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個月也瘋看羅胖,成癮般把以前的視頻都抓出來用2倍速播放。邊做教練菜單邊看,長肉又補腦。但最近兩周覺得資訊過剩,進入不反應期。對我而言,羅胖提供的視頻、推播、甚至訂閱(雖然沒訂,但他常常引用進公眾號當成廣告),非但沒有解決資訊焦慮,反而新增了焦慮。
我在想,也許因為他會創造一種「互聯網時代崛起啦,你再不(跟著我)認知升級就要落後啦」的社會標的,和「人人都在(跟著我)自我培力,你待在原地就是倒退啦」的競爭氛圍。然而我一不在他通常的目標讀者:企業主、高階主管、競爭激烈的跨國公司--且也不以為那是唯一一種人生出路,反倒覺得這是他有意創造出來的情境(求知能增進效率、幫你賺錢,目標受眾非常明確);二是常常對他大膽的右派主張很倒彈。
馬東曾經在《奇葩說》裡跟那一期的特別來賓羅胖唇槍舌戰時,很快說出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有些人會聲稱自己來自或目睹過高維的世界,成為理所當然的高維代言人,告訴你們這些低維世界的人,要跟著我才能得知高維--而我極其警惕這一點!」不知道旁邊笑瞇瞇的羅胖有沒有察覺(我相信他有。)要是多一點心眼去解讀,這真是極為高明,尖銳又陰鷙的諷刺。
我一直都知道,他也從來不諱言:我就是個商人。我也並不介意。只是當宣稱要解決資訊恐慌的手段,漸漸凌駕了它要解決的目的,就得被迫停下來,敲敲看是哪裡螺絲壞去。商人的那一面太深刻,還是掩蓋了讀書人的光彩。所以漸漸就放下它了XD。這樣反而好,回到最初認識羅胖那種不被推著向前,能純粹享受充分知識含金量的感覺。說穿了就是為求知而求知,不為致富發財、或恐懼不落人後的,歡快。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Photoshop課
下樓的時候有個女生(滿正的)在電梯裡突然客氣地問我:可以請問⋯⋯你是之前有上過老師的課還是讀過Photoshop的書嗎?因為我發現今天跟不太上!
——我沒有耶,只有十年前學過photoimpact。
——我也是!可是我覺得還是不太像⋯⋯圖層什麼的有點複雜,今天就一直被罵。
——我有發現,老師走到你們那排的時候變很沒耐性。(憋笑)
——剛剛老師說:「那你們今天這幾個小時都在幹嘛!」的時候,
「你笑超大聲的。」
——我沒有耶,只有十年前學過photoimpact。
——我也是!可是我覺得還是不太像⋯⋯圖層什麼的有點複雜,今天就一直被罵。
——我有發現,老師走到你們那排的時候變很沒耐性。(憋笑)
——剛剛老師說:「那你們今天這幾個小時都在幹嘛!」的時候,
「你笑超大聲的。」
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
立好遺囑了
最近最得意的事:立好遺囑了。
一直都想做,但總覺得來日方長。最近讀《Being Mortal》(中譯:凝視死亡。但原文比較像⋯⋯肉身可朽。),就把這事手起刀落做了。
也可以給大家做參考。第一段是安寧照護同意、放棄無效醫療,和器官捐贈同意聲明。但這部分都需要正式手續辦理,最近應該會去弄。
現代醫療下,活著不難,善終很難。
第二段是遺產遺物分配。身無長物,遺產沒多少。倒是遺物,所有書(作為最大宗)、信件、卡片、日記、手稿,都指定交給信任的朋友。
是他自己主動爭取:你交給我,我一定幫你好好整理。我是你的賴香吟。——也是這句話讓我動筆。身後有個賴香吟,你就可以無痛升等邱妙津,夫復何求。
虛擬財產,硬碟(作為最大宗,另外一個意義)也交給他。只有臉書頁面指定血親代管。請朋友不要只留「rip」、「一路好走」,會被刪除,再者晚上我會到你床頭站著。
第三段是告別式。嚴禁哭哭啼啼,只准淚光閃閃;嚴禁泣不成聲,只准笑中帶淚。嚴禁披麻戴孝、五子哭墓、孝女白琴等傳統民俗活動進駐,嚴禁長輩插手,嚴禁踩上一個傳統文化指導者的位置。統籌全交給這輩子的摯友兼手足。
也羅列了一些不歡迎的親戚,如果他們還活著的話。告別式上會有好吃好喝和音樂,可以邊聊我的生平與趣味往事,也有與我獨處的時間。
第四段是殯葬方式。器官捐完後燒掉,埋到樹下。家裡不設牌位、不掛遺照,掛了我就掉下來給你看。可以放我的冶豔生活照在櫃子上,不放也可以。
不照做的我也不能治你,就是晚上出現在你床頭罷了。
一直都想做,但總覺得來日方長。最近讀《Being Mortal》(中譯:凝視死亡。但原文比較像⋯⋯肉身可朽。),就把這事手起刀落做了。
也可以給大家做參考。第一段是安寧照護同意、放棄無效醫療,和器官捐贈同意聲明。但這部分都需要正式手續辦理,最近應該會去弄。
現代醫療下,活著不難,善終很難。
第二段是遺產遺物分配。身無長物,遺產沒多少。倒是遺物,所有書(作為最大宗)、信件、卡片、日記、手稿,都指定交給信任的朋友。
是他自己主動爭取:你交給我,我一定幫你好好整理。我是你的賴香吟。——也是這句話讓我動筆。身後有個賴香吟,你就可以無痛升等邱妙津,夫復何求。
虛擬財產,硬碟(作為最大宗,另外一個意義)也交給他。只有臉書頁面指定血親代管。請朋友不要只留「rip」、「一路好走」,會被刪除,再者晚上我會到你床頭站著。
