴的也還是一定水準的生活品質與文
化資本,或者至少要有某種程度的報酬
與閒暇,以使她無後顧之憂,能專門從
事思考(如批判僵化的正向思考)。物
質條件不是不重要;就算她能忍受極低
水平的物質環境,也並不表示所有人都
必須採取同一標準。我也不認為個人追
求理想的生活方式或生活品質就罪該萬
死。對一個開始進行業務工作的新手我
而言,有許多時候,就是要面對各種出
奇不意的打擊,惟有練習而來的正向思
考可以在最快時間重新整裝,恢復行動。
如果沒有對理想的嚮往,正向思考就只
會是萎癟的氣球,流於空洞。所以我也
不覺得正向思考就這麼廉價,一無是處,
或只是蠱惑大眾的糖衣毒藥。雖然正向
思考的確很容易與個人化的解決方案相
連結,但畢竟可以視作其來有自(照作
者所說,大概是新教倫理)的修辭策略,
這跟能不能夠對結構進行反思是兩碼子
事吧。

--


謝謝大家對這篇文章的關注。

我知道這裡的論述還不夠充分,需要更
細膩的說法。(而且第二段有點在紮稻
草人,看了黑影就開槍,哈哈)讀了書
之後,我也有一點
點不同於前面那麼武
斷的評論。我覺得
作者不是刻意打迷糊
仗,但是她的田野
肯定不夠深入,或者
說至少是有些地方她
看到了,有些地方
她看不到,但她還是
被迫只能以這種侷
限的視角進行全稱式
的攻擊。比方,至
少我從事類業務(因
為業務並非這份工
作的全部內容,只是
成分之一)的場合,
雖然總有「你負面
了。不能負面。」的
糾察,但成熟、希望你可長可久的同

一定是告訴你「不勇敢後的勇敢才是

正的勇敢」。意思是,他容許你不勇
敢、
不成熟、不能承擔,但並不支持永
遠停
滯在裡頭,反而以穿越這些低潮後、

「更好的你」作為鼓勵。我想就像許多

事物一樣,正向思考也是很考量脈絡的。
比方如果是在街頭與人短兵相接,當然
沒有時間讓你頹喪,大家都會說「拜託
有什麼關係!下一個會更好。」但是
「成功不是轟轟烈烈,而是點點滴滴」
就說明了,在離開短兵相接的場合,退
到只有我們自己的時候,更重要的就是
心態的調適,長期的情緒經營。繃太緊、
虛偽的開心,不只疲憊,也會被人看出
破綻。

作者的本意當然是要提醒現今把正向思
考拿來當信仰膜拜,而且甚至彼此糾舉
的風氣是矯枉過正;但她交代得不夠周
全的說法,卻很容易拿來讓心中早有定
見的人繼續操作:「你看你們就是……」
而有合情入理的藉口組織成另一個負向
思考的支援團體、質疑的網絡,還以為
自己比較「真實」、甚至比較「高級」。
負向思考當然不必教,也不用動用什麼
教練什麼講師,因為那就是大部分的社
會狀況。但你從來沒想過「喔原來我在
負向思考。」而且儘管你負面了,就會
比較聯想到結構問題嗎?「林北/林娘
整個賺不到
錢。幹!啊,我知道惹,一
定是財閥聯合國家機器
,制定各種傾斜
於既得利
益者的法規,讓我永遠那麼窮
困!」你
也很難想到這些吧?反而你還
可能更向富人認同
更加認命呢。

最後,容我引用一段學長在臉書對這本
書的思考:「正向思考的信奉者和『成
天躺在那裡等著不勞而獲的懶人』有很
大的差別吧,我想,正向思考的信奉者
往往才是這個社會最辛勤、最戰戰兢兢、
最自我控制的一群人。」

這本書仍然提醒我們,所能做得更多的,
是在正向思考之外,依然承認社會、政
治上,我們面臨許多不公和正義的挑戰。
遠離政治看似明哲保身、潔身自愛,卻
不會讓你自我催眠的世界變得更好。相
反地,如果我們都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對一件公領域的事情提出關注,甚至實
質(金錢、勞力、知識、時間)的貢獻,
那我們就有可能一起讓這個世界變得更
好,而有朝一日不再需要這些正向思考
的嗎啡。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去吧] 休眠


