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他們的日本語》


《他們的日本語》(108-113)
(附圖有我在群組裡見證的馬祖國語,好可愛XDD)




很精彩呢,短短5頁就有重點1-2、衍伸小聯想3-4:

1.
日本殖民者認為臺灣人口中「不標準」的日語,會傷害民族感情,要求撲滅。「他們的日語」會傷害「我們的」,除了顯示殖民者沒什麼信心、深怕被移風易俗,也是種抱團傲慢:我們的標準日語比你們的粗俗日語更高級,請向我們看齊,OK?

什麼時候要強調語言的規範性,要指導他人非如何如何講不可,的確常出現在確認「OK,我比你高級」的情況上。我想到語言癌。

2.
然而日本人自己的「日語」又何嘗「標準」了?日本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特殊用法和腔調的日語。怎麼可能真的移植一個東京到新殖民地臺灣?如果把臺灣當成日本帝國版圖的一部份,那就和山形一樣,有自己的特殊日語很正常啊。情況還嚴重到反而要警告臺灣人,注意日本人的日語,因為很多日本人是「不標準」的,比方來臺最多的關西、九州人。

世間也沒有不證自明的「標準語」,以前是東京日語、外省華語(我不知道是哪裡口音),現在是臺北華語,都嘛是比人數比政治經濟拳頭的。我就喜歡ㄢㄤ不分的馬祖國語!

3.
語言是雲端硬碟上的共享素材,下載之後每個人都可以拿來加工,同一地區的人受母語與生活環境影響,加工會有一定程度相同的偏向。這個偏向後的新語言,既不同於標準語,也不同於其他國境內的方言。它就是我們臺灣自己的珍藏。全世界只有這裡有臺灣式日語。

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後,也只有這裡有臺灣式華語。不會因為講的日語不同,就不是日本帝國的殖民地了。也不會因為講的都是華語,就變成中國的一部分了。到底。語言,是「我們」的!

4.
這個「我們」到底是誰?去用你的華語碰撞他人而迸發的異己感,正是想像的共同體--我們--成形的瞬間。「我們」共有的流行語彙、受日語閩南語混血的語法、不愛翹舌的臺灣腔,就是「我們」的硃砂痣。

--

這個隱喻完美貼合不外漏:殖民產生遺腹子;殖民就是遺腹子。講起來很傷感,就是赤裸的暴力。臺灣日語,是殖民者來了又走了的孑遺,逐漸在我們懷中,成為「彼らの日本語」(他們的日語)。

離開身體的性器、拔錨遣返的航艦、日益長大的棄嬰,甚至駱以軍的「嬰屍」,漂浮在福馬林裡繼續汩汩茁壯。你扯掉了臍帶再不回頭,畸胎有了自己的生命,宣布自己從此與你兩不相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