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香水的持續性與擴散性


哎喔橫跨太多領域了啦!

香水有兩個特質:持續性(longevity)、擴散性(sillage / projection投射性)。

持續性你們都知道,祖馬龍向來有「迎風五步散」美名,因為它是古龍水(cologne),香精濃度低,所以要時刻補噴,尤其在體溫高的人身上、氣溫高的天氣裡。

持續性不強的香水建議多噴幾下,可噴在衣物上,延緩香精揮發。

不過我個人覺得就是因為祖馬龍很淡,才風靡東亞。不管東南亞或黑人白人身上的香水,我都覺得太濃,「你一定在遮掩體味對吧!」只有東亞人用起來比較像點綴。要好好珍惜這個體質唷。

擴散性我本來不那麼有感覺,直到聞到Pierre Guillaume的代表作「肌膚之香」,重層麝香疊加,櫃哥說「很貼膚」。確實,鼻子要靠很近才隱約聞到。通常麝香類的味道比較貼膚,Diptyque的「肌膚之華」也異曲同工,有香評說聞起來就像皮膚本身的味道。

擴散性強弱也跟濃度有關,也跟廠牌選用的香料有關。在密閉空間,比如上課、上班時,擴散性不強的香水比較「禮貌」、不擾人,現在都有香味公害這個詞出現了。擴散強的等到下班再來張牙舞爪吧。



貼膚款容易聯想到親密,通常自己或者情人,才會貼近嗅你的人肉。也很適合舒緩放鬆,或者就只想給自己聞時。

如果想提神醒腦,柑橘調、薄荷都很refreshing,不過冷天稍嫌清涼鋒利。我最近有點迷帶美食調的花香,比如玫瑰+可可,或者果香調,比如梨、芒果。

應該寫一套軟體,只要點擊想要的香調就會輸出給你,比如玫瑰+可可就跑出PG的烈焰玫瑰、解放橘郡的500 Years。應該很簡單啊,可惜我不會(好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