第三段是告別式。嚴禁哭哭啼啼,只准淚光閃閃;嚴禁泣不成聲,只准笑中帶淚。嚴禁披麻戴孝、五子哭墓、孝女白琴等傳統民俗活動進駐,嚴禁長輩插手,嚴禁踩上一個傳統文化指導者的位置。統籌全交給這輩子的摯友兼手足。
也羅列了一些不歡迎的親戚,如果他們還活著的話。告別式上會有好吃好喝和音樂,可以邊聊我的生平與趣味往事,也有與我獨處的時間。
第四段是殯葬方式。器官捐完後燒掉,埋到樹下。家裡不設牌位、不掛遺照,掛了我就掉下來給你看。可以放我的冶豔生活照在櫃子上,不放也可以。
不照做的我也不能治你,就是晚上出現在你床頭罷了。
2016年9月23日 星期五
回家讓我不勇敢
回家很棒,真的。至少我還不想離開。
但搬回家讓我在生活上變得很不勇敢,事事都怕影響到家人。我不敢把印好的「妨礙迴轉」的告示貼到我們家旁邊的鐵皮屋上,明明語氣很柔和,字體還特別setto過。
不是鐵皮屋本人妨礙,是前面有一段斑馬線。路段窄小,車潮洶湧,卻有車主貪方便直接停放,分明對面就是滿坑滿谷的商場停車位啊。不敢貼,因為我不確定鐵皮屋是誰的,貼了會被怎樣處理,最後牽扯到家人。
我的行事風格跟家人真的很不同吧,我相信據理力爭、性喜客訴,是刁民和奧客。我認為應該有一套白紙黑字、明確的規範,總有門路問責,開申訴。有人錯了,有人就要道歉。我信奉這種俐落的邏輯。
但爸爸和阿姨的哲學都是生意人的以和為貴。我喜歡的叔叔一家人,隔壁鐵皮屋從無到有蓋了三層樓高,要租出去作廠房,是違建,但特地送了禮盒來,希望他們不要檢舉⋯⋯
在家也因為要開車,技術不好,很心虛,常覺得可能不經意觸犯法規或不懂潛規則,在路上怕被打,做任何處理的成本(叫警察)都很高,感到一具肉身在叢林法則下的無力,讓我非常膽怯。
在台北我不用開車,要吵架就跟路人吵,只要不是開車我就不怕(最近每次去台北都跟路人吵架),也比較不擔心會一個拳頭揮過來,警察比較密集,公部門比較令人有感。
最後想到中壢客運,估狗地圖或臉書的評價都非常低分。每次搭的經驗也很差,硬體破舊,司機沒衛生,對老人大小聲。我真的好想念台北公車的品質,通勤應該是讓我最捨不得台北的時刻。
我發覺在網路上留言評價的我,就跟其他中壢人沒有區別,沒有任何行動,就形同甘願當二等公民,忍受這種公交系統。
所以我把幾件想改善的事都寫下來,但老實說接下來該怎麼做一點頭緒都沒有,還說社會系是社運本業,結果什麼皮毛都沒學到也是有點慚愧。住在家鄉,反而有種憋屈。
反對uber的人,不要在那邊享受捷運和公車,然後剝奪我們這些開車忍受爛路爛用路人、搭車忍受爛司機爛公司的鄉下人好嗎。
回家很棒。只是我還不確定這種感覺,仙女終於走進人間煙火,值得慶幸還是需要悲傷。哪一種價值觀比較可取?妥協容忍寬和,還是激憤逆鱗原則?沒有比較好的,只是知道有比較不適合我的。
等到哪一天我也視而不見這些事,就理所當然,變成老人了吧。
但搬回家讓我在生活上變得很不勇敢,事事都怕影響到家人。我不敢把印好的「妨礙迴轉」的告示貼到我們家旁邊的鐵皮屋上,明明語氣很柔和,字體還特別setto過。
不是鐵皮屋本人妨礙,是前面有一段斑馬線。路段窄小,車潮洶湧,卻有車主貪方便直接停放,分明對面就是滿坑滿谷的商場停車位啊。不敢貼,因為我不確定鐵皮屋是誰的,貼了會被怎樣處理,最後牽扯到家人。
我的行事風格跟家人真的很不同吧,我相信據理力爭、性喜客訴,是刁民和奧客。我認為應該有一套白紙黑字、明確的規範,總有門路問責,開申訴。有人錯了,有人就要道歉。我信奉這種俐落的邏輯。
但爸爸和阿姨的哲學都是生意人的以和為貴。我喜歡的叔叔一家人,隔壁鐵皮屋從無到有蓋了三層樓高,要租出去作廠房,是違建,但特地送了禮盒來,希望他們不要檢舉⋯⋯
在家也因為要開車,技術不好,很心虛,常覺得可能不經意觸犯法規或不懂潛規則,在路上怕被打,做任何處理的成本(叫警察)都很高,感到一具肉身在叢林法則下的無力,讓我非常膽怯。
在台北我不用開車,要吵架就跟路人吵,只要不是開車我就不怕(最近每次去台北都跟路人吵架),也比較不擔心會一個拳頭揮過來,警察比較密集,公部門比較令人有感。
最後想到中壢客運,估狗地圖或臉書的評價都非常低分。每次搭的經驗也很差,硬體破舊,司機沒衛生,對老人大小聲。我真的好想念台北公車的品質,通勤應該是讓我最捨不得台北的時刻。
我發覺在網路上留言評價的我,就跟其他中壢人沒有區別,沒有任何行動,就形同甘願當二等公民,忍受這種公交系統。
所以我把幾件想改善的事都寫下來,但老實說接下來該怎麼做一點頭緒都沒有,還說社會系是社運本業,結果什麼皮毛都沒學到也是有點慚愧。住在家鄉,反而有種憋屈。
反對uber的人,不要在那邊享受捷運和公車,然後剝奪我們這些開車忍受爛路爛用路人、搭車忍受爛司機爛公司的鄉下人好嗎。
回家很棒。只是我還不確定這種感覺,仙女終於走進人間煙火,值得慶幸還是需要悲傷。哪一種價值觀比較可取?妥協容忍寬和,還是激憤逆鱗原則?沒有比較好的,只是知道有比較不適合我的。
等到哪一天我也視而不見這些事,就理所當然,變成老人了吧。
2016年9月21日 星期三
教徒
到讀字辦活動那天,我走回去拿海報,店員跟我聊了一陣,沉默一陣,特別問我:
--今天有一個人後來才來,然後你們(其實只有我)一直調侃他是教徒。你們認識他嗎?
