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7日 星期一




一反前兩天悶熱,我們歡喜讚歎:適合郊遊。逸馨說對啊,開始轉北風了。果然陣風強勁,剛出港的台馬之星船舷割出白浪。

皮膚比大腦先想起這種伴隨鹽分的涼意。開始只是秋高氣爽,隨之就是馬祖漫長的冬天。

從鐵板一飆出,身體的記憶排山倒海:

長久在捷運地底安靜的移動,不會有油門的手冷到指節發僵;一小段陡坡,氣壓能讓耳膜微微鼓脹。

台北把我的塑膠膜重新封上,馴服且隔閡。丟掉了看浪高,嚐風向,聽海哭的聲音,把頭埋到花裡大聞特聞的習慣。

只會看到夜市爆炸的垃圾桶,不會看到垃圾的終端是失靈的系統,人類的共業在海裡。

只能上班消費循環如常,無處採集使用操作創造。忘記人是動物,忘記自然可以尊重,不能陌生。

忘記野草可以煮粥、薜荔能榨愛玉,不要總是掏錢去買塑膠膜裝的不腐麵包。

是那句,馬祖真的太慷慨了。(當然,台北供應我的是另一種肥沃)

其實離島加給不算少的薪水,還有一年跌宕起伏的人生經驗,也已經夠好了啦。沒想到抽刀斷水,無心插柳,最後還能開花結果。

認識恆星般永久存在的南萌逸馨,有了地方撒野,把一票票台灣神經病引渡過來,也輻射出原本侷限的朋友圈。

離職前和正好賦閒的李問學長在島碰頭,有機會見證後來,也就是現在,馬祖被帶入台灣本島主流視界的奇蹟。

光憑我一己之力是決計辦不到的。真的好感恩。

馬港是我們今天小郊遊的終點,因為九月九媽祖昇天祭,在園遊會遇見六忠的小朋友,現在都國二了,聲音都變了,老師好心疼,叫他們:「不要再長了!😭」

這一年來,我漸漸明白生命的一切無非積累,明白林晴灣回頭對我說:「我們要學會和過去的自己和解......」

雖然一點也不想再回去馴獸,但毫不後悔當時滾落了生命之河,好像也因而被拍打,滾上了一些有趣的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