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犧牲的體系》;《純真的擔憂》




好看,對濫譯日文書的臺灣書市而言是一股清流,邏輯清晰的闡述一條概念「犧牲體系」。

從作者前著的「靖國問題」談日本與東亞各國的歷史糾葛、到「福島、沖繩問題」的內部殖民,這道概念一以貫之:如果有個體系先以預設他人犧牲的前提存在,這就是個犧牲體系。

體系會動用犧牲修辭:將犧牲者「英靈化」,入祀靖國神社以正當化犧牲(戰爭);或拿宗教來說事,說是天罪、天罰或天惠,而掩蓋背後的人禍。

現代的犧牲修辭變成經濟上的等價交換:你雖被犧牲,但中央補助你,你就乖乖吞下。沖繩如此,新疆西藏如此,金門馬祖也是如此。(但新疆變集中營了)

要維持體系運作,好啊,那大家就來均分犧牲:按照人口數/用電量,家家戶戶分一坨核廢料,看你要放冰箱還是當裝飾;要打仗就跑亂數表,總統官員有錢人都不要跑,選中了馬上武裝送往前線。

很喜歡簡單概念、清晰邏輯去思考複雜問題的力道,彷彿可以拔地而起。再者,它的射程同時涵起沖繩和金馬、福島和金馬,對我是不可多得的啟發。

是不是該去東大找作者啊?(我想問他為什麼支持日本共和制)書後有譯者和她老師作者的訪談,也問得好細,拳拳到肉,難得整本書有全員智商在線的感覺。可能除了彭明輝的推薦吧我直接跳過。

#感謝教練很久很久以前就推薦

--



駱大叔經過怪病纏身、記憶衰退,還是寶刀未老。

我一直非常沒禮貌的聲稱他的散文(或是極短篇)比較好看,每篇大概2千字的篇幅寫完首尾俱足、淚中帶笑的奇談,比浮腫的長篇更像精密的極限運動。

也很慶幸他終於注意到義無反顧的寫作、想散發極限光焰、衝進小說之神眷顧的聖界,是一種自我消耗。反而離他渴望的巔峰愈走愈遠。

那一代臺灣人都這樣不計代價埋頭拼,長於經濟狂飆,入中年不免大肚腆然,一身病痛。可能是看到身邊好友總算苦盡甘來,但也陸續罹癌、氣切、死掉,家父戒菸之餘運動不輟,自己養雞種菜,吃飽就停箸,不搞以前窮過來那一套「怕浪費所以全部吃掉」。

這十年跟著駱大叔讀他的過胖、憂鬱症、濫用安眠藥,年輕也一度以為是獻祭於藝術、置死生度外的浪漫,後來就雞雞破洞,路邊昏倒。

要是中風癱瘓,拿菸來換的靈感又有鳥用?要是腦袋壞掉,要怎麼再用力一搏?真的是誠摯拜託臺灣人不要再拿命勞動。健康身體才是你的小說之神,身為讀者只能這樣祝福駱大叔,和所有立定使命的人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