--呃他是我高中同學啦。我是開玩笑的,怕他進到這麼多彩虹旗的地方皮膚會燒毀。
--那就好,我想說如果是不認識的……
--我還是懂基本的社交禮節啦。
不過為什麼對教徒心存芥蒂,因為高中班上除了很多妖孽,也很多教徒。魔鬼和神,平時也打成一片。
有個教徒朋友,在我介紹了一個很要好的姊妹認識後,也積極展開追求。
但最後卻用信仰的理由,分手了。我的姊妹一直難過到大學。我則一直對她心懷虧欠。
我不知道其他教徒怎樣。大概就像直銷商一樣,不過有股更被內化的膨脹的自信心。
這事讓我很難再認真看待,這些口口聲聲是愛的人。或者說不敢再那麼輕信他們言必稱愛。似乎是有條件的愛,不是汎愛眾的愛。
遑論後來又經歷了(我個人的)全中門事件、(社會上的)同婚風波……。
那個高中同學,真的只是開開玩笑啦,我就是欺善怕惡的人嘛,真正的猛禽我也不敢亂砲,反而還感謝他遲到一小時還來捧場(咦怎的有諷刺風味)。
但其他虔誠的教徒,也不是敬謝不敏,但就高度置疑。除非本來就認識或深愛的家人、朋友。
那個光怪陸離甩了我姊妹的同學,我們也一度是很要好的朋友,我差點也因為好吃的食物和聖誕節好玩的活動和他們專屬的熱情,而審慎思考入教的可能啊。(但這些理由是)
直到他這樣傷姊妹的心,雖然事後也表達出各種悔悟……但我實在抓耳撓腮,不得其解。失去信任,其實是痛徹心扉的事啊。
--今天有一個人後來才來,然後你們(其實只有我)一直調侃他是教徒。你們認識他嗎?
--呃他是我高中同學啦。我是開玩笑的,怕他進到這麼多彩虹旗的地方皮膚會燒毀。
--那就好,我想說如果是不認識的……
--我還是懂基本的社交禮節啦。
不過為什麼對教徒心存芥蒂,因為高中班上除了很多妖孽,也很多教徒。魔鬼和神,平時也打成一片。
有個教徒朋友,在我介紹了一個很要好的姊妹認識後,也積極展開追求。
但最後卻用信仰的理由,分手了。我的姊妹一直難過到大學。我則一直對她心懷虧欠。
我不知道其他教徒怎樣。大概就像直銷商一樣,不過有股更被內化的膨脹的自信心。
這事讓我很難再認真看待,這些口口聲聲是愛的人。或者說不敢再那麼輕信他們言必稱愛。似乎是有條件的愛,不是汎愛眾的愛。
遑論後來又經歷了(我個人的)全中門事件、(社會上的)同婚風波……。
那個高中同學,真的只是開開玩笑啦,我就是欺善怕惡的人嘛,真正的猛禽我也不敢亂砲,反而還感謝他遲到一小時還來捧場(咦怎的有諷刺風味)。
但其他虔誠的教徒,也不是敬謝不敏,但就高度置疑。除非本來就認識或深愛的家人、朋友。
那個光怪陸離甩了我姊妹的同學,我們也一度是很要好的朋友,我差點也因為好吃的食物和聖誕節好玩的活動和他們專屬的熱情,而審慎思考入教的可能啊。(但這些理由是)
直到他這樣傷姊妹的心,雖然事後也表達出各種悔悟……但我實在抓耳撓腮,不得其解。失去信任,其實是痛徹心扉的事啊。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人終有死
但如果只是因為人終有死,就棄絕所有活著的執迷,對我來說,有點矯枉過正了。
我還是想要青春永駐和買iphone7,這是天葬上師和大體老師都不能阻止我的!執迷常常是生存的動力啊!(握拳)
就像不能因為消化過後,所有食物都會變成另一種我們比較,well,厭惡的型態,就決定大節食,辟穀過人生吧?
覺察到對個人而言,什麼是「CP值較低的」執迷比較重要。但這就很主觀,也許名牌包是我對生產實力的自豪,酒池肉林是我寶刀未老。
所以想和解的就和解,想愛就去愛,然後提醒自己,不用評論別人的執迷不悟。
我還是想要青春永駐和買iphone7,這是天葬上師和大體老師都不能阻止我的!執迷常常是生存的動力啊!(握拳)
就像不能因為消化過後,所有食物都會變成另一種我們比較,well,厭惡的型態,就決定大節食,辟穀過人生吧?
覺察到對個人而言,什麼是「CP值較低的」執迷比較重要。但這就很主觀,也許名牌包是我對生產實力的自豪,酒池肉林是我寶刀未老。
所以想和解的就和解,想愛就去愛,然後提醒自己,不用評論別人的執迷不悟。
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2016年9月16日 星期五
結局
想起一件事。高中時成績非常爛,尤其數學幾乎沒及格過,我自己住台北,聽信建議補了一間小小的、「背誦式」的數學補習班。老師是個老先生,有個他的徒弟,我們要稱「師姐」,會在離班前檢驗當周的背誦口訣。
狹小、昏暗的白牆上,貼著一張張A4自印的榜單。貼得最高的,好像是清大機械系,危危顫顫。
大概是接到成績單,我媽有天晚上打給我,冷冷說這樣下去,我考慮幫你辦退學,你回桃園住,看會不會好好讀書。
我氣到全身發抖,可是反駁不了,的確就是那麼爛啊。我可能要變成高中肄業、只有國中學歷,還重新回到家裡被控制的人了吧。
那個晚上是六十週年校慶,我在深夜教室充作的籌備處,眼淚一顆顆掉。朋友看到也不敢吵我。不知多久我才走出去,笑著當遊戲工作人員,一整個晚上送往返校守夜的學長學姊。
要不是突然拈起這根線頭,我只記得那天凌晨在禮堂安靜放藍色大門,所有觀眾屏氣凝神,其實都倦臥在很難坐的椅子裡。身旁是等我許久的來人,黑暗裡幫我張開座位。那時作息還很年少,四、五點累到沉沉睡死,根本不記得,結局是什麼。
--
下面有同校自然組班同學安慰我:「不是你的錯,是我們高中數學太難。每次段考40幾,數甲可以考80幾...」
狹小、昏暗的白牆上,貼著一張張A4自印的榜單。貼得最高的,好像是清大機械系,危危顫顫。
大概是接到成績單,我媽有天晚上打給我,冷冷說這樣下去,我考慮幫你辦退學,你回桃園住,看會不會好好讀書。
我氣到全身發抖,可是反駁不了,的確就是那麼爛啊。我可能要變成高中肄業、只有國中學歷,還重新回到家裡被控制的人了吧。
那個晚上是六十週年校慶,我在深夜教室充作的籌備處,眼淚一顆顆掉。朋友看到也不敢吵我。不知多久我才走出去,笑著當遊戲工作人員,一整個晚上送往返校守夜的學長學姊。
要不是突然拈起這根線頭,我只記得那天凌晨在禮堂安靜放藍色大門,所有觀眾屏氣凝神,其實都倦臥在很難坐的椅子裡。身旁是等我許久的來人,黑暗裡幫我張開座位。那時作息還很年少,四、五點累到沉沉睡死,根本不記得,結局是什麼。
--
下面有同校自然組班同學安慰我:「不是你的錯,是我們高中數學太難。每次段考40幾,數甲可以考80幾...」
拉馬克
一直想不通為什麼課本裡要教拉馬克。就是用進廢退的拉馬克。難道他的作用就是凸顯達爾文的冰雪聰明;站錯位置的人要永久被釘在歷史的,即使不是恥辱柱也是笨柱上?
