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我很期待30歲】美髮業設計師:黛佛老師的故事


百妅記。←點我支持

【我很期待30歲】美髮業設計師:黛佛老師的故事



會接觸美髮業,是因為她升高中的成績,要嘛讀公立後段,要嘛私立高中。但後者負擔太大,家裡只有媽媽扛著經濟,還有一個小七歲的弟弟。加上畢業前夕跟同學吵架,她想離開此時此地,得知有表哥在臺北做美髮,表哥建議當建教生,自己賺錢,減輕家裡負擔。她和媽媽討論後,決定一人北上,開始至今13年的美髮人生。

開始前知道美髮業工作內容嗎?當然不,都是頭洗下去才曉得。一路上離開的人超多。建教生時期,也就是她口中的學徒時期,都從設計師「老師」們的助理做起。今天你走進髮廊,幫你洗頭的弟弟妹妹,大部分也就是這個時期的助理。一天平均要洗七顆頭,洗到手指破皮,無法癒合。每月由公司扣除學費後發薪,一個月領12K~13K。不斷重複的機械性工作很容易倦怠,看著上高中的同學可以到處玩、相約去讀書,她也油生「為什麼我不行?」的心情,曾經因此荒廢事業,多次曠職。能撐下來,要感激很多貴人。

也怨過家裡的環境,怨爸爸不負責任、媽媽軟弱。到21歲,受提拔成副店長,參加主管課程,課堂間才漸漸看到家人的付出:「至少家裡有養我到國中,國小前爸爸也讓我出過國。」雖然後來被主管職壓得喘不過氣--要上班作自己的客人,下班回宿舍還要管學生,跟他們家長聯絡,一一收拾夜不歸營的屁孩和他們不時犯下的紕漏。當然這些外務,都是無給職的愛心奉獻。

「我覺得我還做不夠。」她說,「要管的事情太多了。」

有一次生病,全身不舒服,但當天只有3個設計師。好不容易撐到八點下班去掛急診,平常以朋友相稱的下屬打電話關心,她卻不想要下屬看到自己脆弱的樣子,掛保證「不用來看我。」隨即打給媽媽大哭。醫生說要隔離,隔天立馬搭計程車飆回老家。

她覺得入行最大的挑戰應該是工作時間長、吃飯不正常,最近就鬧了胃病。從學徒師成後,還要不斷增進技術、持續上課。除了逛百貨公司、上網蒐集最新流行的髮型,也要知道最夯的電影電視劇,好培養跟顧客的話題。專業和常識都得雙管齊下,不能一問三不知。

即將升上設計師的「準師」和新科設計師辛苦的還有培養客人。剛開始技術生澀、知名度低,只有中低價位的顧客願意捧場。但「那句話怎麼說?戲棚站得久就是你的?」客人會長大,漸漸有了消費能力,設計師習得經驗與專業,慢慢也有指名度。除了散客,現在更多介紹客、媽媽客,負擔得起更高額的消費。這些都急不得,顧客也要時間慢慢培養。

最近脫離前東家,和同事合資出來開店的她說「覺得自己還很渺小。」以前連鎖店的課程是總公司安排好的,總是很制式,離開後「真的一山還有一山高。」連鎖店雖然保護好好,可也較傳統,很難突破與創新。例如活動總打低單價,就她看來,終非長遠之計。單飛後自己去看髮型秀、接觸日系髮型,眼界大開,「原來還能這樣弄!」

與過去被操個半死的主管生涯相較,現在的生活是她想要的:一個月紮紮實實休8天,不用拿自己的假上課、不用當褓姆管學生瑣事。11點上班到晚上8點,平均作7個客人。收入還算滿意。據我所知,是她協助償還了家中老房子的房貸,每個月給爸媽孝親費,也有餘裕出國、衝浪、學韓文。最近花錢到都有罪惡感了。

那身為女生,在這一行有特別的優劣勢嗎?她說性別不是最重要的,「實力比較重要。」她坦言:「我也不是長相甜美型的,只好用專業來說話。」外貌好的女生當然吃香,但也只是一開始。如果正妹設計師太習慣「被照顧」而「靠勢」,在事業上也容易較安逸、不進取。若只等著顧客主動來找她,而不做後續的客聯、客服,久了客人也會挑選。「總不會只因為設計師很正很帥,你就願意頂著一顆被朋友嘲笑很醜的頭吧?」

已是老師級別很久的她,工作上最喜歡的事是:作品受客人喜歡的成就感;跟客人的互動很自在舒服的時候。但畢竟是工作,不會表達太多自己的喜怒哀樂,只希望呈現給顧客的都是開心、專業的一面。

至於最討厭的事--「客人殺價。不相信我的專業,一直表現出:『我很懂。』用Google找到的東西來糾正你,或說之前的設計師多貴多好,結果報價後說『怎麼那麼貴!』」

最辛苦的則是剛入行,把技術從無到有訓練起來的時候,「很容易有挫折感。」尤其以前學長姐制很重,要幫他們辦雜務比如跑腿。這幾年學長姐制式微了,很可能是不論年紀長幼,技術都不太好。以前被使喚雖然不太爽,但表現上確實不如人,「可能我只會按摩,但你已經會燙頭髮。」除了洗頭本業,還要維護環境:洗毛巾、掃地、送茶水、跑腿買飯,當然被擺臭臉更少不了。但撐過前3年,升了設計師,就看每個人自己願意做到多盡心了。

對於想從事這行的年輕人,她熱切的說:「歡迎光臨!--年輕人就是要硬起來啊!」言下之意是,這麼辛苦還敢來,佩服,「還有莫忘初衷。」那你自己的初衷呢?「早就忘了。」她大笑。如果遇到15歲,準備一人來臺北開始長長執業生涯的自己,會說些什麼呢?「不要放棄,要撐下去。總會開花結果,到後來能過得很滋潤的。」

至於需要的特質有什麼呢?「熱忱。」她說,「畢竟是一個對人的行業。」那能力呢?必備的能力?她倒認為:「能力都是可以培養的。」問到她自認憑什麼勝過其他設計師?「親切,用心--我會留客資,強迫自己記住客人的名字和聊天內容。」但覆盤這一路是怎麼煉成的,她也說一開始只是誤打誤撞,畢竟很少人一開始的目標就很明確、就知道自己要什麼,就像她也曾有過渾渾噩噩的時候。

那麼跟其他工作相比呢,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她不假思索:機器很難取代,技術性質很高。我說對,讓機器剪刀在我頭上揮來揮去,我也會千百個不放心。至於她下一步的規劃,「上語言課。我從以前就很想上大學,但是沒有機會。現在終於有時間了,想去讀英文。雖然這個月先上了韓文課。」出來(離開集團)兩個月,很多待完成事項已經打了勾,她說很開心。

最後,作為唯一對我說「好期待30歲」的女生,要她對其他年近30的女生說句話。

女生一定要獨立,經濟和精神上都要。但我還是很想結婚,這樣會不會很矛盾啊?可是如果到最後還是沒有伴侶,我也不會不開心。兩個人在一起如果比一個人還辛苦,那在一起幹嘛?我媽說:『可以同甘共苦啊!』我說:『我現在過那麼爽,幹嘛跟人共苦!--我又不是你!』」

她哈哈大笑,彷彿過去的辛苦都化成刀間的髮絲,輕輕觸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