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應該得師鐸獎之:對每位小朋友的作文之回應


對兒童作文〈採訪記〉的評語

Z:你把重要的情節快轉了啦,舉凡媽媽來到馬祖的原因、媽媽與爸爸的交往到求婚,時間節奏太倉促,你可以強化這些重點,細細描寫。最後有點虎頭蛇尾,原本「本以為養我是必要的」後面可以做出很多誠懇的反省,但後來只是「知道媽媽的童年後,想法就改變了」改變成什麼?為何而改變?想聽你更細膩的體悟和心境轉折呢。

H:很喜歡你抓重點的寫法,比方童年以「焢窯」為主題,成功避免了多人容易淪為流水帳(不分鉅細,什麼都要寫)的毛病。文章結構清晰,非常流暢。可惜最後的「收穫」:「所以我長大要好好孝順媽媽」又回到最安全保險、但也最看不到真心的寫法了。

W:首先要謝謝你帶來這麼流暢的文章,從童年、青春到未來期許,全都按部就班走在節奏上。雖然結構是老師設定好的,但能夠執行得如此豐富飽滿,仍然需要一定的實力。非常好看。可惜的是,最後突然丟出「爸媽的婚姻是一場交易」,啟人疑竇,卻是讓我想追問「怎麼說?」值得大書特書的事。畢竟這是有點嚴重的價值判斷,想問你是依據什麼做出這份判斷。最末突然以零用錢收尾,讓文章虎頭蛇尾,顯得草率收場。

J:這篇對你一樣是正常實力發揮。也許是訪問長輩讓你綁手綁腳,多半只在復述伯母的說法,看不到「你」這個採訪者在哪裡。精彩的採訪應該是一面如實呈現受訪者,一面分享你在這個採訪中的反思,否則對於聰明如你,只當一架留聲機不是有點可惜嗎?在最後你說「我發覺老一輩的人的想法還是和現代年輕人有點差距」怎麼不多花力氣寫一點呢?不要批評受訪者並不是照單全收,而是誠懇的表達出對受訪者的同意和--不同意;或者雖不同意但可以求同存異。收穫有很多路徑,希望下次不要只是最簡便的「我也要出社會好好打拚」這種方便法門,微波餐式的結尾啦!

G:可以告訴老師,為什麼最後一段的程度突飛猛進嗎?我尤其喜歡你藉由訪問爸爸,但其實偷渡了你和弟弟的自我描述:「雖然年紀小,可愛但不懂事,平時調皮又愛玩,不喜歡寫功課,喜歡看電視打電動也喜歡拆東西搞破壞,想做小小發明家,但是破壞產品的速度比發明的效率要高」甚至這個小幽默:「這也是兄弟倆個的小成就」這段每一句都媲美現役作家對語言文字的節奏調節。不過重點就變成你們自己,而不是受訪者爸爸了。希望之後有題目可以讓你好好發揮。

C:文筆流暢,但對你的程度而言,好像只是中規中矩,你應該能超越「單純呈現受訪者所述內容」的程度,進行有深度的反思。畢竟優秀的訪談並不只是成為受訪者的傳聲筒,而是受訪與採訪雙方一來一往,在過程中緩緩造成改變。你可以在復述內容後,多寫一點自己的感想、啟發。即使是不同意,都比四平八穩的你有看頭。希望下次可以看到更豐富、有主張的你在文章裡!

Y:有些文章是形式儼然、文字華美,但有些文章就純粹是靠內容取勝。有點像武俠小說裡,繁複的外招和深厚的內力之差異。你的文章寫出媽媽的生命故事,讓人動容,是內力深厚的路數。尤其以踏實的文字娓娓寫來,更顯得故事本身就擁有重量。不過最後「我一定要好好孝順她」實在是被用爛、太廉價的結局了。除了這種空虛的承諾,應該有一些對媽媽真正的愛吧?下次不妨用你自己的真心話結尾。

P:為什麼在最後我會指出「那你覺得怎樣叫『有用』呢?」就是覺得這個點很有趣。有時受訪者所說的內容,我們並不一定理解或者同意。而最後一段你也有就我的問題去發展文章:先解釋舅舅所謂的「有用」,再補上自己覺得的「有用」。前面把「我覺得」畫掉,正是告訴你,我不要你的揣測和詮釋,我要你舅舅真實的想法,後來再對照你做的「我覺得」才能顯現出世代對話的意義。

「有用」也是我思考的事情。為什麼我們必須有用呢?像工具一樣被使用,就是生命的價值嗎?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升學、考試、上班?對國家有用對公司有用就是有用嗎?還是以自己的知識、能力,想辦法貢獻給人群,比較算得上有用呢?很感謝舅舅點出了這個面向的思考,希望也有激發你一點不同的想法!