且不說拉馬克一支其實後繼有人,這我也是到最近才知道的,而是拉馬克在教科書上的存在說明了為什麼上帝不能存在。
拉馬克再錯誤百出,起碼必須張開雙手歡迎他人推翻,簡言之、可證偽的:攤開證據,受科學方法的檢視。科學接受達爾文不是算準他將永遠是對的,而是暫時找不出太大的錯誤可以推翻這個理論。
不是上帝錯了,是祂太對了。它永遠是正確的。可惜這不是科學建構的邏輯,它不可被證偽,也只好排除在科學的教科書外。
當然,在神學的教科書裡,要怎麼宣傳神創論的偉大和精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拉馬克的出錯正是他最偉大的歷史價值。他不是達爾文的敗將,是神的軟肋。
且不說拉馬克一支其實後繼有人,這我也是到最近才知道的,而是拉馬克在教科書上的存在說明了為什麼上帝不能存在。
拉馬克再錯誤百出,起碼必須張開雙手歡迎他人推翻,簡言之、可證偽的:攤開證據,受科學方法的檢視。科學接受達爾文不是算準他將永遠是對的,而是暫時找不出太大的錯誤可以推翻這個理論。
不是上帝錯了,是祂太對了。它永遠是正確的。可惜這不是科學建構的邏輯,它不可被證偽,也只好排除在科學的教科書外。
當然,在神學的教科書裡,要怎麼宣傳神創論的偉大和精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拉馬克的出錯正是他最偉大的歷史價值。他不是達爾文的敗將,是神的軟肋。
身為讀者的幸福
分不清金庸和富奸誰比較厲害是真的,昨天好為這事困擾,怎麼會那麼好看啊~怎麼會那麼好看啊,翻來覆去,察覺這種困擾是身為一名讀者,由衷的幸福。
像王,殘忍殺戮的嵌合蟻王冒死都要再見唯一能與他對弈的盲眼小麥一面。像小麥所說:我的出生彷彿就是為了這一刻,而感到由衷的幸福。最後他們毒發身亡,棋盤翻覆,繾綣而死。
像讀駱以軍的文章,聽馬薇薇打辯論,看黃執中答客問,馬東主持,羅振宇用壓縮知識的玄乎方法(硬要)談回互聯網,宋冬野的歌,Sen的蟲族,海鷗的半藏。
這些人之行雲流水讓我歎為觀止,覺得自己是一隻心懷洪荒之志的小螻蟻,凝視宇宙,偶爾也興發一股捨我其誰。但最終還是為有幾隻同類掙脫了地心引力,而感到深深的驕傲與安慰
像王,殘忍殺戮的嵌合蟻王冒死都要再見唯一能與他對弈的盲眼小麥一面。像小麥所說:我的出生彷彿就是為了這一刻,而感到由衷的幸福。最後他們毒發身亡,棋盤翻覆,繾綣而死。
像讀駱以軍的文章,聽馬薇薇打辯論,看黃執中答客問,馬東主持,羅振宇用壓縮知識的玄乎方法(硬要)談回互聯網,宋冬野的歌,Sen的蟲族,海鷗的半藏。
這些人之行雲流水讓我歎為觀止,覺得自己是一隻心懷洪荒之志的小螻蟻,凝視宇宙,偶爾也興發一股捨我其誰。但最終還是為有幾隻同類掙脫了地心引力,而感到深深的驕傲與安慰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2016年9月13日 星期二
《百年法》:哪條線之後,我們可以容忍獨裁?
哪條線之後,我們可以容忍獨裁?
這部小說雖然有幾股故事線,但架構算很清楚的。作者不廢話,直接開了腦洞:如果人類能長生不死,我們會擁有什麼樣的社會?這個虛構世界裡的行動者也很理性,制定出一個「百年法」,即獲得長生處理後,壽命只能一百年。一百年後,依法送院安樂死。這個假設成了宇宙大霹靂的初始動力,各方人馬佔據不同的立場,整部故事刀刃鏗鏘。
長生不老及其配套措施,牽涉的議題很廣泛。形上學:永生是什麼?永生的生命是什麼面貌?它將如何動搖人類的世界觀?它與「完全的死」為何僅有一線之隔?(下集,112)倫理學:誰能決定他人的生死?如果政府要你死,就算有「正當理由」,你應該逃嗎?社會學:如何解決不老的「長輩」不須離開工作崗位造成的社會流動停滯?如何避免不老的家庭成員亂倫的可能?政治學:若與民意背離,是否應該、又如何實施百年法?「緊急狀態」時,是否能容忍獨裁政權?這個獨裁政權的邊界(權力、時間)又由誰、如何決定?怎麼定義「緊急狀態」?
--甚至,文學的:為何HAVI一定得SMOC?(真是不爆雷的好方法)如果安排不是這樣,會怎麼繼續、得到什麼文學效果?
應該很好理解,這又是問了What if(如果人類可以永生……)的反烏托邦小說。科幻的技術被存而不論,重點是擁有這種技術後,人類--在這故事中是一個主權國家「日本共和國」--該如何組織社會?(比方終生輪調制的工會)人際關係是什麼面貌?(比方「家庭解體」成為必要)。
我喜歡作者用流暢又有衝突的故事,帶出一系列思考。雖然伏筆很大一根,讓人很難裝沒看到,就像半藏的攻擊判定一樣,連帶結局也不令人驚奇了,算是美中不足之處。
但最重要的議題,恰和我最近被洗腦的主題有關:如果國家可以強盛,極權有這麼不該嗎?在效率不彰的民主面前,如果憑著努力就能吃飽穿暖、有機會踏上社會的上升階梯,營造自我實現,那我反對什麼呢?一組對照就是中國與印度。潛台詞則是:民主真的是唯一的選擇嗎?過去選擇民主是源於信仰,不作他想,目空一切。但不曾經過思想的挑戰,就很難在關鍵時刻為它辯護。如果真的深愛它。
沒有制度沒有缺陷,民主仰賴慎思明辨的個體、曠日廢時的辯論,的確不夠快。但什麼制度更好,取決於我們這個共同體傾向什麼樣的價值階序。這麼說,也不妨承認,民主確實是一種信仰。我信仰的價值是,人類應該享有生命尊嚴(及其不可動搖的權利)--如果上述所謂自我實現,就是渴望政府資訊公開透明,人人能以言論、行動對抗政府部門;權利受侵害時,我有各種救濟途徑;雖然人微言輕,但我知道我不會半夜被敲門帶走,不用自焚企圖得到國際關注。如果和大國雄起的那一套對話,我們該說:經濟發展當然值得關注,但將發展與人權相互對立卻是假命題。如果這地方在乎錢(個人的吃飽穿暖、上升階梯)更甚於人(群體、邊緣的尊嚴受損),我永遠不可能免於恐懼。
然而《百年法》不放過你,把讀者推到極限:假設現在的情況如此極端,不獨裁則國家解體,外國武力干涉(這小說裡日本共和國重要的他者就是韓國和中國,這兩個國家的科技和國力都隱隱超越日本,這恐怕也顯示了某種焦慮),並有確實的證據顯示解體的可能性。身為公民當然可以置疑,也確實有這樣一批懷疑派。但假設這個情境為真,你會如何選擇呢?務實地獨裁,還是理想地民主、並縱身為理想而死?