つつ是一邊怎樣一邊怎樣;つつある 是
逐漸的怎樣。完全翻桌。每次上到文法
我都會開啟自動休眠模式,老師要獨撐
大梁。半夜睡不著的時候是認真想,到
底讀研究所要幹嘛?小瞇一下就睡過頭
了,沒有縫隙遞出停修申請書。我怕會
把自己的懶惰上綱到對學術的疑慮,但
真的對研究也毫無熱情,至今仍然無差
別的痛恨註腳與出處,問題意識和文獻
回顧,更別說要下田野。如果不能交出
一輩子的承諾,那還是別去打擾別人生
活比較好吧?我倒不會實用主義的埋怨
「讀這有什麼屁用?」而只是常常對學
院體制裡格式化的語言不耐煩而已。也
很討厭將語言當籌碼,把知識拿來博奕
的人:「社會系的人好像有一種傾向,
喜歡把事情說得很難。有時候我會懷疑,
這些人真的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也
對許多學院中人很反感,對諸多教授控
很納悶。寫了
這些,說來還是很擺盪,
畢竟我對知識是真的還有一點點的孺慕
啊,
仍然吸引我願意仰頭去觀望,看到
烽火還是會淚光閃閃不落人後去拉
椅子
觀戰。我早就排除
升學有利就業的宏圖
了,只是不免還是有人生就該無縫接軌、
應屆考取的升學主義幽靈作祟。如果一
邊傲嬌說哼我才不顧社會觀感,卻又不
著頭緒跑去讀研究所,根本就口嫌體正
直。這個約制還是太牢固了,雖然我花
了整個大學生活在睡覺、晃悠、說垃圾
話,但顯然還是太乖巧討好。學生身分
是防護罩,打開之後的空氣有毒;但繼
續躲在這裡,我的指針也不會突然有方
向,再瞎耗就換時間有毒了。跟日文老
師聊天,她是博士班逃兵,本來也只是
想找人確認自己的心意而已。她說你比
較適合從事自由業吧?如果不喜歡還硬
讀一定很痛苦,寧可先去社會上晃晃,
反正研究所隨時為你而開啊,而且多半
從職場上回來讀書的人都讀得比較開心。
我要說什麼?大概是祝福下定決心要升
學的同輩,勸阻不明就裡只好從眾的小
孩。我自己可能要先去找粉紅迷彩和鑲
鑽步槍來(翻白眼)報效國家。但說不
定下一篇我又改變心意了,這種事誰知
道啊。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占領


 這是祈家威。

1986年他就與同性伴侶攜手到法院欲公證結婚,
可想而知,法院堅不受理。 

1990年代就自己在西門町鬧區設攤,
販賣保險套,宣傳反愛滋。

2000年他再度挑戰同志婚姻,再吃閉門羹,
於是申請釋憲,卻遭駁回。 

2012年他在同志遊行上,每一個角落,揮舞六色旗。

台灣不缺乏孤獨的先行者,
更不缺乏冷漠、理盲、犬儒的大眾。
如果韓寒在中國崛起爆紅,
一個青年的一兩句不踩線的實話就撼動了一個大國的神經,
那真是庸眾的勝利。

如果保守勢力還在島上興風作浪,
如果政治人物還以「社會共識」為由,別過臉去。
如果多數人還在照樣造句:「我不反對同志,但是……」
而剝奪了同志作為人,基本的制度性保障(如婚姻)
那就是台灣庸眾的勝利,是所有台灣島民的失敗。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日文翻譯練習

劇場に行った時のこと。


「携帯電話をお持ちのお客様は、マナーモードではなく、必ず電源からお切りください」というアナウンスが流れました。すると私の近くにいた60代くらいの女性達が、


「電源を切れったって、どうやって切るのよねぇ」


と言い合っていたのです。


その話を聞いて私は、「知らないの?」と驚くと同時に、「そうだったのか!」と思ったのでした。劇場などで携帯を鳴らしてしまうのは、比較的高齢のかたが多いものですが、不注意で電源を切らないのではなく、単に「知らない」だけだったのかも、と。



這是去劇場時發生的事。


「若您攜帶行動電話,請您務必關機,切勿僅調成振動模式」廣播如是說。這時我附近一群大概60來歲的女性們:


「說要關機,可是該怎麼關啊。」如此相互討論著。


聽到這種話的我,「不知道嗎?」驚訝的同時也才「原來如此!」在劇場之類的地方讓手機當場響起的,的確是高齡者偏多。他們並不是因為不注意而未關機,而可能是單純的因為「不知道」(如何關機)。
 


Connected


 


/翻譯 亦


 


如果未來我腰背佝僂,
你是否會前來幫助?

