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 星期六
得到app
最近勤學不倦,通勤路上聽得到app幫助我每天更博學。
有些概念很廢,純粹是奸商羅胖在煽動資訊焦慮,但有些不錯。
比如這條:在地位、收入低,人們缺乏興趣的行業裡,管理者會實施「剝奪性社會化策略」,否定想法和個性,這樣就能重建組織需要的知識或經驗。
我和夥伴討論:不就是直銷?「不要動腦,要用心」「相信配合,先聽上線」
其實我超能理解的,把社會各分層的人都捕撈進來,怎麼樣統一發號,如臂使指?勢必先摧毀認知和習慣。
若每一動都要反覆溝通、調整心態,那彼此還有時間對外發展業務嗎?
可是,愈想省功夫,就愈落入把人當工具的窠臼。在抹糊面目的體制下,又怎麼培養出「獨當一面的領導人」?明明是把人都變成印何闐。這手段和目的是矛盾的啊?
還有一條:成員恐懼的不是殘忍的訊息,而是得不到真相。
眾所周知,直銷最愛搞資訊封鎖了。誰和誰搞在一起不能講,誰和上線吵架了不能講,誰不做了不能講,誰其實都囤貨在衝聘做業績更不能講。
不該說封鎖,應該說分層:你提升到某種寶的階級,突然覺得哇,資訊大爆炸,以前被隱瞞了那麼多骯髒的消息。
或者待在資訊末端,但看到寶們都神神祕祕、交頭接耳,上線只要你「不要過問」,或者回答被避重就輕,你作何感想?有什麼事不能大方揭露?資訊不透明要如何審慎評估?
據說上級老師也很愛炫示自己是得到、羅胖的信徒,但然而學問都學去哪?純粹的忽悠嘴皮術,好大喜功的講演功夫嗎?
夥伴問:這麼顯而易見的道理,為什麼每個公司都不做啊?
我想是:知道組織沒有好到能留住人才,只好大搞心智控制和資訊封鎖吧。
根柢之道,在打造自己的團隊成為就算無底薪(直銷如此),還是讓人才飛蛾撲火、樂在其中的地方。
要學就要學精髓,可以付費劉老師教你,不要只當個皮毛學習者!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