這也是小說厲害的地方。單刀直入一個設定開始,最後走向國家體制的辯難。或者那終究扣合著故事的起始點:150年前,那場讓東京化為一片廢墟的大戰……?就是一個空有民主框架、卻被軍閥把持的「戰時體制」。也別忘記另一個軸心國,納粹德國留給世人的啟示:獨裁者也可能是民主一票票投上來的。究竟我們可以讓步到什麼程度,說:這條線之前堅決要民主。換句話說--哪條線之後,我們可以開始容忍獨裁呢?
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雅婷老師給的正能量

雅婷老師給我的正能量:
1. 媒合教練和想運動的雅婷老師,讓需求找到供給,我只是通道,一次幫助兩個人。我好愛這作業,很快收穫成就感,激射大量滿足感
2. 讓我算原型牌,很被信任才能造成的姐妹交心時間。雖然一再被叮嚀不要放大面談者的效能,但能幫對方釐清問題,共商解決方略,覺得自己冰雪聰明洞若觀火,又深深感到自己很有用
3. 一起計劃旅行。在終究我也變得過一天算一天的人的日子,還能一起編造未來的圖像,而且沒有一起去過國外,沒在國外吵過架。再陳舊的關係都可能成為最初體驗!釜山航空棒到值得在下榻處給它一個大跳躍~
房東回家了,這房子是她家的。她是攝影師兼設計師兼樂團嗩吶手!回家提醒我跟爸爸提議發展airbnb事業(但我拒絕洗床單。)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深夜麥當勞衝突事件速記
剛在麥當勞發生很無聊,但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事件。
台北歐吉桑在櫃台發飆,怒斥店員他等了十分鐘才跟他說沒有漢堡的麵包了,為什麼不早點講、他可以不用排,店員問他那要不要點別的,他大聲說:能不能讓我想一下?!
這時後面有個外貌年紀稍長的大學生出聲:你不用這麼大聲。你花時間在這邊吵,也妨礙到我們現在在排隊的人。
台北歐吉桑後來拿出手機錄影,還再跟經理說了兩三次:你們是不是沒有先告訴客人什麼麵包沒了,又要讓客人空等十分鐘?!
我要走之前聽到隔壁桌竟然隔了十五分鐘還在討論這件事。但他們的角度是,歐吉桑先存而不論,強調後面嗆聲的學生也沒有要幫店員講話,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想請歐吉桑不要妨礙他等候。
差點按捺不住加入他們說:這話題我有興趣!因為一開始我站在後排也大聲問:所有漢堡都沒有了嗎?歐吉桑彷彿被鼓舞:你看,也有人不知道。確實,如果我想吃大麥克站了十分鐘才跟我說沒得點了也會不爽。比較好的方法是歐吉桑罵,但另一個路人可以去安慰經理、但同時告訴他應該貼出售罄告示,而不是只鄉愿的說「你慢慢來」卻沒有具體解決事件的提議。
我能理解歐吉桑,不會簡單判斷他是「奧客」,只是對他的態度,包含後來拿手機錄影頗有微詞--不提不入鏡的權利,就只是這種渴望訴諸他的網路人脈以取暖,處理事情的態度很幼稚。有一刻我覺得這真是典型討人厭的台北老人,妄自尊大。講回來,雖說戰態度就輸了,但態度本來就內建於訊息,要處理訊息就不能處理包含於訊息內部的情緒線索。只戰態度當然愚昧,但態度還是很重要的事情。
我也理解自居正義的大學生,不同意隔壁那桌的判斷,說他出聲只是為了自己。那無疑也是對店員的聲援:有人不同意這位正對你大小聲的歐吉桑。雖然經理後來示意這位學生沒關係不用幫腔,以免事態火上加油,但顯然還是很開心有人制衡所謂「奧客」。不過那一刻我也想起過去在台大圖書館,有個歐巴桑的手機大響,角落立刻傳來憤怒的年輕人高聲:「圖書館請開靜音!」林晴灣說:他這樣根本也沒解決事情啊!--事情總有比較好的解決手段。要達到同樣的目的,改個聲腔放低姿態,其實可以事半功倍。
教練說他不信任網路上的溝通,其中一個我們的結論是太多旁觀者了,有人想招攬圍觀,就有人面子下不來,只好各自升高態勢,再加上圍觀群眾不明就裡、人多勢眾或刻意攛掇,有品質、能達成共識、甚至解決事端的對話很難出現。
說這麼多,可以上綱成同事件不同立場的毆鬥,或同事件不同敘事的再現。但我啦,雖則是小孬孬,討厭衝突(但跟愛和路人吵架不矛盾),在衝突現場也會緊張,卻可以知道每個參與者、乃至於觀看者都各有侷限。可憐身是眼中人,終究沒有人是完人。
想到這我就繼續大啖漢堡,放心當個凡夫俗子了。
台北歐吉桑在櫃台發飆,怒斥店員他等了十分鐘才跟他說沒有漢堡的麵包了,為什麼不早點講、他可以不用排,店員問他那要不要點別的,他大聲說:能不能讓我想一下?!
這時後面有個外貌年紀稍長的大學生出聲:你不用這麼大聲。你花時間在這邊吵,也妨礙到我們現在在排隊的人。
台北歐吉桑後來拿出手機錄影,還再跟經理說了兩三次:你們是不是沒有先告訴客人什麼麵包沒了,又要讓客人空等十分鐘?!