如果我無法抵達終點,
你是否在那裡帶領我?

如果你的聲音是重要的,
我是否會讓你繼續沉默? 

而如果一日你落淚哭泣,
我是否有能力給你安慰?

如果球提早了一秒抵達,
你是否會 (yield it to the wind

如果我要你聆聽,
我是否會聽見你的呼吸?

如果我們夢想一個國家,
你是否放任我睡去?

而如果我的心大得難以為繼,
你是否將出借給我你的胸腔? 

如果我失去了語言,
你是否會接通我……
即使在沉默之中? 

--

也是相當簡陋的試譯之作XDDD 


[去吧] 蛋洗



什麼是自慰蛋?這就是自慰蛋~(圖來自部落格【台大潤滑液男孩】,點圖滑入>///<


(妙麗式舉手發問)有主流媒體報導同
志遊行嗎?有的話,有清楚標示本屆婚姻與伴侶權的訴求嗎?鏡頭除了水男孩姣好身姿,是否也涵蓋攝影熊爸、制服聯盟、同志親友等異質的同志族群?沒有的話,請準備自慰蛋洗各新聞台大樓。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去吧] 學們


上次跟學弟聊天,才想起在中文系和社
會系的求學氛圍有很大的差異。陳C信:
「你到老了就會知道,老狗真的變不出
新把戲。」O麗娟:「不要隨便去挑戰
經典。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中間都經歷
了千錘百鍊。你的批評只會凸顯自己的
無知。」好啦我也不知道這兩位老師糾
境u迷u代表性,但我就是會覺得他們
很強調「守成」,尤其是後者,我簡直
快被她(和她的文學史)逼瘋。你不夠
偉大所以你不要妄言。人類所有的成就
都被成就了,所有突破都被突破了,遲
到的我們都只是老狗。相較於社會科學
的老師,第一課就先教某事之所以為科
學,不是因為它永恆為真,而是因為能
被證明為誤。所以不能被證明為誤的宣
稱,叫偽科學。我不是要說科學與文學
本質上的差異,而是提出一個可能:兩
個學門發展出不同的知識態度--把經
典供在神龕擺起來膜拜;翻出經典,與
之辯論--是否也多少預言兩學院的學
生不同的世界觀,與其後發展出的知識
度與日常實踐?


 學長:我已經被騙了六年了,不要再
 被那些人騙了,只要稍微想想為什麼
 過去幾十年大作家都出在外文系而不
 是中文系就知道了。


 我:或台文所。由中文系的人來說這
 種話完全免除我這外人戰科系的疑慮XD


 學長:我最近越來越覺得自己格格不
 入了,應該也快變「外人」了……




[去吧] 世代


晚上在公館遇到一個超優質的年輕人。

他從高雄來,剛到臺北沒多久,現在在
知名黃色M型連鎖速食店擔任大夜班組
長,總之是一個小有管理權威的職位。
聽他陸陸續續說出的經歷,包含從國中
即開始出外工作,在可以叫小姐作陪的
吧當過調酒師(所以問我想喝什麼酒打
底的血腥瑪莉),賣過芒果冰沙,小有
積蓄後曾經想再湊錢加盟中南部知名的
雞排攤。他打開他的筆記本,除了速食
店需要記誦的產品資訊與服務須知,還
有一面接著一面,密密麻麻,「我有什
麼想法就會寫下來」。有他過去的人生
計畫,有真心誠意的信心喊話,「不能
只停留在這裡,要更努力」。他說讀台
大真的很好耶,讓我也想重考念台大了。
我們輪流用單車載對方,向他介紹這座
我已經熟極而流的校園。我說你好厲害,
社會經驗好豐富;他說我覺得會念書的
人比較厲害。瞬間汗顏。他說台大真的
很大。本來他還怕被我笑,我只好引用
久把刃大大最膾炙人口的名言循循善誘:
「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
值啊!」他說我想要讓台灣變成綠能之
島,想蓋出自己的綠建築,所以現在很
想認識設計系的人。我正襟危坐,說:
「好笑在哪?」甚至對核能都正在思考。
繞了校園一圈之後,他說我還想創辦一
個平台,讓台灣的年輕人有機會發展才
華、實現自己的夢想,比如他來這裡工
作,可以只工作三小時,照領四小時的
薪水,剩下的一小時就能去學他想學的
東西。再度汗顏。我想說台大哪有你來
得大?重要的是,他才19歲。


