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去年此時我也坐在台下,所以今天是來投桃報李的。但我好像把事情說得太難,彷彿只有豐功偉業如亦才有資格金榜題名。
而且一直把「沒有想研究的東西,為什麼要讀研究所?」(此表述背面是經典提問:為什麼不讀學分班就好?)掛在嘴上,很可能造成今年敝所收取報名費的不利益而慘遭老師圍毆。
但我的意思是,要回頭整理一下自己從古至今作出的人生決定,它應該會形成一個傾向,等到時間有限而需要面試經濟學來去蕪存菁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折疊、取捨出一套迷人的生命故事,那也就是你請君(=教授)入甕的自介稿了。
但嗣後想想,有一套傾向、有東西組裝折疊的,根本不用我教,他們本來就是科法所獵取的人才。
不過我也只有7分鐘,這份報告也是一份經濟學,所以斟酌後,我還是認為清晰的研究方向是驅動一切的開關。讀台文所為了馬祖文學,讀科法所為了交通權。
沒有想研究的東西,為什麼要讀研究所?出社會賺錢比較快樂啊。嗯,雖不快樂但有錢。讀書是散氣耗財之舉,但我們這些M還是被法學鞭笞的痛並快樂著——六法全書唯一鞭刑!
祝福大家要痛一起痛,明年玩在一起&共吃豬肺🫁(←常邀法研所助教的進食標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