我要走之前聽到隔壁桌竟然隔了十五分鐘還在討論這件事。但他們的角度是,歐吉桑先存而不論,強調後面嗆聲的學生也沒有要幫店員講話,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想請歐吉桑不要妨礙他等候。
差點按捺不住加入他們說:這話題我有興趣!因為一開始我站在後排也大聲問:所有漢堡都沒有了嗎?歐吉桑彷彿被鼓舞:你看,也有人不知道。確實,如果我想吃大麥克站了十分鐘才跟我說沒得點了也會不爽。比較好的方法是歐吉桑罵,但另一個路人可以去安慰經理、但同時告訴他應該貼出售罄告示,而不是只鄉愿的說「你慢慢來」卻沒有具體解決事件的提議。
我能理解歐吉桑,不會簡單判斷他是「奧客」,只是對他的態度,包含後來拿手機錄影頗有微詞--不提不入鏡的權利,就只是這種渴望訴諸他的網路人脈以取暖,處理事情的態度很幼稚。有一刻我覺得這真是典型討人厭的台北老人,妄自尊大。講回來,雖說戰態度就輸了,但態度本來就內建於訊息,要處理訊息就不能處理包含於訊息內部的情緒線索。只戰態度當然愚昧,但態度還是很重要的事情。
我也理解自居正義的大學生,不同意隔壁那桌的判斷,說他出聲只是為了自己。那無疑也是對店員的聲援:有人不同意這位正對你大小聲的歐吉桑。雖然經理後來示意這位學生沒關係不用幫腔,以免事態火上加油,但顯然還是很開心有人制衡所謂「奧客」。不過那一刻我也想起過去在台大圖書館,有個歐巴桑的手機大響,角落立刻傳來憤怒的年輕人高聲:「圖書館請開靜音!」林晴灣說:他這樣根本也沒解決事情啊!--事情總有比較好的解決手段。要達到同樣的目的,改個聲腔放低姿態,其實可以事半功倍。
教練說他不信任網路上的溝通,其中一個我們的結論是太多旁觀者了,有人想招攬圍觀,就有人面子下不來,只好各自升高態勢,再加上圍觀群眾不明就裡、人多勢眾或刻意攛掇,有品質、能達成共識、甚至解決事端的對話很難出現。
說這麼多,可以上綱成同事件不同立場的毆鬥,或同事件不同敘事的再現。但我啦,雖則是小孬孬,討厭衝突(但跟愛和路人吵架不矛盾),在衝突現場也會緊張,卻可以知道每個參與者、乃至於觀看者都各有侷限。可憐身是眼中人,終究沒有人是完人。
想到這我就繼續大啖漢堡,放心當個凡夫俗子了。

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約定
妹妹交了一個朋友。我不是很愛跟人循循善誘,腦裡會一直有聲音質疑自己「你哪位」和「憑什麼」。
但這朋友是覺得「兩黨一樣爛,但民進黨煽動我阿嬤,讓她變得激進。我討厭激進的人,有話為什麼不能好好說」的某種典型,我猜應該也會同意前兩天那個跟老師說「現在社會那麼亂就是因為大家不遵循弟子規」的學生。
所以我就跟她坐下來聊,但每五秒就想鈕承澤式捏拳,要頻密地以剝柚子與無意識的挖果肉來轉移注意力。
我努力找方法對她說,沒有、沒有一樣爛。但我該怎麼表達,那個妳批評「如果說要改變台灣那為什麼不推人選總統」的小黨有一個人,翻山越嶺到達蘭薩拉謁見達賴喇嘛。
為什麼知道翻山越嶺因為我去過,是沒有誠意根本蜀道難的地方。他還是立法委員,我想當時擋下我簽證的印度辦事處想必「高度關注」過才放行吧。這件說起來簡單的事卻有巨大的意義,後面還有八卡車「你不能不知道的中圖印故事」。
無論意義或故事,都沒有簡單的捷徑。饒是我唇燥舌乾,也不免感到話語不斷滑移,像進入一場黏稠的迷糊仗。
我把這個轉給我的圖博朋友,附英文圖解「這是台灣的立法委員,還是一個樂團主唱,他關心圖博已經很久了!」想像他小眼睛笑眯眯,在崇山峻嶺間,在缺水、沉悶、昂貴的山城裡,比坐在我面前、讀得懂林昶佐這三個字和他的中文狀態的台灣人,更心有靈犀這件事的意義,了解我想像喜鵲一樣報喜的心情。
妹妹的朋友讓我知道這世界真的有維度的差異,同溫層到底多狹小。我希望自己可以影響像她這樣的人,雖然還不得其法,而覺得一點點落寞。這時能向圖博朋友分享這則真的好開心,帶一點得意,和很多關心。
我們是同一個維度裡的異邦兄弟。希望他今年學業順利,準時回到尼泊爾和家人團聚,還記得我們在加德滿都的約定。
但這朋友是覺得「兩黨一樣爛,但民進黨煽動我阿嬤,讓她變得激進。我討厭激進的人,有話為什麼不能好好說」的某種典型,我猜應該也會同意前兩天那個跟老師說「現在社會那麼亂就是因為大家不遵循弟子規」的學生。
所以我就跟她坐下來聊,但每五秒就想鈕承澤式捏拳,要頻密地以剝柚子與無意識的挖果肉來轉移注意力。
我努力找方法對她說,沒有、沒有一樣爛。但我該怎麼表達,那個妳批評「如果說要改變台灣那為什麼不推人選總統」的小黨有一個人,翻山越嶺到達蘭薩拉謁見達賴喇嘛。
為什麼知道翻山越嶺因為我去過,是沒有誠意根本蜀道難的地方。他還是立法委員,我想當時擋下我簽證的印度辦事處想必「高度關注」過才放行吧。這件說起來簡單的事卻有巨大的意義,後面還有八卡車「你不能不知道的中圖印故事」。
無論意義或故事,都沒有簡單的捷徑。饒是我唇燥舌乾,也不免感到話語不斷滑移,像進入一場黏稠的迷糊仗。
我把這個轉給我的圖博朋友,附英文圖解「這是台灣的立法委員,還是一個樂團主唱,他關心圖博已經很久了!」想像他小眼睛笑眯眯,在崇山峻嶺間,在缺水、沉悶、昂貴的山城裡,比坐在我面前、讀得懂林昶佐這三個字和他的中文狀態的台灣人,更心有靈犀這件事的意義,了解我想像喜鵲一樣報喜的心情。
妹妹的朋友讓我知道這世界真的有維度的差異,同溫層到底多狹小。我希望自己可以影響像她這樣的人,雖然還不得其法,而覺得一點點落寞。這時能向圖博朋友分享這則真的好開心,帶一點得意,和很多關心。
我們是同一個維度裡的異邦兄弟。希望他今年學業順利,準時回到尼泊爾和家人團聚,還記得我們在加德滿都的約定。
我的好朋友王大哥
我有個好朋友王大哥要從大阪搬到舊金山了,我非常的難過,三天兩頭就提醒他:王大哥,我想你。因為最近往日本的計畫實在太頻密。他說你幹嘛,就一片海而已。我說你竟然把舊金山跟大阪相提並論。這是什麼尺度觀?他說就一片海而已。
去年我到關西就借住王大哥家,每天都毫無行程,睡到中午才爬起來問:你有推薦去哪嗎?然後自己搭火車回京都(對,是回)、去神戶。也第一次在神戶港看到陳舜臣這個台裔作家的名字。
王大哥家有兩隻貓,小隻的叫蜜醬,每天會跑來和室房找我玩,跑到棉被裡學咒怨孩童,或是鑽到兩腿間敏感地帶取暖,用小毛尾巴挑逗我,寫明信片時用黑瞳瞳的大眼睛張望。
11月的大阪氣溫低,但體感不比台灣冷。那幾天王大哥把鑰匙給我,非常放心我自由出入。我比主人還當自己家,常常三更半夜回去,兩個主人都睡了。我拉開和室的燈,寫東西,上網,跟蜜玩。
王大哥也會很晚不睡覺,躺在客廳看客家視頻自己嘻嘻笑。他騎腳踏車上班,比電視劇裡的日本上班族還自由一點。雖然他也用日本腔中文跟我抱怨:討厭日本人。我說你就是。他說我不是。我後來才知他拿幾國護照,還有綠卡。當他貼台灣政治局勢,我就說:境外勢力不要干涉我國事務。(他:你有事嗎?)