或許是我觀察失準。我認識的許多台大
同學,比較注重的常常是眼前的吃喝玩
樂。對於未來不見得有比他深遠但也折
騰的想法。他們常常高估(或低估)自
己,錯判形勢,想要謀得一個好職位了
此一生,或者乾脆前仆後繼擠進公部門
搶任公務員。他們抱怨時代,但不見得
都有改變集體現狀的積極作為,當然連
自己個人能夠、或者應該完成的事情,
也都無限下修了。我想說的是,比起很
多社會位置更邊緣、社會條件更欠缺的
同世代,我們的安於現況、明哲保身不
啻就是怠惰,玩日愒歲。我也希望這只
是我失準的觀察。


再來是我自己事業的部分。這個優質的
年輕人,心胸開放、肯改變、肯努力,
卻已有另一名經營者積極跟進。雖然我
的解釋才讓他「打通關節」,但前面的
深耕努力卻是撿現成便宜,無異於收割。
當他說我應該還是會選擇加入另一位經
營者,不用說當然是很難過到還有醉月
湖畔白鬚老爺爺化身的螢火蟲在新生南
路麥當勞前閃爍給我看。但我才體認到,
別人對事業究竟何等認真,願意等他凌
晨三四點下班了繼續聊,聊到東方白;
每下南部便邀約。這樣的努力,不愧是
藍鑽等級。我從他們的身上都看到自己
的不足,極度不足。或許我也可以侃侃
而談我的夢想,但我就是生活在同質的
蒼白舒適圈裡,且行動軟弱,自律尚待
建立。我想要認識更多人,想再把腳多
往現實社會多跨一點。多聽一則故事。
再謙卑一點點、認真一點點。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去吧] 異質都在

http://www.twpride.org/twp/?q=node%2F54
同志遊行離原住民同志有多遠? /達努巴克

非常難得的一篇文章,從原住民(族群)
的身分出發,遇到了同志(性別)。走了
那麼多年,主流媒體依然沒有長進,只捕
捉華麗跨、水男孩的身影,不斷再製對同
志族群的刻板印象。但在鏡頭之外,還有
長相、性情、人格皆各異其趣的不同同志;
他們之中絕大部分是台灣漢人,一些海外
飛來熱情串連的異國臉孔。但原住民同志
不只缺席在鏡頭以內,甚至遠在隊伍之外。
同志對於社會,本來就是一群存在即挑釁
的奇怪的人。如今這個奇怪的群體之內有
越來越多人開始標舉出自己的合而不同;
現身政治一直是同志運動的拿手好戲,原
住民同志一脈相承,循此路徑集結出櫃,
讓所有人再度恍然大悟:「對噢明明就有
你!」

--「是的我一直都在。」


[去吧] 占領宣言



準備好操起娘娘槍來占領台北城了嗎?

正如舒雯學姐說,他們幹了,他們不知
道我們幹了;那我們就幹給他們看。想
一起化身彩虹,用身體宣告存在的女孩
男孩小雙小異小同小跨跨,邊走邊聊邊
唱歌,在太平盛世面前閒話家常,聊那
些都市恐怖病,空間歧視症,歷史的集
體健忘,權利的消失魔術。週六12:45,
捷運台大醫院站一號出口。不見不散。
(把衣櫃中的崔苔菁亮片舞衣與華麗孔
雀羽毛裝拿出來曬)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去吧] 那些,對話錄


1.

Y:「學姐,你有對什麼人或什麼事情
生氣過嗎?(你總不可能修養一直那麼
好吧?)」


學姐:「當然有啊。只是我常常在對人
或對事的憤怒之後,感到更多的反而是
悲哀。(就你會想,這件事他為什麼能
這樣講?理解了他之所以說這種話或有
這種反應--可能是他個人、也可能是
某種社會態度的顯影--你就不會感到
生氣了,而是覺得同情或可悲。)」


