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國的解組,家的歪斜:聶華苓 /朱宥勳


2018-10-31
國的解組,家的歪斜(--貫穿的是女性的命運):聶華苓 
/朱宥勳

(‧聶華苓,1925 ~ )
*1925出生,1949來臺,加入《自由中國》
-隔壁鄰居是殷海光,精準如機器人的奇葩,《自由中國》主筆
-1960《自由中國》案,聶受波及,長期遭跟監
-1963安格爾來臺,認識聶,後邀聶赴美
-1964兩人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
-1970《桑青與桃紅》於聯合報連載(被腰斬,第三章背景是白色恐怖下的臺北),旋即遭禁;1976於香港出版(但因色情而被截後半);1988臺灣解禁出版(但也並非完整版,未有香港版的附圖)

*「可以拍諜報片了」的疑點:聶華苓與安格爾也許真的是「一見」「鍾情」,但是不是第一次碰面呢?--當時美國在全亞洲佈反共的線,麥卡錫是安格爾的學生,會交代臺灣有哪些作家,麥卡席會居中協助機票、護照(當時很容易被ROC扣留),建議送赴美的作家去一趟愛荷華拜訪安格爾老師(現代主義那一波多有去過)
-那時美國補助的最大咖是張愛玲,《秧歌》《赤地之戀》即是命題作文
-推測:麥卡席應該就是來臺身負找到(被監視、軟禁、扣留護照)聶華苓之責

《三輩子》:「經過兩場漫長的戰爭後,我們終於在一起了。」(兩場分別是她和安格爾各自的離婚官司,也就是她當時跟著安格爾赴美,其實是不確定能與之結婚(並定居?)的
-1970寫完《桑青與桃紅》就達到文學高峰,之後則不斷在修訂自傳《三輩子》,但仍藏了很多話沒說

*聶華苓的移動軌跡
:湖北→四川→臺北→愛荷華

*《桑青與桃紅》的移動軌跡
瞿塘峽(湖北~四川)[中日戰爭;國家解組,倫常顛覆的小型實驗室]→北平國共內戰;你以為躲在堡壘裡就沒事了嗎]→臺北白色恐怖;困在海中央的眼睛]→美國[最放蕩,卻也是最純潔的]
-整個故事就是桑青慢慢桃紅化的過程

*「(桑青與桃紅)很難講。非常難講。我可以從第一頁講到最後一頁。每一頁每一行都非常厲害。」

*技巧舉隅:
-化靜景為動態:小說當中,景永遠雞肋--必要但無聊,故讓景動起來,使段落加速
-無處不象徵:「臺灣是一隻綠色的眼睛。孤零零地漂在海上。」

*《桑青與桃紅》第一章的狂迷狀態




*寫作時要避免「不知為何」「突然」這種詞:作者斧鑿的手介入了!!
*經典場景:被困住,來打賭
-桑青:玉辟邪(父系象徵物)給你→解消玉辟邪作為父系道統的象徵,使它變得無意義、不重要
-學生:我欠你的,兩相抵銷(奪走你的貞操)
-桑青:你沒欠我,你拿著(結果玉碎了)
-史丹:我要你[學生]裝女人唱鳳陽花鼓
-學生:(唱完)我也是女人了我要親你[史丹]
-桃花:對我做什麼都可以,不要搶我孩子的奶就好→於是女裝學生與中華道統代表[老先生]用桃花的雙腳架起菸抽起來
*然後抗唱就勝利了,「他那一聲把我們全都叫醒了」--中國近代史的大開場:這場戰爭把中國變成什麼樣子(解組、崩潰)

*第二章:北平(「成家」的目的?)


-「我只帶了半邊玉辟邪」重新依附父權價值才能活下來,因為勝利了,烏雲回來了,秩序也回來了
-這章是沒有桑青內心描寫的,作者把她的心關閉起來了

*「凡是談性的地方都不是在談性;凡是沒在談性的地方應該都是在談性。」
→∴用關鍵字查禁法會查禁錯東西

-桑青是來投靠「家庭綱常」的,隱瞞了過去而來;只有沈母看了出來。家綱其實也不愛桑青,只是想藉她離開北平/媽媽的控制。

*「洞房」與「處女」
我的身子縮成一團。家綱翻身跨在我身上。/『青青,原來你不是處女!』他鑽進我身子,冒出了洞房花燭夜裡第一句話。他咬咬牙--他先開口說話了,他要倒霉一輩子。
*By the way,整個愛荷華計畫背後就是CIA資助的(情報工作也包含公開媒體,如反共小說翻譯、擴散計畫)
-美新處對臺灣文學的影響重大,只有那裡會流入翻譯小說,他們挑選的反共文學也和中華民國不同步(層次有差啦),內部曾表示「在中國,能和美國作家並駕齊驅的只有張愛玲」,還有特別挑出了(官方不喜歡的)姜貴《旋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