他在大阪的房子我掐指一算,跟薪水比起來是很合理的投資,一度起心動念慫恿家父容我進軍日本房地產。雖然很快又打了退堂鼓。
最後一天他請我吃道地的日本燒烤,在住宅街區附近,他走路去投完大阪府知事,整齊的路上幾乎無人煙,推開門卻高朋滿座。我一直嗆王大哥,但當他流利應答服務生來點餐,登時我眼睛迸射崇拜目光,說かっこいい!太帥了吧,你日文好好喔~
誰叫我跟他說日文他都(假裝?)聽不懂,導致我日語會話信心全失,考過N2還是跟日本人說英文呢。
今年11月再去大阪,王大哥就舉家搬到太平洋另一頭了。
去年我到關西就借住王大哥家,每天都毫無行程,睡到中午才爬起來問:你有推薦去哪嗎?然後自己搭火車回京都(對,是回)、去神戶。也第一次在神戶港看到陳舜臣這個台裔作家的名字。
王大哥家有兩隻貓,小隻的叫蜜醬,每天會跑來和室房找我玩,跑到棉被裡學咒怨孩童,或是鑽到兩腿間敏感地帶取暖,用小毛尾巴挑逗我,寫明信片時用黑瞳瞳的大眼睛張望。
11月的大阪氣溫低,但體感不比台灣冷。那幾天王大哥把鑰匙給我,非常放心我自由出入。我比主人還當自己家,常常三更半夜回去,兩個主人都睡了。我拉開和室的燈,寫東西,上網,跟蜜玩。
王大哥也會很晚不睡覺,躺在客廳看客家視頻自己嘻嘻笑。他騎腳踏車上班,比電視劇裡的日本上班族還自由一點。雖然他也用日本腔中文跟我抱怨:討厭日本人。我說你就是。他說我不是。我後來才知他拿幾國護照,還有綠卡。當他貼台灣政治局勢,我就說:境外勢力不要干涉我國事務。(他:你有事嗎?)
他在大阪的房子我掐指一算,跟薪水比起來是很合理的投資,一度起心動念慫恿家父容我進軍日本房地產。雖然很快又打了退堂鼓。
最後一天他請我吃道地的日本燒烤,在住宅街區附近,他走路去投完大阪府知事,整齊的路上幾乎無人煙,推開門卻高朋滿座。我一直嗆王大哥,但當他流利應答服務生來點餐,登時我眼睛迸射崇拜目光,說かっこいい!太帥了吧,你日文好好喔~
誰叫我跟他說日文他都(假裝?)聽不懂,導致我日語會話信心全失,考過N2還是跟日本人說英文呢。
今年11月再去大阪,王大哥就舉家搬到太平洋另一頭了。
![]() |
(‧蜜與鬍子腿) |
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屍速列車》=塊陶到釜山
台片真的被屌打欸,節奏流暢得心曠神怡,劇情非常簡單,再笨也沒問題,跟《哭聲》比起來就像是之前贏棋王的那台電腦看到真空管一樣吧。但又有很多小小的人性小視窗,可以讓普通觀眾都有感動的點自己撿,專業人士也可以大做文章
我的話呢,比較有感觸的應該是這台「釜山列車」的訊息:首爾失陷,塊陶到釜山!釜山不就是韓國的高雄嗎?就像台北被殭屍佔領啦,西部沿岸都不能停啦,一路開到高雄吧。的心聲。或是天龍人都是一群活屍。的控訴。
剛好我今天教4歲學生的字就是zombie,還示範了中國zombie和西洋zombie的差異。韓國承繼的,顯然是陰屍路那個系譜。看,從東亞殭屍片看大國政治。從活屍感染論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很好用)。從釜山列車看國內城市競合。
多麼豐富的比喻庫,你們隨便拿去用!
我的話呢,比較有感觸的應該是這台「釜山列車」的訊息:首爾失陷,塊陶到釜山!釜山不就是韓國的高雄嗎?就像台北被殭屍佔領啦,西部沿岸都不能停啦,一路開到高雄吧。的心聲。或是天龍人都是一群活屍。的控訴。
剛好我今天教4歲學生的字就是zombie,還示範了中國zombie和西洋zombie的差異。韓國承繼的,顯然是陰屍路那個系譜。看,從東亞殭屍片看大國政治。從活屍感染論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很好用)。從釜山列車看國內城市競合。
多麼豐富的比喻庫,你們隨便拿去用!