2.
學姐:「劉亦我覺得你其實是一個懶惰
的人,只是靠自己一點才氣和小聰明,
就能讓自己(的文章)得到讚譽。」


上線:「我覺得啊,你都在靠天賦做事,
什麼時候才要靠努力做事呢?你對自己
太好了。」


他們都沒有兇的意味,只是相距一年,
不約而同,都對我語重心長。按讚有輕
如鴻毛,有重如泰山。關係也是,情感
也是,言語更是。該在意的反而不是受
教的當下,而是此後,如果我願意再多
盡一分力氣,那會有多厲害。龜兔賽跑,
寓言猶在耳,不想就是我的真實人生。
這世界最恐怖的事就是,比你厲害的人,
比你還努力。該來許願:不要只是「他
好天才」,而要「他超努力」。我們不
用再去爭相目睹與傳誦天才,反而能找
範本證明自己也可以。與其要說故事,
寧可變成鬼故事,嚇得人屁滾尿流。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去吧] 幽冥考據學


看過絕叫靈動影片之後,覺得亞洲鬼片
(日本、泰國)都很逼真呢,可說是幽
冥考據學:下垂掩蓋全臉的長頭髮,白
衣服,半透明,奇怪的姿勢(如倒吊),
漂浮,若隱若現突然出現在霧玻璃或浴
簾後(以後絕不安裝這兩種東西……),
眼睛,探頭,瞬移,穿牆……我也很想
拍一部鬼始終沒有出現、或要出現不出
現的鬼片,就像寫寂寞繞來繞去,就是
不能用到寂寞二字一樣。我在想是不是
該對隔壁房的胖室友說,拜託我怕鬼,
請留一盞燈給我;最好他就不要回答:
「我沒關啊……」
 


過節 /鯨向海


過節
 /鯨向海

我打開鏽蝕的記憶

是朋友來信問候:你過得好嗎?
我也不知道。
我每天固定工作,太陽固定起床
薪水固定我的衣著飲食,就像
以前,教科書的規格固定
考試的答案。
我過得好嗎?


看電視特別容易傻笑
躺在單人床上特別容易迷路
紅磚路上容易踩傷白日夢,
就像以前闖進愛情幽暗的鼠蹊
被慾望擦痛的窘境。
我過得好嗎?
我的手還是會想觸摸那些事
我的腳還是跨向那些地方
我的喉結還是只周旋某些辭令
我的臉還是越來越像某些討厭的傢伙
像山群在冬天其實也畏冷
卻以霜雪苦候溫暖的腳印。
我過得好嗎?過就這樣過了
在預支了太多燃燒不得不
熄滅的時刻,在所有童年的魔法
都猝然失效的時刻
過就這樣過了
時間殲滅這個世紀
我被迫往下一個遷徙,但就
這樣過了,維持一顆蘋果
在靜物畫裡的位置
像一片哽住的烏雲雖想離去
從這首詩只能飄進下一首詩的雨季。
「你過得好嗎?」
朋友我終究不敢反問你
你是我過得最好的時光裡
最最溫暖的一個場景。

[去吧] 人形子宮


看清宮戲碼,女人作為男性再生產工具
的定位實在明顯透惹。宮女妃嬪的唯一
目的就是要「好好服侍皇上」。服侍其
實就是要當皇上百依百順的性玩具,以
及皇上在前朝糾結惱怒時的溫柔鄉。無
論是身體上
的或情感上的,女人的功用
就是討好皇上與皇上的陽具,讓皇上在
和殿早朝、或在養心殿批摺子時,能
神清氣爽,精神飽滿。

社會上的
再生產如此,生物上的再生產
也是如此。每個女人只是一個移動人形
子宮,負責讓龍精著床,誕下龍裔。年
老色衰的妃嬪可以恣意丟棄,
因為隨時
可以再找下一批年輕貌美的人形子宮讓
皇家綿延子嗣。可憐
的是,能夠完美執
行兩種再生產的女人,皇上床榻的大紅
人,一
方面身負聖眷恩澤,另一方面卻
得疲於防堵來自後宮其她女人的算計

折磨。說起來真可悲,紫禁城方圓百里
唯一合格(擁有完整陽具)
男人皇帝,
也是唯一有權逕下定奪的人,卻常認為
後宮波瀾只是「女
子之事」、「唯女子
與小人難養也」。不知道如果是女皇坐
擁後宮,
是不是這兩句話也該反過來說?
如果今日婚姻不是從夫居,而要女人

擔家計,翁婿獨處終日,會不會上演的
早就是「惡岳父與壞女婿」
。婆媳?當
然沒有問題。
 


聞天祥的電影與台北

我的人生關鍵字:【台北】【時代】【少年


聞天祥:

