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
人生美得幾乎教人難過:龍瑛宗
/盛浩偉
*憑〈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出道並一戰成名
-隨1980年代「重新發現臺灣」之熱潮而出土,但難免也會過度褒揚
-作品寫到臺灣山川風物不見得有深刻的意義(如木瓜),但木瓜的確不是日本內地的代表物
*想創作,為什麼要讀臺灣文學?--所謂的「文學傳統」
-例如,除了現代主義,臺灣文學還有什麼其他可能?
-小提醒:不要把作家當神;可以把他的不夠好誠實的表達出來
-(人生好美。)(人生美得幾乎要教人難過。)--〈龍舌蘭與月〉,1943
*1911~1999,生於新竹北埔,客家人
-1937〈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出道(!),文學獎作品及處女作。處女作不可能太完美
*讓我們從臺灣新文學始開始說起
-1895
-1922鷗〈可怕的沉默〉、追風(謝春木)〈她要往何處去?〉
-1926賴和〈鬥鬧熱〉
*我們現在所謂的「文學」是非常晚近才被(發明?追認?)的概念
-「新文學」是當時的寫作者要把文學「從無到有」創造出來
-古典文學時期而言,只要有寫字都是文學,格律>「描寫」,和新文學有截然兩套的標準
-梁啟超「小說救國論」:小說是當時的大眾文化,最有影響力,因此藉由小說推展救亡圖存的觀念
*臺灣文學的自立上升
-1920年代後半「新舊文學論戰」
-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
-日本中央文壇(人口多、明星多、較健全)vs臺灣地方文壇
*1934楊逵〈送報伕〉獲《文學評論》第二名;1935呂赫若〈牛車〉刊於《文學評論》,1937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入選日本雜誌《改造》徵文佳作
-(《文學評論》約等於五花鹽、秋刀魚等級;但《改造》約等於芥川獎等級)
-開創意義:一名「知識份子」在殖民地的沉淪;在日本中央文壇得獎了
-戰後成為「失語的一代」(1947)
*厲害在哪?
-專門為文學獎打造的作品:廣告投放很精準、帶風向必成功的全聯小編
-他知道日本人想看臺灣人寫怎樣的臺灣(!!!)
*小說第一句話很重要!
-「午後,陳有三來到這小鎮。」:1.他是外來者,2.搭了很遠的距離才到
-前面的幾段都沒有旅伴講話&描述,可推測:他是一個人來的(而文本無須講明)
-龍要代日本人看日本人想看的東西(例如熱,熱造成臺灣人怠惰),有利於日本人帶入陳有三的視角~
-陳有三是外來者,符合廣告投放之目標客群
-心理距離與他人遙遠的陳有三
-林杏男的長子有「肺結核」,在日本的文化意涵是「文藝病」(會蒼白瘦弱,而看來憂鬱)
*文章內涵:知識、教養能否實現?面對現實,這些知識是否不堪一擊?
-現實=金錢&婚姻(小說中以此二者出現)
-戰前東亞小說也多跟錢有關,如:魯迅、樋口一葉、張愛玲(傾城之戀就是)--這主題在那個時代有普遍性,不見得會成為主題,卻是劇情推進的關鍵點
-古時識字人都有錢人,但近代教育普及,連沒錢的人都識字、能寫作(而得以記下自身經驗)
-這篇,日文原文算很好,主題也擊中日本當時人--因左派領袖被迫「轉向」而幻滅的知識份子之挫折感;台灣人則是受限於殖民體制無法上升,但本作將此背景抹去,(聰明地)不把矛頭直接指向日本人(與其他明言反對殖民的作品比起來的確是非常聰明~)
*小說地點是實際存在的:在南投
H街:埔里
S庄:草屯
T市:臺中
-跟龍自己的生活體驗有一點關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