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平行時空之,理工科的我
高中選類組時,基本沒怎麼猶豫,就算對物化還是很有興趣,但高中數學太爛了,我自覺不算數學白癡但真的聽不懂老師在幹嘛,進到新單元給自己愛的鼓勵下定決心再當一次好學生,一恍神整個黑板又爬滿神秘符號,之挫折從未有過,第一次了解以前覺得很笨的同學到底面對什麼無力感,每次上完數學課或考完數學我都要狂奔到地下室餐飲部暴飲暴食紓解壓力,導致很快面臨人生的體重高峰,並且長期便秘。
大學時有次在重訓室,在鏡子裡看到有個比我高的(應該是)學長跟他一群朋友邊笑著看我,並非我是他們的菜,因為下一刻他們就來找我合照,我和那學長實在長太像,根本是等比例放大版的劉亦。當然啦,他比較帥。
最近面對掙扎於選組的高中孩童,又想起這些陳年往事。爸媽都不在身邊,沒人諮詢;且我想他們比較了解實業,或許不懂選組,這種無意義但因牽涉他人價值與自我生涯而繁複起來的官僚作業。對這樣荒誕的教育分流之批評自不待言,不過也提供了一個小巧、個人化的思想實驗:選了另一個類組的你,究竟會成為什麼人?
應該會讀材料系吧。因為聽起來很好聽。就像當時只因為一些重要他人,和政治系聽起來比社會系硬一點的印象主義,而選了往後被擺弄六年的主修。理工科‧材料系的劉亦,到底是什麼物種?可能還是受不了而大二就會轉系吧,或分數太爛終究轉不動。可能還是會高傲的政治冷漠個幾年,但發現學科的鴻溝沒有想像劇烈,又受身邊很多社科學霸啟蒙,開始從實驗室分神轉向於街頭或PTT戰場。
再來就想不下去,畢竟還是太抽象XD
社會組的我還是熱衷各種科普,把人類前延知識講得老嫗能解是功德一件。對自然世界還是充滿好奇。當然前面還有漫長的一生能讓高牆倒下吧,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奢侈。講回來還是覺得很白癡,僅憑一些奇怪的說法就斷絕、有時候是心理自我閹割,另一種知識的星圖。又先二分、再分別簡化「兩種學科」。
比如國中補習班主任說你要讀自然組因為社會組都在背中國的鐵路(去死吧!雖然選組當時我還是想起了他們「沒前途」的威脅。);高中孩童說,他們覺得我理解力比較強叫我要讀理組……最好史地不用理解力。雖然花大把力氣在背誦也還是真的。又,人類知識都有千絲萬縷的有機關聯,大刀一砍好像就非得去應驗「我不適合讀XX」的自我預言了。
才不要,雖然沒學會過三角函數和排列組合,但大學放榜時我就說過,這輩子好像還是必須學會否則有點遺憾!所以在此徵求名師XD。
然後不知道那個看起來就是理工科的大劉亦現在好嗎,希望他能告訴我平行宇宙裡讀自然組的自己在想什麼、怎麼做選擇、又過得怎樣。
大學時有次在重訓室,在鏡子裡看到有個比我高的(應該是)學長跟他一群朋友邊笑著看我,並非我是他們的菜,因為下一刻他們就來找我合照,我和那學長實在長太像,根本是等比例放大版的劉亦。當然啦,他比較帥。
最近面對掙扎於選組的高中孩童,又想起這些陳年往事。爸媽都不在身邊,沒人諮詢;且我想他們比較了解實業,或許不懂選組,這種無意義但因牽涉他人價值與自我生涯而繁複起來的官僚作業。對這樣荒誕的教育分流之批評自不待言,不過也提供了一個小巧、個人化的思想實驗:選了另一個類組的你,究竟會成為什麼人?
應該會讀材料系吧。因為聽起來很好聽。就像當時只因為一些重要他人,和政治系聽起來比社會系硬一點的印象主義,而選了往後被擺弄六年的主修。理工科‧材料系的劉亦,到底是什麼物種?可能還是受不了而大二就會轉系吧,或分數太爛終究轉不動。可能還是會高傲的政治冷漠個幾年,但發現學科的鴻溝沒有想像劇烈,又受身邊很多社科學霸啟蒙,開始從實驗室分神轉向於街頭或PTT戰場。
再來就想不下去,畢竟還是太抽象XD
社會組的我還是熱衷各種科普,把人類前延知識講得老嫗能解是功德一件。對自然世界還是充滿好奇。當然前面還有漫長的一生能讓高牆倒下吧,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奢侈。講回來還是覺得很白癡,僅憑一些奇怪的說法就斷絕、有時候是心理自我閹割,另一種知識的星圖。又先二分、再分別簡化「兩種學科」。
比如國中補習班主任說你要讀自然組因為社會組都在背中國的鐵路(去死吧!雖然選組當時我還是想起了他們「沒前途」的威脅。);高中孩童說,他們覺得我理解力比較強叫我要讀理組……最好史地不用理解力。雖然花大把力氣在背誦也還是真的。又,人類知識都有千絲萬縷的有機關聯,大刀一砍好像就非得去應驗「我不適合讀XX」的自我預言了。
才不要,雖然沒學會過三角函數和排列組合,但大學放榜時我就說過,這輩子好像還是必須學會否則有點遺憾!所以在此徵求名師XD。
然後不知道那個看起來就是理工科的大劉亦現在好嗎,希望他能告訴我平行宇宙裡讀自然組的自己在想什麼、怎麼做選擇、又過得怎樣。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團隊遊戲是一個悖論
團隊遊戲是一個悖論,一個人再神,面對一群豬隊友(或是對面神對手),還是孤臣無力回天,團戰裡只有合作,沒有英雄。可是個人的臨場判斷,何時繞背側擊、何地釋出大絕,又常常掙破了賽前沙盤推演的戰略格局,勝負往往毫秒之間。
是這種不平衡的平衡,永不飽足的經驗讓下一局永遠無法預測,讓人願意不斷分神投注,像按下按鈕就能吃到乳酪的小老鼠一樣,不斷重啟刺激-回饋的迴路,樂此,不疲。
(好啦,其實可以預測,就是在選角畫面整隊沒人拿坦或補只想秀輸出或雙狙擊又沒人補位時,差不多就可以心安理得漫步地圖練練生角了)
(怎能不愛半藏,到底!雖然實際沒多少人是我殺的,竟然還拿了3金,well。)
是這種不平衡的平衡,永不飽足的經驗讓下一局永遠無法預測,讓人願意不斷分神投注,像按下按鈕就能吃到乳酪的小老鼠一樣,不斷重啟刺激-回饋的迴路,樂此,不疲。
(好啦,其實可以預測,就是在選角畫面整隊沒人拿坦或補只想秀輸出或雙狙擊又沒人補位時,差不多就可以心安理得漫步地圖練練生角了)
(怎能不愛半藏,到底!雖然實際沒多少人是我殺的,竟然還拿了3金,well。)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