帶領近年臺灣電影復興的龍頭《海角七號》男主角
登場的第一句台詞竟然是:「我操你,我操你媽的
台北。」讓自稱對電影最友善的台北,情何以堪
(稍微言重了)。但八O年代台灣新電影的健將小
野說「去台北化」也是電影進步的象徵。就像羅大
佑唱「台北不是我的家」,林書宇的《九降風》回
到新竹,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重返彰化,林育賢的《翻滾吧!阿信》則把故鄉宜
蘭變成相對於台北的救贖。過去,台北總是異鄉人
「向前行」的目的地;打拼、成功、或者失落,都
在這裡上演。但總可以選擇讓故事不在這裡結束吧!
高喊「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的《練
習曲》用單車環島一週,偏偏不進台北市。同樣是
機車呼嘯而過,魏德聖的《海角七號》暗暗告別台
北的街頭空鏡,和他師父楊德昌《青梅竹馬》當年
直飆總統府的挑釁,竟是兩番光景。表面上新導演
們彷彿背棄了這座城市,其實是解放了束縛。神話
不再,離去才會再回來。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去吧] 文青


我跟Dr. Su面對鰻魚飯討論敏感話題

「文青」。要走前他說:「你一定會在
facebook上再打一篇文章。」他剛剛指
定我好幾份不同姿態文青或標籤文青的
日記,所以我現在來交作業。

我說:你的
cultural icon錯了吧!他說:
「那
是你認為錯了。」我說不不,就像
我跟
你說我的fashion icon是許純美一
樣,
你也會覺得有問題吧?你為什麼要
有這
種文化自卑感?大安區信義區又如
何?
就是錢砸出來的姿態啊,他們是文
化爆
發戶,經濟資本不見得都兌換到文
化資
本。穿很憋的褲子,用智慧型手機
加上
LOMO感,熟極而流的操弄文化精
英符碼,
在自介或日記裡嵌入大量獨立
樂團,穿
插冷僻的書名、歌名,再用意
識流打散。
這種型根本氾濫,而且複製
容易。我說
你明明就可以不必這樣!你
又說「噁~」
(鬼臉)可是分明又很想
成為他們(他:
「沒有啊。」),如果
沒有你才不會那
麼在意。他們根本是你
精神的原鄉,你
再怎樣逃出來都只是為
了回去。然後用我高中三年嘲笑一個胖
子的
所有文創潛力,翻來覆去嘲笑他是
姿態
文青,數落他想在文化階級中向上
流動
卻搞錯典範。


是的我很壞,請叫我惡毒文青。
 


[去吧] 你明明就需要


在85度C躊躇買下起司蛋糕前,終於鼓

起勇氣搭訕一名細腿正妹。阻街生活終
於長出對症下藥的眼光:腿越細、皮膚
越嫩的正妹少女,越會對美肌養顏、緊
緻消脂躍躍欲試。最惱人的是她們永遠
不知饜足,大叫:我很胖欸!(搭配捏
大腿)或裝笨賣傻:我不知道耶,天生
的吧(搭配無辜眼)但她們偏偏又善良
得無可救藥,願意替口乾舌燥、腳痠腿
麻的你填一份問卷,對你精心設計的橋
段若合符節地笑。另外一種路人,也不
能說她們不懷好意,躲在煙雨濛濛的眼
鏡後面,冷面拒絕所有笑話與提議,不
管再多錦囊妙計,都覺得自己腹笥困窘。
在「謝謝、掰掰」送客之後,會驚訝自
己又更像個好人了--用蓮花指揮淚,
用腳跟踹柱子。所有情緒,只消在心裡
付之一句:「你明明就需要。」就能夠
轉身再對下一位正妹微笑。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我也承諾,在各位成功之前,我不會離開大家的身邊……」


這應該是她的事業生涯,唯一、也是最後一次的不守信吧。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去吧] 諾貝爾獎:不能說


1.
真的是莫言嗎?竟然有幸和諾貝爾文學
獎得主使用同一種語言書寫和閱讀,感
人得令人髮指,髒話連連(手絹輕壓拭
淚)。攀名附貴,先說先贏:我覺得
《檀香刑》接近神書,《生死疲勞》也
很好。但我比較喜歡張藝謀的紅高粱。
好了沒了。不免曝露我在閱讀上的淺薄
與不貞,但我要說檯面上(哪?)一批
中國作家都好厲害得灑天花冒水泡,當
讀者真幸福(芭蕾旋轉加欣慰燦笑)。

