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


《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All Joy and No Fun: The Paradox of Modern Parenthood)

這本書很棒,我喜歡。它主張美國媽媽容易陷入被孩子消費的教養裡,只要孩子需索,就要立刻回應,否則會有罪惡感。但是法國媽媽不會,其中一個原因是國家提供了較多育幼資源,且更願意堅守身為成人「留時間給自己」的權利。

可惜美國媽媽不是很有機會跟法國媽媽坐下來吃頓飯,交換對家務分工的意見。那倒不如就近找一位好爸爸,而且這個好爸爸很可能就是她身邊的伴侶——對,就是那個你每次都嫌他做不夠的老公。

因為:男人比較不會受高調的文化期待指使,也不會事事要求完美,讓自己被壓得喘不過氣。他們也比較願意在育兒戰場裡堅守最後陣地,留給自己一點時間。

我很喜歡作者不落入描述現象之後又開始歸咎男人、性別結構的窠臼,反而話鋒一轉,點出可以向他們取經的部分。表示父親育幼的功勞是被看見、也被肯定的。甚至他們的方法還可以拿來參考。而我真的沒有這樣想過,覺得爸爸都是跟小孩一起睡死在地上,旁邊一團混亂一起被媽媽豢養的大兒子。

雖然也可能只是:爸爸本來就在社會精緻育兒的期待之外,不是他們自我反省後深思熟慮的結果。

這章結論是:不分性別,在親職部分,兩性(尤其是媽媽)要的可能都是「放自己一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