I:我很喜歡表情符號,也覺得你畫得很可愛。不過正式的文章還是要練習用文字與標點符號就表現出你想要傳達的情緒與訊息喔。也很喜歡你生動的文字風格,跟你的口語一樣靈活。希望你可以多閱讀,採擷更多詞彙來傳達你的思考。最後,你的結尾也很棒「也是世界第一名父親」,別人寫來是浮誇,但你寫來就是很真心。

R:我很想知道你對爸爸的感覺是什麼呢。看起來爸爸雖然沒有赴台求學,但還是含辛茹苦養起了你們一家,你對爸爸是欽佩還是別的情感?我的爸爸也沒有讀過大學,也是認真工作,成為一家人的支柱,不過一開始我是不信任他的,總覺得他愛工作勝過愛我。下次希望除了事實外,也可以多看到一點你的情感與反思喔。

M:用動作開場實在是功力深湛的安排,媽媽的形象躍然紙上,連媽媽不專心受訪玩手機也記錄下來,十分可愛。如果能就這個觀察,而體會媽媽的個性或者辛苦就更有深度了。我也喜歡突然來一句很口語化的「有門禁吔!」完全可以聽到你的聲音。前面的敘述穩穩地層層遞進,到三隻屁孩相親相愛我也好喜歡,有你們三隻依偎著爸爸媽媽的畫面,但是最後的結局也太隨便了吧:「她的辛苦我以後會好好報答她,當個聽話且不讓媽媽擔心的小孩。」媽媽不要這種廉價的承諾啦,下次就用你的真心話,不落俗套地做個結尾吧。

Q:你只說「她動起來,就和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一樣」可是一樣在哪裡?能否麻煩你在寫完一句判斷後,給我相關的證據?不要只說「她很瘦」,要說「她瘦到能在雨中穿梭。」另外,在你眼裡,奶奶的生活跟你最後說「先民」的生活似乎相去無幾(就是差不多的意思)啊?奶奶幫你的未來指路,雖然你現在的確「我也不知要做什麼」,不過還是想聽你對未來的想法。奶奶眼中的未來和你眼中的,會一樣嗎?

最後,字體如果短時間內沒辦法強化,但簿本可不可以至少保持整潔,不要擦到髒兮兮?

N:如果搥魚是讓媽媽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著重描寫它的過程,不急著一筆帶過喔。如果分不清輕重,什麼都拿出來寫,就很容易變成流水帳。但是好的文章應該是要把不太重要的刪去,留下最重要、最想要傳達的部分。下次可以試試看,能讓文章的精采程度大大加分喔。

F:讀書和考試應該是要分開的。現在的教科書你可以說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考試當然很重要啊,就像我在課堂上說的,如果你一直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可以靠什麼偏好為生,那讀書換學憑去應徵工作,可以讓你至少不餓死。

只是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閱讀(而不是純粹為了應付考試的讀書)。找到你自己喜歡的題材,好好地把閱讀這件事做成習慣。對閱讀的熟悉,將來可以轉換成想學習任何事物的能力。想自學語言?想自學手藝?想自學電腦?能夠流暢地閱讀、流暢地書寫,都是至關緊要的能力。

你花了最後一段很多篇幅,在問讀書這件事,在現代社會上可以帶來的結果。我覺得滿好的,至少你有一點認識,也開始思考。問我的話,我會覺得,求知本身就帶來樂趣。學到的東西愈多,就愈有知識工具讓你觸類旁通,學新的東西就愈快。當你未來發現自己真的想要鑽研的領域,就可以縮短一開始痛苦的撞牆期。

整理一下老師的意見:1去找你真的喜歡的東西,可以為了它廢寢忘食的事情。2去讀你有興趣的書,不管什麼領域,保持對閱讀的習慣和熱情。

至於課內的成績喔,維持過得去、不要太差就好(不要說是我說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