2.
「上一個拿到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名字不
能說,這一次叫莫言。」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去吧] 阻街真人圖書館


在街上講了一些自己也點頭認同的東西。
學弟說我沒有推銷產品,反而推銷了很
多觀念。如果蔡康永可以臉不紅氣不喘
的說他不是無知無感的在主持節目,我
也會說自己並不是無知無感的「被洗腦」,
變成翻白眼口唸印何闐的喪屍教徒。我
是很認真的在篩選於我合用的想法,不
是照單全收所有準則。我沒有那麼無知,
沒那麼脆弱;我還是對形式主義的教條
過敏,所以我不作聲,用自己的話繞過
去繼續。想法也像琳琅滿目的貨物,要
嘛銀貨兩訖,要嘛你不買單,來試試討
價還價。只是總得讓人有機會選擇。阻
街生活一週以來,與其說在行銷商品,
不如說我在兜售觀念。或者我們可以成
為彼此的真人圖書館,歡迎每個誠摯的
陌生人來泡茶聊聊。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讀者

比起當一個幸福的讀者,


我顯然要不知足得多了。


我不只想當一個形式主義,規訓嚴格的編輯大人,


更想當那個躲在雲遮霧鎖的字謎之後閃閃發光的作者大人。


 


承認出來就鬆一口氣了;


畢竟我其實是那種坐不太住,


讀書的每個時刻都想拿鉛筆畫線、與作者對話,


但又挑三撿四、閱讀舒適圈極窄小的人。


看到五雷轟頂的佳句好段落,


除了倒抽一口氣後,一系列的畫線、折角、貼標籤,


看做到那個步驟能填滿我心裡的流沙窪洞,


不過最後都會想立刻貼上臉書與大家分享;


或是明明書還有三分之二沒讀完就立刻琵琶別抱,


開始另一段超展開的旅程,


總之是個閱讀上的妓女,無法專一。




而且通常在過程中都會萬般痛苦,


也很想寫東西雖然不見得比作者厲害(遮臉),


但偶爾也真的會有「拜託這三小」的感慨,


或「靠妖為什麼我們風格如此相似」而有「果然是同代人」


乃至「果然我還是受時代所囿,拔尖不了時代」




進而重新回到剛決定翻開一本書的沮喪狀態,


或乾脆繼續回去上網了,科科。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什麼時候就都不一樣了(又寂寞又美麗)


蛤,我要哭了,剛剛在看2009年和同學草創的共同板裡的文章,有大
時辦活動吵到老人的事件懶人包,突然好感慨喔。那時候整座校園還
數不盡的迷霧角落,一座校園+四年時光可以給我的東西,都還在薄
霧黎
明裡剛要開始,一切仰之彌高,連呼吸都不敢用力。如果那時就知
道自
己將會花很大很大的力氣在處理寂寞,過渡情緒,不屑一座堂皇學
院裡
端坐著的神祇,對興沖沖熱熱鬧鬧跟著走的隊伍開始有了疑慮……
不過
是在重複高中三年,往人群背反的方向走而已。好像也只是回到原
點,冷眼看紙花散落。繞了一圈,很多迷路,困頓。第一個冬天開始之
際,像從背後被落雷擊中,到現在一直好好壞壞,縫縫補補。咬著血珠,
穿針引線的過程都還歷歷在目。沒想到上了大學才發現自己不愛讀書。
最要緊的都不是那些上課趕報告的模糊記憶,反而是騎車在學校裡學校
旁邊附近穿巷繞弄,午夜在一個人驅趕的無數暗影間穿梭,跑到系館藤
椅區喝茶吃水果,到讀書室裡上網向陌生人say嗨。往後的我一定會很
想念很想念這樣的自己,又寂寞又美麗,打混摸魚,晝伏夜出,無所事
……可是又親手成全和毀壞很多東西,走過來一路上滿地是閃閃的、
扎人的玻璃碎渣。最後我們都要轉身星散的,謝謝你們陪過我栽跟斗,
詛咒我會死或失戀,不罵我不努力所以現在都是一群狐群狗黨酒肉朋友,
質疑我,也若即若離,偶爾也需要假笑應對。想想來台北的六七年到底
發生了什麼,好像什麼都沒發生,又好像什麼都發生過了。每天都在一
葉知秋的旋轉,明明過著重複的日子卻什麼時候就都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