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不同角度的戰爭:《敦克爾克》《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



沒有要評論什麼啦,只是我記得歷史老師說千萬不要對法國人還英國人提敦克爾克(跟evacuation這個難背的字相連),就像不要對美國人說越戰一樣,都是讓他們顏面無光的事。

但這樣看來,比較冷汗的應該是納粹德國呀,畢竟翁中捉鱉還被人家化整為零開yacht來載走三十萬人?

喔然後跟教練討論到反戰意識。之前先看了電影版永遠的0,再讀小說,我也頗忿忿日本人死不認發動戰爭的罪,倒是美化神風特攻隊的英雄不遺餘力,據說在日本大受好評。

中國網友說日本人都「反戰敗」而不是「反戰」。

不過我的機車教練凡余當時就問:為什麼一定要聲明反戰啊?或者說,該做到什麼程度,我們才能認為它反戰了?又如何反戰反得不傷害劇情本身的精采?

我同意教練說的,被斤斤計較對戰爭的看法,是「日本人身分寫戰爭不得不面對的」。看完敦克爾克,我認為突出小兵的可憐、戰爭的殘酷,都算是有反戰效果;若只停留在上層捍衛家國的願望、或個人英雄的威武,都不反戰,甚至戀戰。

這僅限於戰爭場面。如果像《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一樣畫戰爭時期的平民生活呢?Ptt網友表示女主最後聽到玉音放送的台詞讓他很出戲。但我怎麼卻反而很能理解她的不甘?這讓我很混沌。

教練表示《謝》的優點正在於它的平實,若堅持要用「它有沒有反戰」逼問,不免落入教條(多厲害的詞)。

大概是這樣,要吃飯了。

是說,有沒有推薦歐戰專精寫敦克爾克的好看影評呀?這時候還是很需要懂故事內容的人吧,在電影人出產一籮筐令人哈姆的技術評論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